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的犀是怎么来的(只有犀牛需要犀角)(1)

写在前面:

上周,国务院颁布的通知在自然保护圈里掀起了巨浪。我们的朋友圈里几乎是一边倒的质疑、批判,但当我们跳出圈子,捕捉主流声音时,却可以轻易窥探到它得以产生、颁布的逻辑。

我们翻译了《China Daily》的一篇采访评论,采访者试图更真实地呈现出不同的立场和声音,为读者提供更多思辨的角度,因此分别选择了三位分别代表法律从业人士、野生动物保护人士和管理者的专家,针对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

诚然,这篇文章会让我们得以更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的全貌,知道它的缘起、发生和结果,以及我们自身的力量。因此,当未来的我们需要做出选择时,会有更清明的判断。

犀牛的犀是怎么来的(只有犀牛需要犀角)(2)

无知无觉中,命运已在改变。

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日报编者按: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严格管制犀牛和虎及其制品经营利用活动的通知》称,对因科学研究、资源调查、宣传教育、治病救人、文物保护、文化交流、执法监管等特殊情况需要出售、购买、利用、进出口犀牛和虎及其制品的,要依法申请行政许可,并遵守一系列细化管理规定,严防乱用或滥用。

官方为何对已实施25年的法规作出如此修订?该决定又将如何影响野生犀牛与虎的保护工作?三位专家与中国日报的刘建娜分享了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摘录如下:

犀牛的犀是怎么来的(只有犀牛需要犀角)(3)

动物保护组织和人士已经对法规的修订做出了反应,他们称此次修改可能会导致犀牛和虎制品贸易的重新开放,对这两种动物的保护造成严重危害。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颁布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国家之一,在保护野生动物特别是濒危野生动物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取得了一系列宝贵经验。

例如,中国大熊猫和西伯利亚虎的培育过程上取得了切实成效。

此外,中国的象牙贸易禁令比许多发达国家都要严格。

修订法规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两个物种。例如,1993年的法规版本并没有提到虎皮或虎肉这类动物制品。

然而,新法规明确宣布将全面禁止虎制品的非法使用与交易,以及非法药用犀牛角和虎骨。

新法明确规定,在严格条件下,只有人工饲养的犀牛的角和老虎尸体的骨头才可以用于医疗目的。

中国哲学强调人与野生动物的和谐共存。中国人在利用野生动物身体部位谋得福祉的同时也一直尊重和保护野生动物。

因此,在特殊条件下,使用一些野生动物制品来治疗人类疾病这个观念,是被中国大众所接受的。

与修订法规将打开犀牛和老虎制品贸易的推测相反,此次修改旨在通过更严格的使用规定来遏制对犀牛和虎制品的滥用。

犀牛的犀是怎么来的(只有犀牛需要犀角)(4)

此次的修订允许在严格条件下,在医学研究和治疗中使用犀牛角和虎骨。

事实上,中国早在1993年就禁止犀牛角和虎骨入药,这两个药材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移除。

历史经验表明,禁止虎制品的贸易有助于减少野生虎数量的下降。

因此,此番修订可能对犀牛和虎的保护工作构成威胁,近年来犀牛和老虎的数量一直在不断下降。

此外,此举可能会损害中国在2018年初全面禁止象牙贸易赢得的声誉。

犀牛的犀是怎么来的(只有犀牛需要犀角)(5)

允许医药和其他特定用途使用非野生犀牛和虎制品的决定,反映了在环境和生态上,中国取得了管理技术的改进。

由于技术的进步,人们已经有能力辨别人工饲养的动物与野生动物。

这种技术进步使我们能够制定更复杂和详细的法规,从而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

在20世纪90年代,圈养的野生动物并不在受保护的名单之下,只有野生物种受到保护。此外,人工饲养野生动物技术的进步和高效的保护措施也极大地加强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治疗了众多疾病。此次修订反映了社会对犀牛和虎制品入药的需求依然存在,其在中医中是颇为重要的药材。

在更有力的监测和执法下,只有人工饲养的动物制品能够入药。

如果犀牛角和虎骨可以入药,帮助人们治愈疾病,且不会对这两种濒危野生动物造成任何伤害,那我们为什么要反对呢?

其中关键在于全面实施和有效管理。

文章翻译自CHINA DAILY

翻译 | 阿飞

陈老湿写在后面:

从前面三位专家的采访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动物保护者的观点和声音并不是一呼百应的,甚至势单力薄。

纵使猫盟态度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也只有四千多人有幸看到。我们愿意去接纳,也愿意去思考那些和我们站在不同立场的人的声音,但也无奈自己无法发声。

更加可悲的是,我们很清楚,即便传送无碍,我们的态度也很难被传得很远很广。

比起那些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野生动物保护几乎无人问津。

虽然我们不断输出内容,希望被修复的不光是荒野,还有人心,但在搜索引擎和电商平台上输入野生动物时,我们依然能检索到大把的的非法信息,相关话题的留言区更是惨不忍睹。

这段时间里,很多人讨论了犀角和虎骨,并且已经在圈内成为了一个热点。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公众,听说过这件事的少之又少,比如你的父母,你身边其他不太关心野保的小伙伴,他们不知道也不在乎,更别说能在知晓这个消息后独立思考了。

这让我们感到无奈,即便在我们的粉丝面前猫盟拥有强大的号召力,但对于更广大的公众,猫盟毫无存在感。

如何让那些吃野味、交易野生动物和使用野生动物制品的人看到我们的文章?如何让他们能在读完内容后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质疑和反思?

我想这是所有野生动物保护组织都共同面临的困境。

而我们也在挫败中寻找希望,坚信着会有那么一些人出现并且告诉我们:

那些声音并没有白费,播撒的种子总会生根发芽,只是需要一点时间。

巧巧写在后面: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但相关的法规出台时,被讨论、被利用、被保护的野生动物似乎总身处另一个星球。

野生老虎和犀牛应该怎么保护?

这个问题,我们并不常常想起。

但想起时,它们往往早已身处困境。

而无法断绝“资源和利用”观念的人以及我们,亦然。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