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柴静拍的《穹顶之下》。

所有的雾霾终将散去(雾霾穹顶之下大地之上)(1)

我猜,有很多人可能仅仅知道柴静从央视辞职之后拍了一部关于雾霾的纪录片,但是很多人可能并没有看过这部纪录片。

当然这部纪录片在爱奇艺和优酷是找不到的,我在百度搜索了一下,也没有看到哪里有资源。

至于我在哪里看到的,那就基本上和看《庆余年》第一季全集一个路子了。

一个仅限于学习研究的路子。

好了,言归正传。

鉴于柴静在拍这部片子之前的人生经历,这部片子呈现的也是很柴静的风格。片子的调性冷静、客观、直接、层层剥离、有数据、有参照、有疑问、有情怀,就像是我们以前看的新闻调查、东方时空等等的新闻类纪实节目。

从雾霾出发,柴静带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真实的世界。

所有的雾霾终将散去(雾霾穹顶之下大地之上)(2)

一位真正真实的媒体人,往往像是一根针或是一粒沙子,他/她总会刺痛、硌痛一帮人或是所有人。

一位真正真实的媒体人拍出了一部如此优秀的纪录片,为什么仅仅能够在仅限于学习研究的路子上观看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意义,毕竟四年过去了,所谓封杀也好,不让看也罢,我们聊聊别的角度吧。

我们是怎样的?人性是怎样的?

前段时间笔者接触了一家我们当地的民营企业,在这里笔者才透过职场了解了一下人性。

这家企业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了,公司中有总部有分店,有一千多人吧,企业规模也算不小。

三十年这个时间节点其实有些尴尬。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这个公司的创始人以及第一代元老们还都在这个公司里。

三十年的发展,创始人的亲戚陆续不断地进入公司的各个部门,来分享家族红利,第一代的元老们也在三十年间不断升职成为中层实权管理者,给自己的手下培植了一批批忠诚的亲信。

亲戚做高管,元老亲信做中层,这是一种很健康的组织架构。

因为这种健康,公司里没有杂音,一片祥和。

假如大环境没有改变,这家公司的内部依然会一片祥和。

只是现在,不仅大环境变化快,并且因为大环境的变化,导致内环境也变了。

这家公司在扩张发展,不断有刚刚新人进入公司。

这些新人当中许多刚刚大学毕业,接受了民主、科学、自由的洗礼,五四遗风依然吹拂着他们的衣衫与发丝。

这些新人也带来了创新的思潮。

每当一个主体遇到创新的思潮时,在主体中总会有一些已得利益者作为守旧派对带来创新思潮的年轻人进行阻挠、同化与扼杀,因为他们担心、害怕!

他们担心自己的已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再进一步,他们更知道自己已经跟不上大环境的变化。

当面对无法逆转的威胁时,假如能够拖延最后时刻的到来,守旧派会无所不用其极,主体未来怎样重要吗?

未来的主体守旧派只有被边缘化的位置,既然如此何不在此刻站稳脚跟,极力维持住已得利益、捞取更多的好处呢?

一定要把自己喂得足够肥硕。

在这个企业里,从目前来看,守旧派们占据着觉得的优势,他们深深地明白唇亡齿寒这四个字的含义,进入公司的新人在经过层层筛选之后剩下的无不是听话的和翻不起浪花的。

假如有一两条鱼从他们的网中漏了出来,那么这条小鱼也会进入他们盘踞的泥潭,难有出头之日。

这是什么?

这边是人性的自私。

这种情况,这种人性,在这个星球上比比皆是,在这家公司里,五四的风已经吹不动了。

我们这些人的身边还有五四的风在萦绕吗?

穹顶之下,大地之上,我们究竟需要多少?

上面这句话问的有些莫名其妙。

或者应该这样说,我们要在地球上繁衍,我们与地球之间应该保持怎样一种进退关系?

可能地球并不喜欢有几十亿人类生活在她的身上,可能有个十几亿或是几亿就够了。

地球给所有生物提供了一个进化的场所,那么衡量这些生物进化的考核标准什么?

在地球上的占领面积还是对于地球的破坏程度?

是自身物种的数量还是对其他生物的支配程度?

人类确实是万物之灵,我们可以驯化动物、种植植物,我们对其他生物有着相当程度的支配度。

我们可以支配其他生物,是因为我们和其他生物在一个相同的大层级中,在这个大层级里,我们与其他生物本质上是平等的——大家都在地球这个场所中以进化为题进行着竞争。

假如我们人类输了,人类也会被其他的生物支配。

那么支配程度的度,人类会把握吗?

早在部落时期,人类就已经完胜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人类在进化这一大层级中站在了最顶端。

横向竞争基本结束,人类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纵向的进化与竞争中——人类群体内部的进化与竞争。

从此开始,人类群体内部进化与竞争的衡量标准变成了对同类的支配程度。

简单的来说,在这种衡量标准的驱动下,成为帝王在理论上可以支配最多的同类,成为大臣和大将可以通过影响帝王而支配足够多的同类。

由此可以得出在这一阶段开发身体、增长智慧是人类进化的两个基本点。

如今,我们的身体和智慧真的领先古人吗?

怕是在哲学、艺术的领域,我们可能并不比古人领先多少,甚至或许会不如古人甚多。

那身体上呢?

活得久是进化吗?

如果是,那这种活得久是应该有前提的。

况且活得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族群的新陈代谢。

如果说,地球是我们不可抛弃的进化场所,在人类进化与地球间微妙的进退关系中,人类过去的历史中是不是有一个阶段是最为适宜的。

那又是什么击碎了这种适宜,造成我们失去的比我们得到的更多,这是多么的得不偿失?

进化场所被毁坏了依然是进化场所,她只会顺势提供更为恶劣而又致命的进化环境。

找到替代地球的进化场所是完全不切实际,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会有回报的事情,这条路近乎于一条死路。

我们还能穹顶之下大地之上生存多久?

惯性会把我们带去哪里?

最后谈谈今年的雾霾吧。

所有的雾霾终将散去(雾霾穹顶之下大地之上)(3)

这个冬天差不多已经过了一半了吧。

雾霾依然有,也有几天像是活在“寂静岭”之中,但是总体来说好像比过去几年又好了一些,峰值应该下降了。

剩下的日子里也以轻度为主。

能看到阳光,能看出天空的蓝色,能看见白云也已经很不错了。

所有的雾霾终将散去(雾霾穹顶之下大地之上)(4)

毕竟大家都在地球上生活,大家都多做些有利于大家的事情吧。

也多做一些有利于地球的事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