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投资会怎样(是不是有什么误解)(1)

你以为,投资了20个互金平台就是分散投资了?你以为,买入10只股票或10只基金就能分散风险了?

并不是这样的......

很多人觉得“分散投资”无非就是多投几项的意思,可实际上,这并没有起到降低投资风险的目的。

这样,反而是在堆积风险。

“无脑分散”一般体现在这些方面:

(1)为了分散而分散

从你刚刚接触投资,身边就有人告诉你:“要分散投资,要规避风险,要多选几样产品。”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会造成一个后果:鸡蛋太少,篮子太多。也就是说资金有限,但构建的框架却太大。

首先,从管理的角度来说,选择的产品过多,只会显得杂乱无章,消耗大量的时间来管理;

其次,从专业性的角度来说,作为普通投资人的你,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去及时关注产品的动态,研究方方面面的知识;

最后,从收益的角度来说,产品过多,确实可以分散风险,但更重要的是平摊了整体的收益水平,降低了利润空间,这反而得不偿失。

(2)看似多个,实则不然

分散投资有一个关键点,叫做“不相关性”,也就是投资产品之间要尽可能互不影响。

比如,有人持有6只股票,但其中有5只是银行股,这样的分散就不具备任何意义。若银行业整体业绩下滑,市场表现不佳,那手上的股票收益都会下跌。

分散投资是要投资在不同的资产类型或不同的证券上,它拼的不是产品的数量。所以,即便你有N个货币基金,实际上只能代表一种;即便你投资了20个P2P平台,也没有什么用。

那问题来了,分散投资的正确姿势是什么呢?

其一,对象。

为了达到降低投资风险,保证收益稳定性的目的,我们应该将资金分布于不同种类的投资对象上。

也就是说,你可以用一部分资金来购买政府债券,一部分资金投资P2P,一部分资金进入二级市场,购买股票。

购买股票时,也可以分散到不同行业,比如生物科技股、网络股、房地产股等等。投资P2P时,也可以考虑平台类型,譬如车贷、房贷、消费贷、供应链金融等。

从理论上说,越分散的投资组合,收益率就越接近市场的平均水平。

其二,时机。

在证券市场上进行时机上的分散,是为了避免因把握不准入市时机而带来的风险。基金定投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其次,是对于有投资期限的产品进行时间上的分散,也就是理财产品的投资期要长短结合,确保资金的流动性。尽量不要让自己在急用钱时,处于被动状态。

譬如,投资P2P时,长期标的收益高,短期标的资金灵活,我们便可根据未来资金的使用情况,灵活搭配投资期限。

其三,个人需求。

在此,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1. 本金如何?当资金量不多时,便不宜太过分散。

2. 投资能力如何?一般情况下,适当集中在自己了解、擅长的投资领域较好。

3. 投资目标是什么?确定投资目标,才能选择适合的理财产品,匹配不同的收益、金额和期限。

———

分散投资的前提,是需要我们对分散有需求,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分散而分散。

如果我们本身的投资资金不足,对理财产品的了解不够,没有明确自己的投资需求和目标,没有完整的长短期规划......那我们的投资极容易变成一种形式主义的投资、无逻辑的分散。

总之,万事要有规划和逻辑,最好是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计划,而不是靠着一盘散沙乱碰运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