马金凤的徒弟众多,很难说清楚她到底收了多少个徒弟。但她最早的徒弟王文慧、韩培玲及许青枝,却是洛阳戏迷清楚记得的。当今提及马金凤的徒弟,首先想到的是柏青、关美丽等年轻演员,殊不知在她们前面还有许多比她们唱得还要好的,可以称为豫剧表演艺术家的徒弟。在排序马派弟子时,王文慧、韩培玲及许青枝应该排在前三位,是马金凤大师早年收下得意门生。

豫剧大师马金凤个人资料简介(豫剧泰斗马金凤在洛阳收的的三位大弟子)(1)

正像安阳是崔派演出基地一样,洛阳也是马派艺术的培养基地。当初她们还是小姑娘是都在洛阳市豫剧团当演员,跟着马金凤同台演出,受到马派艺术的熏陶,成长过程中无不受到马金凤的提携与指导。在马派艺术的大树荫凉下,后来她们也枝叶繁茂,成为能领大戏的主演,反过来也铺就了马金凤建立流派的道路。

她们退休后,把舞台让给了陈大华、关美丽等一代演员,她们的名字逐渐被人们所淡忘,相比之下与她们同年龄层的马派弟子赵晓梅,以及比她们早一代的洛阳名旦曾广兰(原来也是马金凤的学生,后因“文革”中断了师生情谊)还有一些名声。常言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或许就是历史的发展。

(一)王文慧

王文慧(1943—)女。河南省商丘市人。河南省剧协会员 ,洛阳市剧协理事。1957年考入洛阳市豫剧团,主攻花旦,兼武旦、帅旦和武小生。表演干净利索,富有激情。常年在马金凤身边,得其真传,马派戏“一挂两花”全都学会。她主要代表性剧目还有《三打白骨精》( 饰白骨精)、《沙家浜》(饰阿庆嫂)、《杜鹃山》(饰柯湘)、《杨开慧》 (饰杨开慧)等。1962年拜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为师,是马派艺术的第一传人,是马派弟子中,唱腔、做派最像老师的一个。其主要唱段由中国唱片社总公司灌制唱片和录制盒式带发行。

豫剧大师马金凤个人资料简介(豫剧泰斗马金凤在洛阳收的的三位大弟子)(2)

王文慧

(二)韩培玲

韩培玲(1945-)女。回族。河南省商丘市人。系中国剧协会员、 洛阳市剧协理事、洛阳市豫剧团演员。主攻武旦,兼演帅旦。文武兼备,戏路较宽。1990年拜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为师。主演《花枪缘》、《花打朝》、《穆桂英挂帅》、《抬花轿》和现代戏《琼花》、《山乡风云》等。先后在电影《洛阳桥》、《七奶奶》中扮演耶律夫人、罗夫人等主要角色。

豫剧大师马金凤个人资料简介(豫剧泰斗马金凤在洛阳收的的三位大弟子)(3)

韩培玲

(三)许青枝

许青枝(1949—)女。河南省扶沟县人。系河南省剧协会员。1960年考入洛阳市戏校,毕业后分配到洛阳市 青年豫剧团,后并入洛阳市豫剧团。主攻青衣,兼帅旦和老旦。1987年拜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为师,被誉为“马派”艺术的“正宗传人”。《桃花庵》(饰窦氏)、《穆桂英挂帅》(饰穆桂英)、《花枪缘》(饰姜桂枝)、 《杨八姐游春》(饰佘太君)等,是其代表性剧目。曾在1988年全国豫剧 中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中荣获“最佳演员奖”。其主要唱段被灌制成唱片和盒式带发行许青枝的表演真实自然,既富有激情,又分寸有致;其唱腔甜亮而有韵味,善于通过多种艺术手段刻画人物性格,颇具豫剧马派艺术的风骨。如她饰演《穆桂英挂帅》里穆桂英,在{出征〉一场,她通过娴熟的台步功、水袖功、眼神功,干净利索的传统程式的表演,以及声情并茂的唱腔,很好地塑造了巾帼英雄穆桂英的舞台艺术典型,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好评,因而在1988年10月举办的“全国首届中青年豫剧演员电视大奖赛”中,荣获中年组最佳演员奖,在1988年省首届艺术节中,由于她辅导青年演员柏青成绩突出,她又荣获了园丁奖。

豫剧大师马金凤个人资料简介(豫剧泰斗马金凤在洛阳收的的三位大弟子)(4)

四十多年来,她曾在《师生之闻》、《山乡风云》、《朝阳沟》、《杨八姐游春》、《花枪缘》、(桃花庵》、《花打朝》、《装箱》等戏剧中饰主角。其中的优秀唱段,均由中国唱片社灌片和录制成盒式带发行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