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治祥近况(魏治祥上海的岁月)(1)

晨起,照例打开窗户透气。从室外漫进来的,是一种让人发慌的、陌生的感觉。往常开窗,刚刚虚开一点缝,轰地一声,便挤进来一股隆隆的声浪。城市,就在窗外喧嚣。轿车,公交车,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车如流水马如龙;铃声,喇叭声,叫卖声,小朋友拒绝去幼儿园的哭声,各种声音交响而成的声浪浑然一体,恢宏而又低沉,磅礴而又含蓄。开窗那一刻,你的手就像搭上了城市的脉搏,每一根手指都能亲切地感觉到这座城市强劲有力的脉动,还有如钱塘大潮般蓬蓬勃勃的生机。过去的每一天,上海都是如此生动。而现在,窗外一声声清脆的鸟鸣,让人产生一种幻觉,如同置身空山幽谷,无比宁静,空洞,还有几分萧索。上海静默了。也许静得久了,便不喜欢那个词:岁月静好。这四个字是胡兰成写给张爱玲的,其原话是“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啥意思?没啥,无非生活平安宁静就好,如此而已。

魏治祥近况(魏治祥上海的岁月)(2)

胡兰成首先是一个对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始乱终弃的家伙,其次是一个汉奸,再次是民国才子,再再次是被许多女人喜欢的男人。民国的事且不提,据野史介绍,张爱玲舍不得脱下她最爱穿的旗袍,不愿意接受对知识分子的改造,于1952年逃离上海去了香港,后来定居美国,1995年9月8日,在洛杉矶西木区寓所去世,死后一星期才被发现,享年75岁。张爱玲后半生的岁月很宁静,静悄悄地活着,静悄悄地离去。静是静了,是不是静而且好,只有天知道。胡兰成想不到的是,他对张爱玲的祝福,后来浓缩为四个字,而且家喻户晓,而且用滥了。退休后常住上海,买菜,做饭,带娃,读书,写作,前两年在报纸副刊上发表了数十篇估计没什么人看的文章。我的岁月平淡寡味,不算精彩,但平平安安,故而算得上静好。我这人其实喜欢静,但并不排斥大城市的热闹。每晚出门散步,有时专门去西边。小区西边店铺林立,各种香味扑鼻而来。苗圃路口,那家新疆烤羊肉串的孜然味道传得最远。即使不饿,还是忍不住要咂嘴抿舌。过羊肉串小店往西门走,老鸭汤,老娘舅,煎饼铺子,牛肉面,小笼包子,海鲜水饺,法式面包,油亮亮的烤鸭,一家挨一家,全是四川人说的苍蝇馆子,店面不大,但生意火爆。稍具规模的餐厅,在洋泾河对面的旭辉广场,步行十来分钟就到,中餐西餐,天南地北,啥口味的都有。去吃过几回,回回都得排队。广场晚上最热闹,跳交谊舞广场舞的,打太极拳的,遛娃遛狗的,练各种功的,多了。我在那儿跟着一群大妈练过八段锦。这一切显得很遥远,像是一场梦。

魏治祥近况(魏治祥上海的岁月)(3)

因为轰一声说静就静了。不光是外面静,家里也很静。孩子上网课时,室内只有老师干巴巴的声音。有一天老伴评价英语老师:“她哪来那么多ok!我数了一下,不到一节课,ok了八十七个。”女儿女婿居家办公,把卧室门关严了,开会时都说悄悄话。我和老伴商量吃什么,只能用耳语。孩子课间休息,喉咙暂时得到解放,按理说可以高声喧哗,但已经习惯了安静,不做声。与外界的联系靠朋友圈,还有这群那群。朋友圈里,春光明媚,大妈们成天沾花惹草,搔各种首,弄各种姿,舞各色纱巾。我的朋友夏祥林等,喜欢晒各种风景和特写的花花草草。还有的朋友要么晒家里的花儿朵儿,要么晒精致的茶具和热腾腾的咖啡。他们知道我被病毒困在家中,便把外面的花花世界传过来,让我及时知道外面过了清明,还过了谷雨,同时不排除他们在显摆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我觉得他们的岁月很静好。朋友不时会问我如何,我说还行。真实的情况是,我所在的小区真的还行。除了有一回发的保供物资被全部扔掉,后来发的,一回比一回好。女儿小两口特别会抢购,加上封闭之前囤得多,我家的餐桌一直比较丰富。女儿把照片晒到朋友圈,害得我很担心,四茶一汤,怕招骂。看网上,不少小区没吃的,你吃好的,还要冲别人吧唧嘴,这不招人羡慕嫉妒恨吗?

魏治祥近况(魏治祥上海的岁月)(4)

有吃有喝有书看,我没有理由不满足,没有理由说岁月不静好。坏就坏在每天开窗透气那一刻的感觉。没有动静的上海令人心慌,不安甚至害怕。他们人呢?那么多店铺,那么多忙忙碌碌的厨师、服务员、收银员,那么多排队等候就餐的食客,还有那么多外卖小哥,他们人呢?在上海静默的这些日子,他们拿什么支付房租、水电,吃什么、喝什么,用什么养家活口?2020年也是这个时候,小区西边,我见到太多的“旺铺转租”。上海寸土寸金,租金真的很贵。我问过巨野路菜场一位卖豆制品的姑娘,一个冰柜的占地面积,月租金高达1000元。她的摊位,约有四个冰柜大小。我每回买三块钱豆腐,扫码后便想,她得卖多少豆腐才够交租金,除了成本和税费,自己还能赚多少?这就两个多月了,她困在家里,岁月静好吗?是的,我是没有问题,我的朋友们大多数都没有问题。我们老的有养老金,年轻点的有工资,岁月可以静好。可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钱来源于税收,工厂倒闭了,商铺歇业了,谁来缴税,谁来养活我们?哪怕一个目不识丁的拾荒匠,也懂到啥叫“坐吃山空”。在病毒清零之前,他们的钱包会不会被清零?这些日子,终于有部分小区解封了。女儿居家办公两个多月,明天去杭州,她负责的节目一拖再拖,必须开工了。去杭州的车票难买,是通过黄牛搞到的,动车票价本来是70多,得另外加价400块。有消息说,上海22日起逐步恢复跨区公共交通。这是不是意味着6月份可以全面解封?解封好。岁月动好。 2022年5月19日

作者简介:魏治祥,1953年出生于成都金堂,资深媒体人。曾在《四川文学》,《青年作家》,《山花》,《文学青年》等期刊发表过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