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明的出现其实远远已经超过了今天已经知道的六千年历史,中华文明说是说只有五千年,但用一万年来计算却是一点都不过分的。对于文字的制造实际上并不是在某一个时候突然之间就出现了,这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很多人今天收到西方文化入侵已经西方制定了国际文化历史标准的影响,一直以为中国历史发展到商朝时期才有了文字,将甲骨文作为中国历史之中最早的文字,这其实是眼中违背了历史常识的。

口口相传的历史

商朝早期有没有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才出现的)(1)

这里从假设的角度去论证的话,如果说商朝之前是没有文字出现的,那中国人是商朝之前的历史到底是如何记载下来的,这个问题就成为了史学界之中一个难以解答的疑问。实际上这个问题很好理解,从今天社会学和观察学的角度出发的话,我们会发现即使在文字和网络信息储存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一些少数民族和中国偏远地带依旧是坚持一种叫做“口口相传”的记忆方法。

人类对于自己大脑的开放远远没有达到一个相当程度的标准,即使是被认为是近代科学史之中最为聪明的爱因斯坦对于自己头脑的开发也不足10%,更不用说其他芸芸众生了。在我们国家今天的藏族同胞那里有一部神奇的史书传记叫做《格萨尔王传》。这本史诗是世界上字数最多,时间线最长,传承最为久远的一部史诗。翻译成文字之后一共有120多卷。

商朝早期有没有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才出现的)(2)

按照日本汉诗三行情书的写法一共是有100多万诗行列、光是从字数去计算的话,这本史诗也有2000多万字,远远的超过了欧洲《荷马史诗》与印度、日本国内史诗的字数总和。这本史诗之中歌颂的内容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距离今天八千多年之前的青藏高原之上的古苯王朝,按照格萨尔王的出现时间也可以追溯到11世纪,完全就是靠着一代代的藏族歌手口口相传。

到现代社会历史各种信息化的载体出现之后,国家文化管理部门开始重视起这些文化,才系统地使用藏、蒙、汉三种文字进行记载收藏,很多人说甲骨文之前的朝代历史没有汉字作为承载工具是无法传承下来的,但从口口相传从历史记录方式实际上就很好的给我们后代人上了一课,中国人记录历史从来都是无差别对待的,无论你是伟大贤德的尧舜禹,还是无恶不作的夏桀,都会传承下来。

史官之中的家族传承

商朝早期有没有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才出现的)(3)

首先说明一下史官之中的家族传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方式,这里很多人都不理解,因为家族传承这种东西在中国一直都是有的,比如今天的中国中医好的那部分都是家族之中世代传承,这种传承的形式大部分都是通过口口相传与耳濡目染进行的,从小就接受这方面的熏陶和教养,长大之后接受这方面的教育与工作那就成为了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上古时期这里指的是商朝之前很多人认为那个时候没有文字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之前假设是没有文字存在的,但国家制度却是早已经出现,夏朝目前已经的国内外绝大部分国家都承认的一个国家时期,夏朝时期的国家制度之中已经有了史官这个官职,而实际上史官这个职务早在中国伏羲黄帝时代就已经出现,这些史官就是充当了历史记录活化石的人。

商朝早期有没有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才出现的)(4)

选取这些史官的时候通常都是在已有的史官家族之中进行挑选的,挑选的史官后继之人通常都要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才行,这样看到了前辈记录的历史才能更好的传承,在上古时代的史官之中缺少统一文字的时候更多的追寻的是史官的“过眼不忘”和“过耳不忘”。看到之后的事情和自己耳朵听见的事情都可以很好地在自己的脑海之中记住,这样的史官才会成为传承人。

他们基本上都是拥有了这些特殊技能之后才会被要求有崇高的品德和对于历史真实性的稳定,不然的话他们虽然见证并且永久性的记住了历史,但如果因为自己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改变了历史的话那也就失去了历史记录的意义了。拥有这些之后再就是谈论史官家族之中记录和传承历史的方式,除去口口相传之外就是“壁画历史”,很多时候壁画历史是一个补充工具,史官可以通过壁画还原之前发生的事情。

文献与不同文字记载

商朝早期有没有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才出现的)(5)

壁画历史记载的情况在今天的中国的一点都不少见,很多西北北方蒙古地带的戈壁滩之上就有着这些壁画的大量历史记载内容,但实际上很多人依旧是不敢相信中华文明伟大到了这个地步,而是甲骨文之前的中国到底是不是还有其他文字的存在,这也是近代历史以来所需要研究的一个巨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中国东人创造文字记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0年之前。

实际上文字的发展历史也就是经历了那么几个过程,从一万年之前的原始社会时代的结绳记事到之后的符号文字,从符号文字到象形文字并存,最后发展成为了三千五百年之前的甲骨文字。早在代表尧舜禹时代的良渚文化之中就已经出土了大量的符号文字,这些符号文字的破译工作依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些符号文字可能夏商周时代的人大部分都认识,但到了秦汉之后就是凤毛麟角的人认识了。

商朝早期有没有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才出现的)(6)

到今天更是成为了一个不可识别的符号,因为不认识,因为太过于复杂深奥,再加上清朝末年以来的失败,所以良渚文明在内的许多符号文字不被认可是华夏早期文字。而商朝文字的原始性其实是因为他们属于东夷系统之中,自然是不会继续使用尧舜禹传承到夏朝的符号文字,但他们文化学者却能够识别这种文字,这就像是汉朝广泛使用隶书,而不是使用秦朝的小篆。

夏朝和夏朝之前的符号文字随着华夏文明的传播广泛地分布在今天中国的各个地方,其中最为著名且具有代表性质是除去良渚文字之外有西南地区的“东巴文”,一些地处偏远的彝族也还在壁画和石刻遗址之中留下了一些符号文字,在安徽凌家滩文明之中出土的器物就有一个跟西亚苏美尔女神相似的雕像手中拿着的符号文字权证,实际上就是商朝甲骨文之中“了”字的祖先。

总结

甲骨文固然是三千五百年之前中原王朝的代表文字,但并不一定是当年那个时代最为成熟的文字,因为如今从各地出土的文字系统来看,散落在各地的夏朝文字远比甲骨文要成熟很多。从今天早于甲骨文的大禹书和仓颉书里面可以看到时间线之后的甲骨文比时间线之前的大禹书和仓颉书更加的原始,所以历史的真相解释就是商朝继承了夏朝的文化制度,但却是在使用自己从东夷带来的相对落后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