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产农产品带动乡村振兴(让土字号农产品变身)(1)

梅州市蕉岭县长潭镇白马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土特产农产品带动乡村振兴(让土字号农产品变身)(2)

省乡村振兴驻长潭镇帮扶工作队队长刘超越。

土特产农产品带动乡村振兴(让土字号农产品变身)(3)

白马村党总支部书记林金华。

土特产农产品带动乡村振兴(让土字号农产品变身)(4)

广东桂岭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丘荣山。

党的十九大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擘画了中国乡村发展的美好未来,把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也成为广东今后五年深化落实的九项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南都·湾财社携手国台酒业,以“促消费·共振兴”为主题,启动“2022乡村振兴广东实践深调研”活动,将走访广东15个特色村镇,深调研乡村旅游、预制菜产业园、生态农业、乡村民宿等,发掘一批广东“三农”发展的鲜活故事、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成效,展示各地乡村发展的新模式和新前景。

9月19-21日,南都·湾财社携手国台酒业发起的“乡村振兴 广东实践”深调研第三站走进梅州,调研白马村、百美村、桂岭文旅等案例,涉及种源培训、乡村文旅、研学旅游等内容。

A

农文旅融合,打造康养特色小镇

红色小火车载着客人,叮叮当当的,穿行在黄色稻田中。视野随着无人机来到空中,稻田中藏着两匹白马雕塑,以及“乡村振兴 美丽长潭”几个白色主题大字。这里是梅州市蕉岭县长潭镇白马村,也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这里原来是一大片撂荒地,”白马村党总支部书记林金华告诉调研团,“在广东省市场监管局驻镇帮扶工作队帮助下,从村民处将其租借过来,清理杂草、复耕复垦,以‘农业 景点’为主题,打造成白马农业主题公园。”

省乡村振兴驻长潭镇帮扶工作队队长、广东省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副处长刘超越则表示,接下来将把长潭镇打造为康养旅游特色小镇,推动一产、二产、三产联动发展,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来这边游玩,增加村集体收入。”

撂荒地变农业主题公园

成远近闻名网红打卡点

“去年我们来到白马村时,这里还是一片杂草近人高的撂荒地。”广东省市场监管局驻长潭镇帮扶工作队队员、白马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延志告诉调研团,在工作队的积极推动和白马村“两委”的努力沟通协调下,这片荒地的使用权被统一流转过来。之后,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农村发展基金会等社会力量,以百亩复耕土地为核心,着力挖掘客家、数学、艺术等文化元素,打造稻田花海、田间观光小火车、党建广场、农产品展销中心等景点,建成了白马农业主题公园。

对于村里发生的这些变化,白马村党总支部书记林金华印象深刻。“我们白马村去年以前,村集体收入一直是比较低的。”林金华表示,从去年开始变化就很大,特别是今年通过驻村工作队把这100多亩地打造成主题公园,“公园建成之后,很快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

“不仅土地得到有效利用,粮食安全也有了保障,更是带动村民和村集体增收。”林金华给调研团算了一笔账,按照现在情况,周边村民可以就地有工作,这个主题公园每天都要请好多本地的人,一天150块钱,还有就是地租金可能也有几千块钱,“再加上小火车的运营收入,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块钱是没有问题了。”

将打造研学等功能的农旅融合示范点

除了稻田小火车,白马农业主题公园还包括迎宾广场、鲜花大道、稻田花海、农产品展销中心等旅游打卡点。“观景平台还在打造中。”驻镇帮扶工作队的队员介绍称,改造完成后,游客站在观景平台上,整个公园的风景都可以一览无余。

李延志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完善民宿、观景台、四合院、花廊、脚踏水车等配套设施,推进白马农业主题公园建设,打造集餐饮、研学和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点,并与省内大型旅游公司合作开发旅游资源,带领更多群众致富。

在民宿开发方面,刘超越补充介绍称,乡村振兴要持续发展,必须有稳定的造血功能,帮扶工作队现在正联合社会企业,利用长潭镇的水库优势,规划建设一批有蕉岭特色的乡村民宿。现在还是在打基础,除了民宿方面的规划,看哪些地方适合做民宿,比如说像石窟河对面有一个小组,那边风景非常好,还有很多这种老的民居在那里闲置,“我们希望能够有实力的大公司,进行一个统一的打造。”

对金桔品种优化升级

将建200亩金桔标准化示范基地

长潭镇地处石窟河畔,水质优、土壤肥,拥有以丝苗米、蜂蜜、金桔、蔬菜、食用菌等特色精品农业产业为代表的长寿概念农产品。在白马主题公园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文化长廊,也展示了梅州市获批的1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信息。驻镇帮扶工作队表示,发挥市场监管部门职能优势,既提高了农产品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也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到,由产品到产业、由增 量到增效转变的农业升级之路,“把人气的吸引力转化成促进村集体和村民增收的经济力,用美丽乡村拉动美丽经济。”

距离白马村11公里的大山深处,百美村以金桔产业远近闻名。百美村党支部书记何展锋介绍,百美有4个自然村,有11个村民小组,总共263户,百美村主要产业是金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1000多亩近2000亩,现在失管了很多,“这几年因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治理,很多老百姓也开始回来。而且,一村一品方面,我们带动老百姓打造了100亩的金桔基地。”

在何展锋种植的金桔园,山上种满了金桔树,“明年就可以采摘了。”何展锋表示,村里计划建设200亩金桔标准示范基地,大概明年4月建成。广东省农科院的技术人员也对金桔的品种进行了优化升级,以前卖8块钱/斤,以后可以卖到60元/斤,以前的产量是1000斤/亩,以后可以提高到3000斤/亩。金桔苗一般都要满三年才能长成,何展锋对带动村民种植金桔很有信心,“村民们看到有钱赚,就会自动自觉地来种金桔。”

打造电商平台直播室

准备直播带货做大金桔产业

作为蕉岭县长潭镇曾经的“后进生”,百美村也是省乡村振兴驻长潭镇帮扶工作队的重点帮扶对象。刘超越介绍称,工作队注重培育“领头雁”,采取示范培训、实践锻炼、观摩学习等方式,提升党员干部加强乡村治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何展锋便是这样的“领头雁”。在何展锋的发动带领下,全村党员和村民齐心协力,打造出以金桔种植、林下经济和休闲农旅为核心的乡村产业。“我们计划推进拆旧复垦工作,建设近1000平方米的农产品保鲜库、加工车间和农旅配套基础设施,带动更多村民致富。”何展锋说。

除了提高金桔的产量,金桔的销售同样是何展锋关注的内容。在百美村村委会,一间摆满绿茶、蜂蜜等特产的直播间也准备妥当。“这个是我们准备做的电商平台直播室。”何展锋准备用直播带货的方式做大做强金桔产业,村里已经建好了电商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培训电商人才,“百美村有个村小组组长,名叫冯金海,是专门做农村电商的,我特意把他叫回来,等11月金桔一成熟,就开始做直播带货。希望能带动把老百姓的金桔全部销出去。”

金桔等农产品直播带货,也离不开驻镇工作队的专业帮扶。刘超越表示,充分发挥市场监管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推动“标准化 乡村振兴”,大力实施标准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知识产权 乡村振兴”,充分挖掘蕉岭地理标志资源,培育乡村区域地理标志优势产业,提升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农民农企商标品牌意识;推动“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推进农业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推动检测认证服务进乡村、进农企、进农户,鼓励检验检测机构、认证机构积极为有机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提供检测认证服务,支持乡村产业升级。

B

揭秘寿乡秘诀,发掘开发长寿食品

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的蕉岭人文展示空间,一面由照片组成的“长寿老人的多媒体笑脸墙”特别引人注目。点开每一张老人的电子图片,背后都藏着一位百岁老人的健康作息与生活寄语。“国内5个世界长寿之乡中,梅州就占2个,其中1个就是蕉岭。”会议中心讲解人员指着“世界寿乡分布图”向调研团成员介绍。

60多名“百岁老人”

揭开蕉岭寿乡“长寿秘诀”

2014年5月30日,“世界长寿乡——中国·蕉岭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蕉岭继广西巴马、新疆和田、江苏如皋之后,成为第七个跻身“世界长寿乡”之列的地区。在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长寿梅州”、“世界寿乡”也成为这里的关键词。

“长寿老人的多媒体笑脸墙主要显示95岁以上老人的资料,其中百岁及以上的老人60多人。”桂岭文旅副总经理谭颖瑜表示,通过展示百岁老人的健康作息与生活寄语,揭开蕉岭人的长寿秘诀。“通过蕉岭老人的微笑与良好生活观念的宣导,为观众们树立健康生活的正确榜样。”

除了写有老人寄语的“长寿老人多媒体笑脸墙”,在“世界寿乡”长寿文化休憩空间的蕉岭生态氧吧,以蕉岭与自然对话为灵感,展示桫椤等多种珍稀植物及种子样本;富晒作物园地,展柜精致陈列冬笋、黑花生等富晒农作物,并将数字AR技术与作物生长环境深度结合,仿真种植并展示当地农作物生长过程;而空间中部一棵名为“生命之树”的艺术装置,与年轮地花紧密呼应蕉岭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奥秘与智慧。

开设“客都优选·乡村振兴馆”

为梅州特色农产品提供展销渠道

近年来,蕉岭充分发挥世界寿乡品牌、富硒资源和生态优势,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方向,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企业带动,着力培育绿色农业,大力扶持一杯茶、一瓶水、一粒米、一棵笋、一瓶蜜“五个一”富硒长寿食品开发,打响富硒长寿品牌。

这些长寿之乡的农产品,有不少还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展示区”,展出桂岭蜂蜜、蕉岭绿茶、蕉岭冬笋和三圳淮山四种产品。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介绍,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推动蕉岭深挖资源禀赋,加强品牌培育,强化标准引领,加速价值提升,立足“小地标”打造“大产业”,擦亮“土字号”变身“金名片”,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地标力量”。

为了让这些特色农产品有更多的展销机会,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和客都文旅合作,在游客接待中心开辟“客都优选·乡村振兴馆”——蕉岭分店。店内主营销售“客都优选”系列自营产品,主打产品有柚子酥、柚子蜜、蕉岭特色产品黑花生、腐竹、大米等。广东桂岭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丘荣山告诉调研组,乡村振兴馆通过“线上 线下”消费帮扶模式相结合,利用“梅州所长”发挥“梅州所能”,利用蕉岭特有的优势,打造“五子登科”(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水缸子)优质农特食品,通过与龙头生产商、依托客都优选品牌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好价格、好商品和好服务的高性价比购物体验。

结合寿乡丰富的人文资源

推出半天游和一天游的研学线路

除了长寿之乡的IP,梅州蕉岭的另外一个名片就是数学,这也是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得名的重要原因。丘成桐是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梅州蕉岭也是丘成桐院士的家乡。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是蕉岭县乃至广东省,首个以数理为主题的国际性多功能文旅服务综合体。

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还是蕉岭乃至广东省的热门研学打卡点,自2020年9月底试运营以来,会议中心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和数学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研学模式,全力推动文化旅游与教育深度融合,推出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研学旅行产品,打造富有蕉岭特色的“行走课堂”。丘荣山介绍称,作为研学热门打卡点,会议中心以数学大会的召开为契机,扩大盛会效应,结合寿乡丰富的人文资源,推出半天游和一天游的研学线路。

丘荣山表示,“在推出研学游线路的基础上,公司还串联丘成桐祖居、丘逢甲故居、会议中心、卡拉比-丘广场音乐喷泉、长潭旅游度假区、谢晋元故居等人文节点,形成一天游的人文旅游线路,让大家对寿乡蕉岭的数理、人文以及城乡发展有整体的认识,线路推出后颇受欢迎。”中心还与梅州市佳美职业培训学校合作成立新公司经营广东(蕉岭)乡建馆,乡建馆位于蕉岭县蕉城镇龙安村,是未来乡建发展的智能场馆。乡建馆可以举办夏令营等特色活动,让孩子体验农耕种植采摘,体验蕉岭非遗食品制作,学唱客家山歌等,为市民游客提供乡村休闲好去处。除此之外,培鸿乡墅也在紧锣密鼓筹建中,里面有92间客房,可以给研学团队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

点评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 农旅结合将有很大空间

作为本次调研团企业代表,贵州国台酒业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华南分公司总经理戚马带对白马村的小火车、稻田画,百美村的金桔园印象深刻,“经过在白马村和百美村的深调研,我们充分认识到了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特别需要像何展锋书记这样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领头雁’。”

另外,戚马带认为美丽乡村不仅要环境美,更要产业兴、农民富。比如百美村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依托“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采取“合作社 农户 公司”模式,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金桔种植,并朝向规模化、集约化、电商化发展,进一步做大金桔产业、做优金桔品质,真正把“美丽资源”转变为“美丽经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调研团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大宇之旅”专题展示空间,数理竞赛活动空间、蕉岭人文空间展区、“世界声音”丘成桐人文走廊、蕉岭城市客厅等展区。戚马带表示,经过2个多小时的参观学习,尽情地领略丘成桐先生的风采,发现数学之美,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在客都优选·乡村振兴馆,看到了桂岭蜂蜜、大米、嘉俊九蒸梅菜干、蜜柚果干、黄金姜糖等寿乡特色的农产品,“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量浩大的伟大工程,离不开市场监管部门对农产品标准、质量的提升,也需要企业尤其是涉农企业对产品销售、包装进行专题研究,尤其是农旅结合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A04-07版

策划:王莹

统筹:甄芹 陈养凯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陈养凯 冯家钜 许琨

摄影/视频:谢桂成 余鑫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