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划到落实,从实践到实战,中国经历过12个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基本形成了以自贸试验区为先导、区域协调发展与高水平开放并举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2019年8月26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西自贸区)正式获批,这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举措,赋能广西建设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聚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南宁五象新区和自贸区有什么区别(广西自贸试验区设立)(1)

五象新区总部基地金融街建设热火朝天。图源南宁日报据悉,五象新区成为广西自贸区南宁片区的重要区域,其中承载着面向东盟产业门户、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重要节点的五象新区南部区域,作为广西自贸区版图内的“发展热土”,无疑是其中耀眼的存在。

广西自贸试验区

南宁跃进式发展的新起点

2018年到2019年,是南宁厚积薄发的一年。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再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南宁迎来一个个政策利好,崭露区域价值头角。

2019年1月14日,南宁市提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推动创新资源向产业聚焦,提升产业实力,打造引领全区发展核心增长极发展战略。

2019年5月20日,《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2019-2021年)》正式印发,积极创建国家级南宁五象新区,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新的合作平台。

2019年8月2日,《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印发,建设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发挥“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门户的重要作用。

如今,中国第五批自贸试验区正式落地广西,广西自贸区南宁片区将打造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重要节点,加速建设南宁为北部湾特大城市,区域性国际城市。

除了“强首府战略”“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自贸试验区”,还有“一带一路”等众多政策利好叠加,作为广西首府、北部湾核心城市——南宁,将在国家战略规划下利用现有的产业进行布局,保持跃进式发展。

产业新城

南宁产业兴城的钥匙和核心动力

2015年以来,按照“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三大定位的指示,广西积极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

南宁五象新区和自贸区有什么区别(广西自贸试验区设立)(2)

五象新区总部基地金融街过半高层建筑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图源南宁日报例如,在五象新区打造中国-东盟金融城、信息港、国际物流基地和南宁综合保税区,以及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经济发展核心,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布局,形成产业集群,构建五象南国际产业新城,引领南宁产业走向产业3.0模式——产城融合模式。

产城融合模式是一种兼顾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两端,将产业、城市与人连接起来,塑造一个有活力、持续向上的城市发展模式。

当下南宁迎来广西自贸区挂牌成立的重大利好,将充分发挥战略叠加优势,通过制度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将促使五象新区成为制度创新的高地。

专家分析认为,广西自贸区的建设必将与南宁产业发展紧密集合,以中国-东盟金融城、国际物流基地、中国-东盟信息港和南宁综合保税区为核心,形成贸易、金融、物流、信息等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此外,五象南是打造对东盟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加快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与东盟国家加强北斗导航、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合作。

而位于五象新区南部的南宁综合保税区,正在加速融入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中,积极推动贸易转型升级和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依托“单一窗口”标准版,探索与东盟国家“单一窗口”互联互通,逐步实现自贸试验区内综合保税区依法依规全面适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和开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符合环保要求的保税检测和全球维修业务,试点通信设备等进口再制造。

对此,五象新区南部国际产业新城未来可期,将面向国际,回归南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打造一座从生活、产业、民生及独创城市梦想出发,实现产业、城市、人的融合发展,是为一处职住平衡的宜居地,安居乐业的新城。

更有专家认为,南宁未来10年将是五象新区快速发展的10年,也是广西自贸区南宁片区快速发展的十年,错过五象南,则将同时错过五象新区与广西自贸区南宁片区。

南宁五象新区和自贸区有什么区别(广西自贸试验区设立)(3)

编辑 | 刘冬妮 实习生 柒雷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