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党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讲到了内蒙古创造的两段历史佳话——“齐心协力建包钢”和“三千孤儿入内蒙”。他强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

“三千孤儿入内蒙”后,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1959年末,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3000多名孤儿被接到内蒙古大草原,由牧区牧民抚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国家的孩子”。其日麦拉图就是其中之一。

内蒙古孤儿现状(三千孤儿入内蒙)(1)

图为2020年8月2日,其日麦拉图在自家牧场。(潘迪摄/光明图片)

1961年初夏,其日麦拉图在养父的牛车上颠簸了一天,从海拉尔市幼儿园来到了陈巴尔虎旗海拉图嘎查,从此在草原扎下了根。

海拉图嘎查地处中俄边境,是一个传统的纯牧业地区。草原是牧民世代生息的家园,骑马放牧是草原牧民的必备技能。刚满4岁,其日麦拉图就被父亲扶上马背,初中毕业后接过父亲的套马杆,成了真正的牧民。

1987年,其日麦拉图加入党组织,1995年起连续八年担任海拉图嘎査书记。八年间,其日麦拉图为守护草原不被风沙侵蚀,带领嘎查牧民在中俄边境线上种下一片杨树林,为草原拉起一道防风固沙的有力防线。如今,那里已长成一片繁盛的林地,也成了广袤草原上一处美丽的风景。

内蒙古孤儿现状(三千孤儿入内蒙)(2)

图为2020年8月2日,其日麦拉图在查看自家养的牛。(潘迪摄/光明图片)

八年来,其日麦拉图带领牧民投入到嘎查牧业生产和生态建设中,使得牧民收入逐年提高,成为全旗机械化程度最高、疫病防治和棚圈建设最好的嘎查。

在其日麦拉图眼里,60年来,哺育自己的这片草原一如从前丰美,但牧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陈巴尔虎旗,每一个牧民都以家里养着“五畜”为荣。五畜,及绵羊、山羊、牛、马和骆驼。除了十几头骆驼,其日麦拉图家里还养着90多匹马,1000多只山羊、绵羊,100多头牛,真正实现了五畜兴旺。

内蒙古孤儿现状(三千孤儿入内蒙)(3)

图为2020年8月2日,其日麦拉图查看羊圈里监控摄像头的运转情况。(李刚摄/光明图片)

为了第一时间掌握到牲畜的情况,在其日麦拉图的带领下,许多牧民都在自家的牛舍、羊圈里安装了监控。

精准脱贫政策实施以来,在政府的帮助下,其日麦拉图家在草原上盖了新房子,生活用品一应区全,其日麦拉图一家逐渐摆脱了逐水草而居、随季节而变的游牧生活。

在其日麦拉图家附近还有三所小房子,这是其日麦拉图给自己的三个儿子准备的。“儿子们都在旗里买了新房子、新车子,有时候也会带着儿媳妇、孙子来牧场,和我们一起养牛、养马。”

内蒙古孤儿现状(三千孤儿入内蒙)(4)

图为2020年8月2日,其日麦拉图的孙子在牧场玩耍。(潘迪摄/光明图片)

其日麦拉图的大孙子时常会来爷爷家。对他而言,胯下的儿童玩具车就是他的“骏马”,爷爷家的牧场就是他的后花园。

除了偶尔参加旗里的党员活动,其日麦拉图和老伴每日的生活就是含饴弄孙、养牛养马,日子过得惬意又自在。

内蒙古孤儿现状(三千孤儿入内蒙)(5)

图为2020年8月2日,其日麦拉图夫妇和小孙女在自家牧场。(潘迪摄/光明图片)

经过60年的洗礼,当年的上海孤儿已经和这片草原完美的融为了一起。现在的其日麦拉图,家门口停着汽车,牛舍里装着监控,五畜齐全,人丁兴旺,真正过上了好日子。

“山水草木都有灵魂,要爱护自然,要爱护长生天赋予我们的一切。”父亲从小给予的教诲,其日麦拉图一直铭记在心,并且付诸行动。

来源: 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