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燕赵地,今日京津冀自元代以来,京津冀地区就是政治经济发展中心,今日这里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京津雄超级城市群?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京津雄超级城市群(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怎么建)

京津雄超级城市群

古来燕赵地,今日京津冀。自元代以来,京津冀地区就是政治经济发展中心,今日这里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

2016年,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中再次明确: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被正式提上了日程。

曾经,世界上有著名的五大城市群: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这些区域内,城市高度密集,人口规模巨大,城市间具有建立在分工明确、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基础上的密切的经济联系,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最活跃、最重要的区域。

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廊坊、石家庄等城市在内的京津冀城市群,一经提出就锁定了“世界级”的目标。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首次提到“京津冀城市群”,并明确其目标是“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将其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并列,视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极”。

“天津、北京两个超大城市群拥有4000多万人口,产业结构互补、地缘相近,拥有世界级创新中心、全球知名大港、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可能在我国首先形成世界级城市群的都市连绵带。”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表示。

国家顶层设计的谋划从来少不了来自智库的“超级大脑”们的支持。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推进,学界关于其系统性理论解释和科学的政策设计也不断完善。一直以来,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依托985人文社科基地、2011协同创新中心,围绕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研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刘秉镰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世界级城市群评价与空间结构、区域协同机制、区域产业分析等方面积累了一批研究成果。

在此基础上,2017年4月,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揭牌成立,并定下了自己发展的“小目标”:打造中国顶尖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智库,国际一流的区域协同发展理论创新高地和高度国际化的区域政策交流平台。刘秉镰出任该研究院院长。其带领的团队为破解“京津冀世界级城市圈怎么建”积极建言献策。

自成立以来,研究院积极发挥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优势,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城市群研究、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和比较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仅涉及三地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总体空间布局也将产生深远影响。”刘秉镰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将成为中国形成新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点。

政策的制定需要大量详实的数据支撑。2017年,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成立了中国区域经济应用实验室,建设了具有高度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的中国城市发展指数平台,包含城市生活质量、城市营商环境、房价走势、城市薪资水平、城市创新和生产率、城市协同发展六大指数,通过大数据计算分析来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南开大学区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兰冰告诉记者,目前,该指数平台还正在建设当中,指数数据每三个月更新一次,目前涵盖全国85个城市,共搜集了12大类、200多项数据。

“关于具体指数评价结果预计今年上半年可以对外公布,相关数据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研究提供有力支撑。”李兰冰说。

2019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从全局的高度和更长远的考虑来认识和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这一重要讲话,推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刘秉镰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五年来,取得了很多成果。首先是完成了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解决了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在哪儿干等关键问题;其次提出了雄安新区建设的千年大计;再次,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和功能完善,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进入快车道;最后,三地协同发展机制逐步落实。

五年过去了,从表面上看,人们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全面开工建设的图景。然而,涌动在暗流之下,京津冀三地却渐渐心向一处。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用五年的时间,进行科学论证和认真准备,完成了‘选准方向、搞好设计、打好基础、形成机制’,这是最重要的成绩。”刘秉镰说。(记者 段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