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CC 文章转自78DM
(以下内容以正史为准,部分参考GTO)
(鸣谢劈石板君的友情翻译)
一周战争
U.C.0079年,一年战争爆发。对地球联邦宣战的吉翁公国,在基连·萨比发表宣战演说的3秒钟后,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L5的SIDE-1、SIDE-4以及L4的SIDE-2发动了奇袭。
紧接着,公国军将以毒气肃清了的殖民地卫星“伊菲修岛”运往了地球圈,计划以殖民地坠落的方式直接摧毁位于地球南美洲的联邦军加布罗总司令部。
公国军方面将这一殖民地坠落作战定名为“不列颠作战”,如果被全长30公里、直径6.5公里、质量将近100亿吨的殖民地卫星直接撞击,号称坚如磐石、即使是核攻击也能毫发无损的加布罗,也必然会在这相当于广岛原子弹300万倍的破坏力所彻底摧毁。
但伊菲修岛在抵达地球的过程中,遭到了来自月神二号的联邦军宇宙军第四舰队的迎击。有所准备的第四舰队配合南、北极的轨道导弹基地对伊菲修岛发动了大规模的飞弹攻击。
不过,由于迎击舰队在与公国军的护卫舰队交锋下损失惨重,未能彻底阻止伊菲修岛的坠落就败北撤退了,虽然为地面上的联邦军撤离加布罗争取到了时间,但阻止殖民地坠落的任务是彻底失败了。
1月10日,伊菲修岛的前端开始突入大气层。殖民地卫星撕裂大气,向地面坠落。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之前战斗的影响伊菲修岛开始解体并偏离了预定轨道。最后分裂为两部分的伊菲修岛,分别坠落在了澳洲东海岸的悉尼,以及太平洋和北美大陆。
短短7天的时间,就造成了几近50亿人口的死伤,纵观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战争,都没有这么高效的。后世为了铭记这一段惨痛的历史,将这段时间发生的战事称之为“一周战争”。
为了讨伐如此暴行的吉翁公国,也为了阻绝“第二次不列颠作战”的发动,由雷比尔中将挂帅的联邦军舰队从月神2号出发,在SIDE-5“鲁姆”与多兹鲁·萨比中将率领的宇宙突击军展开了舰队战。
联邦军凭借绝对的兵力优势,一度压制了只有前者三分之一兵力的公国军宇宙突击军。不过很快随着突击机动军特别机动大队的增援,在公国军新兵器MS的空间机动力面前,由麦哲伦和萨拉米斯级组成的联邦宇宙舰队被玩弄于鼓掌之间,毫无应对之策。
公国军在此役中几乎消灭了80%的雷比尔舰队,但己方也损失重大,尤其是舰艇几乎损失殆尽。因此,表面上是一场由吉翁公国大获全胜的胜仗,但实际上与联邦军几乎是五五开的局面。
不过在此役中,公国军方面得到了一个决定性的战利品,并通过宣传这一事实沉重打击了联邦军的士气,为之后劝降联邦**奠定了基础。
大败亏输联邦**对吉翁公国提出承认己方独立自治权和缩减联邦军备的要求产生了动摇,并一度有意在南极大陆召开的,由双方代表缔结停战条约时接受这些实质是劝降的要求。
与懦弱的联邦**不同,军方依然坚持继续抗战,条约上缩减具备的要求也触碰到了一些人的利益,这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
与此同时,由于联邦军的二次营救成功,约翰·伊布拉音·雷比尔竟然奇迹般的生还归来,他所发表的“吉翁已无可用之兵”著名演说极大地影响了南极洲史考特市正在进行的停战交涉会议。
最终,南极条约的缔结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公国速战速决的愿望彻底破灭,战争开始向长期化的方向发展。不过此时的联邦军,已然几乎完全失去了制宙权,月神2号孤悬海外,岌岌可危。
南极条约时期,双方官兵都认为休战即将到来
V作战与RX计划
联邦军所剩下的据点几乎全都位于地球上,为此意图彻底征服地球联邦,同时也觊觎地球上丰富的物产资源,公国军于卫星轨道上空集结兵力,在2月初发动了地球侵攻作战。
早在大战之前,吉翁公国开发MS的消息就已经被地球联邦所觉察到了,并且也以象征性地启动了MS开发计划。不过,由于联邦军对区区SIDE国家的轻视,以及对自军武力的过度自信,因此MS开发计划颇受冷遇,进展缓慢。
0078年3月,地球联邦议会通过了军方提出的新兵器开发议案,也就是RX计划。不过,由于资金与技术的投入均不足,造成计划虽然慢吞吞地吐出了诸如RX-75的前身——RTX-44这样的原型机,但距离“MS”这个目标,还相差十万八千里。
加之后来的局势变化得太快,还未等计划有具体的大动作——2月初发动闪电战的公国军,以2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地球上三分之二领土的占领。
大战爆发后,在战争的序盘就惨遭重创的联邦,为了对抗斩获鲁姆的胜利而无限膨胀的吉翁,终于理解了发展MS才是硬道理。
0079年3月,在奇迹凯旋的雷比尔将军的力主下,以开发新型MS与新型强袭母舰为目标的“V作战”得以确立。之前得不到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构筑的开发项目,在联邦议会倾向于态度强硬的军方后,开始一日千里的迅速推进。诸如哈比克、塔基姆、海威鲁、斯兹、玛兹木索尼克等均需产业的中坚力量,都纷纷受募加入了研发计划,为V作战提供推力。
可以说,RX-75、77和78均是在V作战计划启动后才正式完成的。这三种机型均采用了核心区块这一新型技术理念,以FF-X7型核心战机为核心,配合上下两套组件拼合成一台完整的MS。
触媒融合与米诺夫斯基反应堆
值得一提的是,充当机体核心区块的部分,本身也是主动力来源所在。而这一区块搭载的主动力炉,则是与吉翁系同宗同源的米诺夫斯基型反应堆。
早在旧世纪,物理学家卢尔·W·阿尔瓦雷斯发现,只要选取氢与氘或氘与氚作为燃料,就会形成较安定的拟似原子,从而就能做到低温下的核融合反应。不过,有碍于当时的技术局限,导致这种核融合效应只停留在了理论上,即便尝试多次,最终也都以失败而告终。
然而到了宇宙世纪,由于米诺夫斯基粒子理论的确立,SIDE-3的米诺夫斯基物理学会发现对氦型热核反应中所释放出来的米诺夫斯基粒子进行受磁性压缩,使其产生立方体超结晶体,从而形成I力场。
这种米氏超结晶体的分子形式接近金属,对这一特性加以利用的话,很轻易就能在超结晶体内注入足够反应的氦与氘,令到拟似原子的成功形成。
不过,由于库仑障壁的存在,通常来说需要超高压、高热才能将其突破。不过现在既然实现了这种拟似原子,就能更轻易地突破了。也就是说,新型米氏反应堆的建造不需要考虑抗高温、高压等问题,冷触媒聚变反应堆的制造就更方便了,尺寸大小也就可以进一步缩小,安全性也更好了。
最早用于MS上作为动力源的米氏核融合炉,是在0075年由米诺夫斯基博士为核心的技术团队开发完成的。由于性能优异,却易于生产,米氏核融合炉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运用,比如解决了宇宙战舰的动力源问题,甚至用来移动小行星。
宇宙世纪的“秘银”
RX系列是最早将月神钛合金作为主装甲材质的机体,轻量坚固的LT-77型月神钛作为制作机体框架与装甲的材质,可谓是不二的选择。
月神钛合金,从名字上就很直观地表达了它是一种钛为主的合金。轻比重的钛在同体积的情况下重量只有同体积铁的一半,强度是同体积铁的2倍。
钛的耐腐蚀性也极强,在80℃的水中或600℃的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由于以上特性,再加上钛本身耐低温性也极好,抗阻尼性能强,无磁性和毒性等突出特性,被称之为“近乎完美的金属”,在一些架空奇幻小说被中极为推崇的珍贵的“秘银”,很可能就是现实中的钛。
“秘银!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会为了它抢破头。它的延展性如同青铜一样大,又可以像是玻璃一样磨光。矮人可以将它打造成坚胜钢铁、却又轻如鹅毛的金属。它的美丽如同一般的白银,但秘银的光泽不会随着时光而衰退。”——BY《魔戒》
相对于殖民地卫星国家的吉翁公国,地球联邦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充足的物质资源了。作为关系到整场战争的关键,高达能够装备以月神钛合金,这种特殊合金制造的装甲,是非常重要的。
RX系列虽然是首个采用月神钛的MS系列,不过要说起月神钛用于军事的历史,那就得追溯到一年战争爆发以前了。据信,公国军在MS开发初期也曾考虑过,将这种性能优异的合金作为MS主装甲来运用,并确实地生产了数台测试机。
不过由于殖民地国家国力不济,最后才用更实惠的超高张力钢替换掉了月神钛合金。而得到联邦议会首肯的联邦军,以强大雄厚的物力财力为依托,不惜血本打造“V作战”与“RX计划”。
之所以会在名称前加上“月神”,原因是这种特殊钛合金必须是在低重力的月球环境下(或相同重力的环境)才能成功冶炼。由钛、铝、稀土等元素构成的月神钛合金,假使是在1G的地球环境或是几乎没有重力影响的太空环境中,最后冶炼而成的物质形态都是不同的。
而后,放射线遮断性相当强的LTX128型月神钛的出现,令米氏核融合炉的开发引入了这种特殊钛合金。月神钛能够做到将核融合时产生的热量、放射线几乎完全遮断的效果。在这之前,虽然有米诺夫斯基粒子的存在,但热量和放射线也无法100%的遮断。
为了避免事故发生,必须提升安全性,这样又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炉子变得更大只(其实当时的核融合炉已经变得很小了,但依然不够小)。而月神钛的出现,一举解决了米氏核融合炉的制造材料问题,在安全性不减的情况下间接也解决了小型化的问题。
MS是在近距离进行战斗,以肉搏战为主的机动兵器。由于纯物理冲撞与中弹率较高,因此自然而然会希望能采用更坚固的材料作为装甲。上面也提到了,公国军虽然早就注意到了这种刚性与放射折断性都很优秀的合金,不过反而是后知后觉的联邦军将其真正运用到了MS的开发之中。
RX系列中初采用月神钛的MS,是RX-75钢坦克与RX-77钢加农。在实弹测试中,月神钛表现出了远胜超高张力钢的耐弹性(差不多是超高张力钢的2倍),优异的刚性完全可以为机体提供完善的保护。
且,其耐腐蚀性的特点也使得运用寿命得以增加,整备性也因此获得提升。同时,月神钛的轻量性对机体的运动性也有提高,同时也令确保了一定程度的荷重。
最初的高达
本机的框体设计,主要还是参考了当时主流的半硬壳式结构。这种半一体化的设计源自于吉翁系MS,是一种令外装甲兼具承重、散热功能。
不过本机在设计上也有自己的考虑,区别于旧式的完全一体化配置,令机体外壳受损后不用像以往那样整个替换,只需要快速更换破损组件即可。既减少了战时修理的时间,提高了日常维护的效率,同时也保留了延展性。
特别是在作战中必须进行紧急修复的情况下,能够争取在短时间内完成作业某种程度而言的而且确是左右胜败的关键。虽然装甲板的分割会导致零散化,防御性会受影响。不过这种程度上的影响完全可以通过追加护盾的方式来弥补。
由于米诺夫斯基粒子投入了战场,无线电与微博等电磁波受到干扰,雷达彻底瘫痪。不得已,感测系统转换为以光学系统为主。
本机的头部主感测器设计相较于RX-77钢加农的那种简单绿色防弹护目镜设计,采用了更漂亮的人体面相布局,特征是配置了一对双眼式感测器,并且在面罩位置追加了两道散热槽。
同时,也增加了RX-77所没有的头冠部分,位于机体的最高处,内置了前后一正一副两组取景器。这有助于在头部转向或是机体采取战斗机动时,保证驾驶员能随时获得全方位的视觉情报。
在位于额头位置的帽檐处,装设有一组五边形装甲罩,这里是全方位收发式天线基部的安置点。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本机在刚完成出厂时,采用的是装设在头部后方79时收发天线,是类似RX-77的版本。
不过这种保守的设计没撑多久就进行了改装,Suze公司拿出了当时最新款的全方位收发式天线将其替换,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V字形天线了。
由于天线的更改,五边形装甲罩也随之大型化。不过又因为RX-77对于头部固定式武装的运用反馈,本机保留了在额头两侧装设60毫米机关炮的设计。
这是托托卡宁汉姆公司研制的一款小口径实弹机炮,采用内置弹箱 弹链式供弹,弹仓设置在头部两侧的散热槽后方。
(一样性能相同款式我就黑白处理啦2333)
虽然相比起光束兵器来,小口径的实弹机炮显得微不足道。不过由于本机的定位就是对MS战斗用的高速近战格斗型MS,在极近距离下对MS关节驱动器、动力管线乃至光学感测器等脆弱的关键部位,造成可观的伤害。同时,以MS的高度进行扫射的话,对战车、战斗机等小型目标的伤害也是致命的。据信在更换弹种后,头部火神炮甚至能贯穿超高张力钢制的装甲。
本机的躯干,特别是作为上半身主体、收纳核心战机区块呈空心框架的胸部区块。由于与其连接的颈部属于转动频率较高的部件,因此在基座处设置了领状装甲,保护脖颈部件。
本机胸部前方设置有百叶窗式换气口,左右一共两处。由于此处与背包内置的辅助动力炉是管线直连的关系,因此也兼具为背包动力炉散热的功能。
位于机腹处的驾驶舱舱盖的开启方式有两种,其一是中央下方的舱盖上移,其二是整块装甲区块上翻。这两种都足以容一名驾驶员从容出入了,后者更是可以将整个驾驶舱内部完全呈现出来。
上面提到了与胸部换气口直连的背包动力炉,这里要解释一下。本机的背包设计沿袭自吉翁系,内置有一对两组NC-5型辅助动力炉,专为辅助发电、核融合火箭推进器加热源以及对光束步枪、光束军刀提供能源供给而准备,从而分担了主动力炉的供能负荷。
此处辅助动力炉运作时产生的废热,通过背部中央的冷却系统来处理,由前胸换气口进行辅助排放。而由于此处优先为武器装备提供充能,因此就近在背包左右两侧装设了光束军刀充能基座。
作为本机在无重力环境下最主要的推进装置,作为主推的LE-703型火箭推进器也采用自吉翁系的设计,统合设置于背包下方。本机搭载的推进装置通过反作用力使得本机获得前进矢量,同时也能以调节2基喷嘴的喷射角度,来使本机实现朝八方向的灵活运动。
推进器所消耗的推进燃料棒采用的是松角化学公司的产品,具备可快速更换的特点。由于总出力远超吉翁系MS,因此本机能够更快地做出反应,回避敌人的攻击或是更快的进入战斗状态。
本机的机械手臂在设计上一定程度地参考了吉翁系MS,不过为了追求更佳的抓握能力,以及更广泛的装备武器,本机的机械臂——尤其是前臂部分被设计得更酷似人形。
在这一时期,MS手臂已然出现了拟骨架的内部设计,内置采用了复数的新型力场马达后,令臂腕的承重、灵活、准确度都大幅提升。不但能提起最大147吨的重物,还能在不伤害对象的情况下抓起生物。
RX系列在钢坦克与钢加农时期,并未设置有独立的肩部装甲,而本机在反复参考了MS-05、06后,将这一缺失的区块加以重现了。特别是在肩甲内还追加有一基微型火箭推进器,这是考虑到本机在无重力环境下运动时,可以通过这一设计提供更好的水平机动性能。
之前也说到了,由于在本机这一时期出现了内骨架的设计,因此利用这一新特性追加了过去所没有的装备挂点,为装备携行式护盾提供了便利。进一步考虑,由于护盾得到了悬挂固定于前臂的可能,腾出的机械手就可以握持其它的武装,等于说间接增加了一次出击的武装携带总量,强化了本机的作战潜力。
另外,本机的前臂装甲设计呈现出一种贴合内部骨架的非平面感。这是由于最初构思是将光束步枪作为固定式武装的缘故,这种凹凸不平的外壳设计在稍晚于本机出厂的RX-78-2、3上已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强调强度与生产性的平整外壳设计。
本机的机械手除了用来抓握外,还能临时充当升降电梯的角色。同时,由于手掌内侧施加有弹性涂层,主要是在抓握过程中起到一个防滑的作用。也正以为这一点,本机的机械手指摈弃了RX-77那种以增加单位压力来稳定握持的圆形指,改用接触面积更大的方形指了。
(带■前缀的均为出厂后再修改的细节)
■本机的腰部区块,尤其是裙甲部分同样借鉴了吉翁系MS的设计,以简单直接的复合型装甲板布置于前后左右,用来保护重要的股关节。
■同时,在前裙甲的位置装设有一个添加了小型V字凸起标志的中央机构,内藏有用于大气层突入的冷却覆膜和冷却喷雾。同样在后裙甲中央也形成了一个武装固定点,用以固定大型武装,譬如超绝火箭筒。
■而在前后裙甲之上,每一块都追加有控制动力炉氦3温度的冷却系统。侧裙甲也设置有武装挂点,这一部位是本机专用光束步枪的固定挂点。另外在腰部区块内设置有NC-7S-3型核融合炉,相比起NC-7型来体积更小,占用空间更少,主要作用是驱动各个可动机构正常运作。
本机的腿部设计部分参考了来自对捕获的渣古Ⅱ解析得到的相关技术,然后再以联邦军自行研发而得到。除了能出色地实现重力下MS移动功能外,在大腿部位还内置有集成式传感器组件和辅助取景器等情报收集装置。
本机大腿内构多为承重骨架的设计,内置有辅助动力炉以供驱使。为了保护这一区块,设计了一体化的铸件装甲将大腿前后包裹了起来,再加上裙甲的加成,理论上已是无懈可击。
作为联邦军兵器开发局技术部开发(实际上是民间协力)的新型反应系统,力场马达应用了米诺夫斯基物理学,力场与米诺夫斯基粒子的相互作用能诱导出强大的扭力。相比起公国军的流体脉冲驱动技术,力场马达的可靠性更高,且形成模块化的各部件的整备性也提高了。
作为大型力场马达的设置区域,膝关节装设了大量油压传动装置来加以配合。而油压传动本身也可以在重力下运动时减轻、吸收所产生的冲击力,避免重要关节因此受损,降低对驾驶舱的震动影响。
■由于这一区域的机构复杂性,在装甲设置方面不再是以两侧夹组一体化腓骨装甲的形式了,而是单独为膝部设置一个独立的可动装甲罩,相较于出厂版本这一部件更外凸。
■原本就设置在相当于小腿肚两侧位置的LE-500型辅助推进装置,做到了进一步的内置化,推进方向由向前改为水平,配合向侧后方喷射的制动喷嘴,力求借此强化整体的机动性。
值得一提的是,本机的小腿处还设置有水冷用导管。其在机体内部以冷却水不断循环流动的方式,令本机内部保持一个相对安全的温度。
就重要性而言相当于人体的动脉与静脉,这一组件如果遭到破坏,本机将彻底失去重力下的移动能力,因此除了将其设置在腿部偏后的位置,这一区块的装甲防护也是相当可观的。
可以说,关于本机下半身的设计,虽然参考了吉翁系的技术,但实际上却是由联邦军大量新技术孕育下的全新成果了。在灵活性方面,对吉翁系MS有着压倒性的性能优势。
本机的足部相比起吉翁系MS来,在结构上更为紧凑且不失灵活。同时又在前、后足部连接的关节处、踝装甲的开槽内也都内置了大小不一的复数个微型火箭推进器和姿势制御喷嘴,不遗余力地强化本机的推进力(踝装甲开槽并不是为了轻量化)。
最初之武装
XBR-M-79 Proto Type beam Rifle/试作型光束步枪
RX计划,实际上也是联邦军研制MS用光束兵器的开始。开发顺序早于本机的RX-77钢加农就配备了携行式MEGA粒子发射器了。
不过在当时,由于BOWA公司生产的长管光束步枪对出力要求较高,本身的耗能也高于预想,产品并不算理想。在那之后,随着科技的进步,更适合本机的BLASH公司研制XBR-M-79型光束步枪也就应运而生了。
这款试作型光束步枪初测试时电力消费较高,为求能正常安定的运用,只得将其功率输出调低后使用。事实上在设计之初,考虑到射击稳定性的问题,原本是想将光束步枪设置在前臂下方,作为固定是武装来运用的。
相较于之后出现的XBR-M-79-07型来,本款试作型光束步枪在机匣下方设置有枪托凸扣,在射击时能与前臂互相咬合,保持射击的稳定,是其一大特征。
试作型光束步枪采用了当时来说非常先进的能源CAP技术,这是一种将米诺夫斯基粒子以高能压缩状态进行储存的装置。在此基础上只需要额外添加少许能量,就能触发储存的高能米诺夫斯基粒子,令其融合转化为MEGA粒子。
能源CAP本身通过能量电容器进行充能,一旦光束步枪内储存的米诺夫斯基粒子耗尽,能源CAP就作为补充弹匣为光束步枪提供高能米诺夫斯基粒子。
在这一时期,光束步枪尚未配备大型可动式感测器。试作型光束步枪的瞄准装置与激光定位接收器设置在身管护木的下方。这是一种发射不可见激光至目标,再反射回接受系统进行计算,然后指示火控系统的瞄准装置。
这么设计的目的还是为了提高精度和反应速度,同时也减轻驾驶员的负担。
由于枪口一共设置有三处压火嘴,一处就朝向下方,无疑在射击瞬间有干扰观测瞄准之嫌。虽然军方就这一问题向BLASH公司提出了,但后者并未对枪口进行改进,只是在之后的款式上将瞄准装置修改为可45°翻转的可动式感测器。
联邦军于战时率先掌握了能源CAP技术,而由于米诺夫斯基博士的逃亡,导致吉翁在光束兵器的研制方面大幅落后。一直到大战末期才完成了能源CAP的开发,然而此时已然大势已去。
作为这一系光束步枪的起源,试作型光束步枪的扳机位相对靠前,毗邻瞄准装置处。射击时维持稳定全仗单手的握持以及与前臂固定的枪托,为了保护脆弱敏感的瞄准装置,身管加套了5个散热单元。
作为一款试作型兵器,其主要价值在于收集相关数据,以便为日后进行制式量产而做准备。事实上,之后成为RGM-79主武装的BR-M-79C,正是基于从本款光束步枪上收集到的测试数据为依托而迅速定型的。
Beam Saber/光束军刀
作为本机的最大特征之一,同时也重新定义了MS格斗的武装,就是光束军刀了。这种同样以能源CAP为依托的武器,原理是以I力场拘束带电荷的MEGA粒子,来形成肉眼可视的高热光刃。
在一年战争初期,公国军MS使用的格斗武器以电热斧为主。而对于联邦军来说,这种武器的威力并没强大到能满足RX计划的门槛要求。而又有能源CAP技术可以运用的情况下,终于完成了光束军刀这种近身肉搏战专用的新型武器。
光束军刀的优点在于,配合本机极为柔软且又兼具速度的动作,能够确实狙击敌人的关键部位,譬如驾驶舱。而千度以上的光束刃几乎能在瞬间熔断300毫米厚度的钛合金装甲,或是更厚的超高张力钢,威力可以说远超电热斧。
破坏力之强足以一刀斩断MS-06渣古Ⅱ的光束军刀,令本机在近战中获得了极大的优势。且光束军刀相比起电热斧来刃部更长,重量反而更轻,非战斗时可以收纳于基座上,依靠背包内置的辅助动力炉同步充能,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Shild/护盾
一年战争时期,公国军的主力机种MS-06渣古Ⅱ以加装肩盾的方式,增加机体的防御力。而本机在设计上同样也有这方面的考量,不过灵活度欠佳的固定式护盾显然并不理想。
本机所配备的RGM-M-Sh-003型携行式护盾,就材质而言是与本体一样由月神钛合金打造的,以三重夹层的结构形成的一种复合式装甲体系,防御能力绝佳无疑。
本机之所以要配备看似笨重、没什么效率护盾,主要是用来吸收攻击所造成的的冲击力、并加以扩散。与渣古Ⅱ不同的是,本机的盾牌实现了完全的独立化,并不直接固定在机身上,而是以机械手来握持或悬挂在装备挂点上。
护盾的强度足以抵御马杰拉战车主炮的零距离射击,足够在实战中确实的保护本机不受损伤。同时,在盾的上方设置有观察孔,顶盾防御的同时也不影响射击观测。另外,盾的内侧还设置有额外的装备挂点,可以将备用的光束军刀或是弹匣悬挂于此。
Hyper Bazooka/超绝火箭筒
本机所配备的超绝火箭筒,是一门发射380毫米火箭推进榴弹的重型无后坐力炮,属性上比较接近选择式武装。
本机的超绝火箭筒在设计理念上,同样也是模仿自吉翁系惯用的渣古火箭筒,一样简单的构造,一样超群的破坏力,就连实际装弹数也是相同的。
为了稳定弹道,超绝火箭筒采用的是较长的炮管,后部弹仓部分重量又大,这就导致实际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且由于弹速较低,应对高机动性的目标(譬如MS)比较吃力,更多的是用于反舰、反要塞等作战上,用来破坏机动性差的舰艇和固定掩体火力点倒是一把好手。
本机在刚组装完成并下线时,机身颜色以灰白为主,也就是所谓的出厂配色。
在经历了初次测试过后,开发部对其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修改与升级,所有的改装完成后就是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形态:黑白相间的配色,醒目的V字形天线,RX-78-1高达原型机。
由于本机是以格斗战为基准设计,具备高泛用性的MS。与非人形的RX-75、二线支援的RX-77是截然不同的机体。由于整个开发体制灌注了接近1000家民间企业的协力,大范围征集试验方案的结果是计划推进的速度可以用惊人来形容。
这种协作方式的效率远远超过了单一大型军工企业,打破了讲话的开发体制。同时,允许背景迥异的大多数技术人员自由提出不同的言论与看法,也能让当局收集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创新理念,不光是RX计划得惠,对于这个时代以及MS相关领域都获得了飞跃性的进步。
——————————————————————————————————————
貌似好久没更《CC科普》了,手生得不知从何说起2333。
工作忙是一个原因,回家后还要伺候小祖宗,比上班还忙23333。人生就是这样,每下一个决定,都会对整个现状造成巨大的影响。想想过去一个月更两三期的日子,放到现在简直难以想象,没时间,也没精力了。
换个角度来看,其实也由于我最感兴趣、同时也有出色模型的一批机体已经讲完了,剩下的要么就是参考资料匮乏,要么就是模型周边不给力,要攒集成一篇帖子难度较大。
不过没事,困难嘛,真要有爱的话还是可以克服的。毕竟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在制作的过程中不管多么烧脑爆肝,都是幸福快乐的。
之前我实际上并不喜欢讲高达型,因为太强,也太具传奇色彩,相对来说也就不够真实接地气了。所以我还是喜欢量产,喜欢渣古和吉姆。
大河原邦男的MSV一直是我的最爱,粗短的四肢,囧囧有神的面相,粗大浑圆的拳头……最近几年新绘的MSV-R在画风上开始修长了,感觉不妙23333。
联邦的MS起源基本上就是RX系列的历史,而RX系列又是脱胎于吉翁的渣古。以钢坦克为首,然后有了第一台人形机钢加农。再加快驱动关节的灵敏度,令移动加快,于是就有了高达。
一年战争前期的吉翁可谓是顺风顺水,地球侵攻作战的顺利可能连他们自己都始料未及,这当然也是战前联邦**不相信吉翁会发动全面侵略,对MS计划不重视导致的。
不过联邦也够奸诈,表面上几乎0抵抗的态度,放弃不必要的据点,实际上是为了让吉翁的战线不断拖长,发生补给后勤困难后,再来跟你慢慢算账。
鉴于之前做过G2的科普,模型用的是G3,想想差不多也该把G1给补完了。但手头没有合适的模型,上78资料库一查,R魂有旧版和动画版两种G1,但前者涂装太雷,后者造型我不喜欢,所以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
与EMIA稻妻勇士相比,略高那么一根毛
再加上我又是那么一个难弄偏执的小比例控,1/100的MG自然也不会考虑。虽然2.0系列非常优秀,我一直都很向往。
MIA和HCM都没有推出过G1,不过就算有我也不会入手,前者太软后者太小(MIA搭的FF-6挺好的)。FIX……除了大魔我想不出还有可以入的。
眼镜厂我之前只风闻过大名。之前找素质较高的小比例成品Exia时,瞄过一眼眼镜厂。不过可惜没找到带GN剑的版本,最后作罢了(入了RG)。
眼镜厂我所知不多,厂标是很有趣的一眼罩,因而得名——我脚得酷似佐罗的眼罩2333。怎么说呢,相比起中规中矩走传统路线(相对而言,B也有妖孽的时候)的财团B,眼镜厂算是一个比较另类的厂商了,在做景品模型时特别嗜好剑走偏锋。
尤其是这家厂推出的S.C.M.EX系列名头很大,人气很高,价格也很辣——这都要归功于这个系列一贯的风骚外形与疯狂可动——不过好像是停产了的缘故,现在一套全新SCMEX相当于胶魂限定的价位,人气最高的几款更是涨到了海景房的高度,让人不禁唏嘘不已23333。
不妖娆,不成活。
老实说这家的机体造型之妖娆已然是GK的程度了,财团B的塑料套件亦或是R魂成品都不够看了(唯一外形可动比较接近的是R魂097的老版渣古Ⅱ)。就连吉姆这种常年以杂碎形象出现在各种动画漫画游戏中的量产,也都是一副完全可以上天揽月下海捉鳖、拳打东方不败脚踢创制燃焰的狂霸酷拽吊气势了。
眼镜厂的SCMEX系列里,吉翁系普遍都是小头、巨肩、窄胸、大胯、粗腓、小脚掌。小头可以衬托虎背熊腰的强壮感,这对于以粗线条为美的独眼机来说尤其重要。小脚掌的话可以给人一种踩高跟鞋的感觉,让整体看起来更修长,与女性穿高跟鞋是一个道理。
而联邦系则更妖孽,清一色的削肩窄胸水蛇腰,粗粗一看简直就是女高中生的体形23333。无论是装甲分割还是细部刻线,特别是踝关节的接地性堪称BT(HG新生78童鞋,来了解一下)。
而且SCMEX联邦系从上到下的三角形线条,有点酷似当年海兹尔改的风格。不过港真,上小下大得有点严重,躯干感觉比例小于1/144,在1/170左右。
这种以简单粗暴的可动关节来将一些不可思议的诡异造型具象化的方式,实现了捅破天际的高可动与百看不腻的哲学造型,有点山口式的感觉。
配件方面,都很肉23333。SCMEX的G1很诡异的给了一把半原创的试作光束步枪,虽然根据设定取消了07式的圆形瞄准镜(因为2号机出的早),却保留了07式的前握把,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光束军刀特效件是整个G1套里最有槽点的存在(其次是巴祖卡),纯涂装的素质,涂料还不像HCM那种荧光色,不太好看。且由于连接位与财团B的塑料套件、R魂都是反着来,所以完全没法救2333。至于刀柄简直就是双Z的尺寸,太粗了23333(不过刀柄与光束特效件相连接的部位,造型歪打正着很接近NT-1版23333)。
G1的巴祖卡不像真实配色那样有局部白色涂装的福利,不公平23333。不过能收纳在后腰这点很意外,我本以为办不到呢23333。
手型方面握拳×2、持剑×2、开掌×1,没亮点也没失望。毕竟手型太少了不够用,太多了收纳不易(元件盒了解一下)。R魂动画系列就因为手型给的厚道,还专门附带了一个看着很穷酸2333(HGUC吉姆加农Ⅱ也给过,不过是剩余流道的废物利用,更穷酸2333)的手型收纳架来避免手型的丢失,从这点上来也能看出财团B的用心(咦)。
G1的背包推进喷嘴造型是十分嚣张的向外拔型,我对此的第一联想是某触碰后会凸起的那啥葡萄23333。由于上半身比较窄小,所以背包体积也不大,看着好像要达到“阿宝李的空中战”要求的推力,比较艰难诶23333。
我没试过SCMEX其它机种,据说渣古材质是软胶的级别,心里还特别忐忑,已经安慰了自己就算软胶也是亲生的要疼它爱它毕竟是钱买的23333。
结果到手一摸,不说硬到钻石吧(夸张23333),起码已经达到了R魂的水准——甚至部分都硬过R魂了,这对于之前误以为会是MIA级别材质的我,无疑是一大惊喜。
小腿后部与膝关节连动,设计有活动机构。在膝盖弯曲时可以让一部分膝关节藏入小腿内,借此提升弯曲幅度。同时膝盖装甲也是分割式的,可伴随膝关节连动,非常好看且的一个主流设计。
裙甲部分也是一大惊喜,前后均能独立活动(后裙甲是两片一体化连动的),不过侧裙甲没有还原设定里固定光束步枪的机构——不过就附带的光束步枪那尿性,有也挂不上去。
总的来说还是一款非常有趣的景品,由于材质过硬所以都不用担心拆封后发现天线之类的纤细零件会扭曲变形,武器配件同样铁骨铮铮(巴祖卡是弯也弯得铁骨铮铮,以后慢慢用电吹风调教吧)。体验不错,如果有部分关节松动,也可以用电吹风拔插法 圣水来解决(卖家是建议用泡泡猪,但我入手的那支挤出的增厚液干固性太差)。
有机会的话,日后会继续跳SCMEX这个坑,比如钢加农我就觉得不错,吉翁系的老虎也可以试试(据说独眼都是橡皮般的柔韧度,不知真假2333)。
许久才开的新一期,准备仓促内容唠叨,感谢各位的耐心与支持~本月中旬可能会发一部番外,关键词是咸蛋,敬请期待~~那么我们下一期见吧~~~
小编语:又见CC菊苣的机设,真的非常的详细,说真的要做到这样的资料收集真的不简单,然后再值得一台的是展示中的SCM的机体,全身关节极多,有异常恐怖的可动,有出过吉姆的,3只一小队,现在要买挺贵的,300多一只还不一定能找到,希望以后有机会能买到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