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相传为尹吉甫所采集,由孔子编订而成,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诗经的国学之美?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诗经的国学之美(诗经的魅力)

诗经的国学之美

《诗经》相传为尹吉甫所采集,由孔子编订而成。

尹吉甫(公元前852一公元前775)西周时期尹国人

孔子(公元前551一公元前479)春秋末期人

《诗经》中的作者已无从考证,从其内容来看,作者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风篇收录160首,雅篇收录111篇,颂篇收录40首,共收录311首。《诗经》内容丰富,涉及广泛。

韵律优美,辞藻清丽。对于《诗经》的欣赏,每个人都可以读出不同的感受,相同的一首诗,解读起来也存在着分岐与差异。比如《山有扶苏》诗,对扶苏的解释就有几种,《辞海》扶苏条注:扶苏同“扶蔬”。大木枝条四布貌。毛传:“扶苏、扶胥,小木也”。也有人将扶苏解释为桑树。又比如《关雎》诗中的雎鸠,到底是一种什么鸟也难下定论,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因此,《诗经》不由一家之言所缚。作为爱诗之人,读一读《诗经》,只有益处,而没有害处。因为《诗经》流传年代久远,从西周时代(公元前1046一公元前256)至今,已有三千余年历史。从孔子编书的年代算来,也有2500年左右的时间了,历史的变迁,社会的沿革,风俗习惯的改变,加上用文言写成,所以读起来比较费劲。笔者试图凭自己对《诗经》的粗浅理解,作一次简单的解读,权当阅读练习。如上述所言,《诗经》不由一家之言所缚,解读仅仅代表个人观点。

风篇《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清澈河水中的小洲,有一对水鸟在互相鸣叫着,牠们或许是为求偶而发出的叫声。有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正是风度翩翩的君子理想中要追求的人选。水中的荇菜,在水流的冲击下,分左右漂动。美丽的女子,让人在睡梦中都想得到她。苦苦的追求,却总是难得她的芳心,以致于让人夜不能寐,忧心忡忡。参差零乱,长短不一的荇菜,从左到右将它采集。为了接近这位美丽的女子,用琴、瑟乐器去讨她的欢心。参差漂动的荇菜,从左到右将它采摘。为了追求到这位美丽非凡的女子,这位痴情的君子,用隆重的仪式,搬来钟、鼓大型乐器,博她的欢心,非得到她不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