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苏正民撰写的6000余字毕业论文致谢,感动众多网友。

“山里的道路,看着很近,常常却要绕很远的路,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能到达学校是家常便饭……”从辍学的放羊娃到优秀毕业生代表,苏正民的求学路“坎坷崎岖”。在毕业论文的致谢部分,他用6000多字回顾了自己的求学之路,并一一感谢65位帮助过他的好心人。

大凉山支教要准备什么(大凉山小伙返乡支教)(1)

△6月16日,苏正民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言。

现在,苏正民成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第二中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老师,他将在这里支教一年。8月29日,他在返乡支教第一课上用自己的经历勉励学生:“我也是大凉山的孩子,我的起步比大家还要困难,大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好的高中和大学,走出凉山。”

8月29日上午,苏正民第一次和越西县第二中学的学生见面,他好似看见了曾经的自己。

大凉山支教要准备什么(大凉山小伙返乡支教)(2)

苏正民(左一)和同学严宇飞(图中)、林雨源一起走进越西县第二中学支教。记者彭年 摄

“我的小学基础也不好,初中第一次考试,我就考了班级倒数,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追赶上来,最后顺利考上了高中,考上了大学。”苏正民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学生,“只要努力,大家都可以拥有更好的未来。”

大凉山支教要准备什么(大凉山小伙返乡支教)(3)

苏正民的演讲引起孩子们的极大兴趣。记者彭年 摄

学生中有一部分人读过苏正民的毕业论文致谢。“苏老师上学时要走好远的山路,现在路修好了,我们都是坐着大巴回家。”学生阿说木加告诉记者,他和苏老师一样来自大山,但他比苏老师幸福。

越西县第二中学现有学生4800余人,其中彝族学生占到九成。校长杨加子表示,苏正明是学生身边的榜样,返乡支教,苏正民可以用他的经历、知识和见识帮助和影响更多学生成长成才。

大凉山支教要准备什么(大凉山小伙返乡支教)(4)

苏正民带领全班为答题正确的同学鼓掌。记者彭年 摄

苏正民一年支教结束后,将重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读研。他坦言,研究生毕业后,自己还是要返回家乡,以帮助更多的青年。

在6000余字致谢的结尾,苏正民写下了自己的理想:

“阿苏唯有继续努力学习、带着知识回到大山,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扎根最基层,永远做这片黄土地上最忠诚的儿子,默默耕耘一生以求回报党和国家、社会好心人士以及你们对我和家人多年来无私的关心与帮助。”

他曾说

走出大山是为了更好地回到大山

为他回馈的每份善意

点赞!

综合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央视新闻

来源: 南京广播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