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边际生产率等于边际成本时,总产量就到达最高峰,再往下去,也就是你继续投入这种生产资料的话,这种生产资料的边际生产率就会低于它的边际成本,也就是得不偿失。这时总产量就会从它的最高点往下滑,就开始减产了。

这四条曲线的关系:1.上升然后下降的边际生产率曲线;2.像一个碗倒过来,碗底被边际生产率穿过的平均生产率曲线;3.边际成本曲线;4.那条先加速上升,然后减速上升,最后掉头向下的那条总产量曲线。

公共理念(公共的意味着什么)(1)

​边际收益递减定律是假定,也是基本事实。比如一个花盆种小麦,里面有土壤、水、肥料、有种子。这时别的因素不变,种子、土壤不变,你往里面加肥料,加一勺,而生产边际收益,也就是种出的小麦会多一点,再加一勺,种出的小麦又多一点。这叫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开始可能会有递增的阶段,但不管前面边际收益上升的期间有多长,总会有一点,再往花盆里加肥料,它带来的边际收益就开始慢慢减少了,会掉头向下。如果世界不是这样,你往花盆里不断加,长出的小麦会越来越多,那就能在花盆里种出一个世界。这不可能。

问题:边际收益开始下降时,总收益是上升还是下降?

边际收益下降的时候,相当于总收益增长放缓,只有当边际收益为负时,总收益才开始下降。用简单的几个公式来表示:

当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时,总收益仍然上升;当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时,总收益保持不变;当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时,总收益开始下降。

集体所有制的特点,在于让每一位成员平均分享经济权、政治权,但它带来三个问题:1.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因为每个人都是盯着平均收益不下降的那个点;2.成员缺乏对资源长远收益的关心,他们只关心成员权有效期内,资源能够带来的收益;3.集体资产在发生转让时,交易费用特别高。因为你必须取得每一位成员的同意。

这部分讲个故事,说一个渔村,每人每天可以打4条鱼,村里有1000人,天天如此。突然有天有个渔船从天而降,一个捡到了,这个人是民主党人,爱好公平、平等,集体主义者,他决定:这条船用集体所有制的方式进行管理。

集体所有制是什么意思呢?两个意思:1.所有在船上工作的人,平均分每天打到的鱼,经济权平等;2.在船上工作的所有人,一人一票,有平等的政治权,来决定是否让更多人上船。每当外面的人想要上船一起打鱼,原来的人决定是否让新人加入。

公共理念(公共的意味着什么)(2)

平均产量决定集体成员的数量。如图所示,当船上有一个人时,能得到的边际产量是6条,平均也是6条,当船上有两个人时,总产量16条,也就是第二个人带来的边际产量是10,比第一个人高,为什么?

因为船上的两个人不单单是重复劳动,而是分工合作,这样效率就提升了。那会不会让第三个人上船呢?会,当第三个人上船后,虽然边际产量下降,但平均产量还维持在8条,所以会让第三个人上船。

会不会让第四个人上船呢?看图当第四个人上船,边际产量进一步下降,从8条变成7.5条。得到的鱼少了,会拒绝。在集体所有制中,最多三个人上船。因为他们盯住的是“平均产量”这一栏,他们不想自己平均产量下降,一旦下降,就会拒绝后来者。

上船费——换取集体成员权。第四个人想上船吗?想,因为上船后他能分到7.5条,比岸上好。但船上的人不喜欢他,怎么办?他可以贿赂原本船上的人,每人半条,好让他们的收益是8条不变。而他自己7.5条,给完贿赂后,剩6条比岸上好。

在集体所有制中,每个人都平均分配他们的收入,船上人数规模偏小,外人会有打破规则重新上船的积极性,而船上的人,会有收受贿赂或补贴让外人进来的积极性。

公共理念(公共的意味着什么)(3)

生活中有很多这种现象,比如一个学校,学生成绩不错,有个差生想进来,原有学生肯定不愿意,这时,这个差生需要交费,叫择校费、赞助费、插班费等等。所有学校都实施价格歧视,不同学生收不同费用非常常见。

继续故事,科技进步了,如果船上装了GPS,就可以跑到公海打鱼,有更多收获。问题是更新换代需要两年,两年后船上的老员工都退休了,这时候他们会赞成还是反对?

反对,因为他们只关心自己任期内渔船的收益,而任期之外,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集体所有制中,行使的是成员权,每个员工只关心有效期内,他们所占的资源,超过这个有效期,带来的收入他们不关心。这也就是企业允许子女顶替,无形中延长了他们的任期。

问题:集体所有制有这么多缺点,为什么还经常见到好多不同形式的集体所有制,反复使用、反复实施?

符合人的美好愿望,最初确实总产量增加,成员间合作共赢。而到了后期,成员间有了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哪怕总产量降低,要分开也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