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一只知更鸟是关于教育的书(杀死一只知更鸟)(1)

这段时间,因疫情,孩子们无法正常开学,居家学习,我也闲居在家。没感觉有多难受,疫情反复,有点习惯了,反而觉得在享受假期。除了把家里里里外外需要清理的地方,通通打扫了一遍,还把《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本书看完了。

网上介绍,这本书是美国图书馆借书率最高的书,被列为美国中学推荐课外读物,还曾是英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很多网友评论,它是一本很好的家庭教育书目,我阅读它时,就是抱着学习如何当父母的心态去读的。

《杀死一只知更鸟》,作者,美国人哈珀.李,主要讲述了几个少年的成长经历。一开始,他们眼里的世界非黑即白,爱憎分明,他们好奇、探索,经历了流言蜚语、见证了不公平待遇……。在父亲的引导下,他们逐步认识这个真实世界:该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对待误解,如何区分看待好人与坏人,如何坚守善良和勇气……

读第一遍时,有点读不下去,全书没有激动人心的故事,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只是在讲几个少年琐碎的日常生活。通读一遍后,到豆瓣上去看评分和书评,发现好评居多,然后再精读第二遍后发现,有那么点意思。特别是书中几个典型的家长形象,深入人心。

老拉德利:控制型家长

镇子上住着老拉德利先生一家,他们与周围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老拉德利先生一家沉默寡言,深入浅出,儿子阿瑟被公认是一个怪人。

十几年前,拉德利家的儿子阿瑟,在叛逆的年纪,结识了几个坎宁安家族的人,他们是本地最接近团伙的一伙人,小拉德利整天和这些人一起厮混。

老拉德利被蒙在鼓里。镇子上没有一个人敢去告诉老拉德利先生,说他的儿子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

一天晚上,这群不良少年喝了酒,架着一辆借来的蹩脚汽车,到处乱逛,被镇子上的老治安员康纳先生发现,康纳先生试图抓住他们,他们不光拒捕,还把康纳先生锁进县政府的配房里。

在舆论的作用下,康纳先生出来后指正这些人,他们被带上未成年人法庭,被指控行为不检、扰乱治安、人身攻击和伤害。

法官决定把这些不良少年送进工读学校。公读并不是监狱,估计和我们知道的少管所差不多,但老拉德利先生不这样认为。

老拉德利向法官保证,如果释放了阿瑟,他会负责监管,保证让阿瑟不再惹任何麻烦。

从那以后,老拉德利家的这个男孩阿瑟(小拉德利)像消失了搬,一连十五年没露面。

老拉德利先生是怎样做到的呢?

从那时起他们家便大门紧闭,切断阿瑟和外界的一切联系。

老拉德利的专断以及长时间的禁闭,使阿瑟缺乏和同年人的交往锻炼,渐渐失去独立交往的能力,个性也变得极端。

一次,阿瑟用剪刀捅进父亲老拉德利先生的腿里,那时阿瑟已经三十三岁。拉德利太太吓得跑到街上喊道,阿瑟要把他们全家都杀了。

邻居们认为阿瑟疯了,建议老拉德利把阿瑟送进精神病院疗养一段时间。老拉德利不同意,可能认为损坏他们家荣誉,老拉德利向警长求情,说阿瑟不是犯罪,只是一时精神紧张,别把阿瑟关进监狱。于是阿瑟被当作怪人关进了县政府大楼的地下室。

可怜的阿瑟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地下室潮湿发霉,阿瑟倍受折磨,直到有人发现他快不行了。老拉德利才把他接回家去。

从此,邻居们再也没有见过阿瑟。

镇子上谣传阿瑟变成了一个恶毒的幽灵,发生一切不好的事情,都与他脱不了干系。

据说他会在夜里等到月亮落下去的时候溜出来,偷偷往人家的窗户里偷窥。如果谁家的杜鹃花冻坏了,那肯定是他往花上面吹了气。有小偷小摸的事,阿瑟第一个被怀疑。即使嫌疑人找到了,大家也不愿打消他们最初的怀疑。

黑人从他家门前也会绕道而走,阿瑟被人们彻底孤立。(当时美国族歧视种族最厉害,白人等级高,连黑人都瞧不起白人拉德利家)

谁也不知道老拉德利用了什么恐吓,能让他的儿子,一个成人男子,乖乖的俯首称臣,从不露面。

孩子杰姆猜测,老拉德利一定是大部分时间用锁链把他阿瑟在床上。

但爸爸阿迪克斯不这样认为,他对杰姆说:“要把一个人变成幽灵有的是办法。”

老拉德利的这种专断控制,把一个活蹦乱跳的少年活生生逼成了疯子怪人,真的让人痛心。

谁没经历叛逆年纪,谁的青春不犯错呢,书中的不良少年,没至于达到犯罪,他们做的事,很多男孩在青春期也都做过:在理发店周围逛逛,偷偷去电影院看电影,去成人场所参加舞会,来场小赌。

即便这样,很多这样的男孩还是长成了一个正常的人。他们本性并不坏,青春荷尔蒙让他们觉得当时他们那样干才显得与众不同、很酷,有的则确实是因为周围环境的影响。

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打一顿也可以,哪怕是像孟母三迁呢,可有的家长骨子里就是控制狂,是恶魔,他们不容许孩子犯错,认为孩子犯错是挑战了他的权威,要用一劳永逸省时省力的方法让孩子听话照做,最后毁掉了孩子的一生。

在今日头条上看到过一篇文章,真人真事,一个上流社会的父亲(外国),因为女儿叛逆难管不听话,在家里建了一个地下室,把女儿关了起来,还强迫女儿和他生了一堆孩子。

这个父亲是怎么隐蔽这件事的呢,他让女儿写信,说自己不想回家,离家出走了,家里人也就相信了,警察找了没找到,按失踪人口处理。

多年后,因为和女儿生的孩子生病需要出来就医时,才被一点一点发现。

虽然,这个姑娘最后得救了,但她已是40好几的中年人,最好的青春年华已经逝去,而且还和自己的父亲养了一堆孩子。

往后余生,她要如何才能摆脱这奇葩的人生阴影去开启幸福生活呢?

用书中那句”上帝造出的最恶毒的人”形容这样的家长一点也不为过。

虽然上面的两个案例有点极端,但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或轻或重有专断的倾向。这种专断是典型的控制型。

比如,家长要求孩子成绩必须考多少分以上,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喜好穿衣打扮,填报志愿、交朋友找工作等。

控制型父母最大的特点是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认为自己怎么做都是有理的,都是为了孩子好。他们从来不认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父母专制,不尊重孩子人格,不讲民主等因素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和人生。

尤厄尔:灾难型家长

镇子的垃圾场后面住着白人尤厄尔家族。

他们是人,却生活得像动物一样,住在垃圾场后面,和垃圾场里的动物抢吃的。

尤厄尔家族的人,总是开学第一天来报个到,以后不来。阿蒂克斯说尤厄尔家人三代人都是梅科姆的败类,只要他们表示一丝受教育的意思,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来学校。

尤厄尔家族世代贫穷落后。

鲍勃.尤厄尔一家就是这样的家庭。家里有五六个孩子,女主人去世,父亲尤厄尔是一个好吃懒做又酗酒的人。这家人靠政府救济金度日,但救济金不足以养活他们一家人,因为每次领到救济金尤厄尔就拿着钱去换酒喝。

尤厄尔自己不劳动也不让孩子们上学,稍有不满意就打骂孩子,传递给孩子扭曲的价值观。

19岁的大女儿马耶拉,主动亲吻黑人汤姆,被尤厄尔发现,尤厄尔不分青红皂白毒打女儿一顿,

(认为女儿主动勾引一个黑人是奇耻大辱)并教唆女儿撒谎,谎称是汤姆强奸了她。

马耶拉最后听从了父亲的话,上法庭指正汤姆,导致汤姆蒙冤送命。

尤厄尔家族的家庭教育方式是灾难式的,毒打、脏话、酗酒,还有畏缩软弱的性格。

这样的家庭,孩子没办法接触到正确的价值观,更没有能力形成独立的判断力。

就像马耶拉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活成了一个矛盾体,她渴望与人交往,但又无法冲破家庭的束缚,把父亲的价值观当成主流的价值观。

阿迪克斯:民主型家长

阿迪克斯是镇子上的律师,有一双活泼可爱的儿女,杰姆和斯库特。哥哥杰姆两岁时,妈妈得病去世了。在没有妈妈的情况下,阿迪克斯依然把一双儿女教育地很出色,他们善良、勇敢、有正义感。

阿迪克斯平时都是怎样教导孩子的呢?

斯库特在课堂上惹恼了老师卡罗琳小姐,被卡罗琳责备和惩罚,回家后,斯库特赌气地告诉爸爸阿迪克斯,她不想去上学了。

阿蒂克斯问斯库特为什么不想去上学。斯库特告诉父亲在学校里发生的事,包括她被老师误解、惩罚。老师还不让她跟爸爸一起读书看报,说爸爸爸教的方式不对。

阿迪克斯听完对女儿说了一番话:“如果你能学会一个简单的技巧,你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就顺畅多了。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

阿蒂克斯和斯库特商量,让她回去继续上学,回来后依然可以带她读书看报,但是不能再告诉她的老师。

镇子上的杜博斯太太是个性格古怪的人,她喜欢评论别人,揭人短处。杰姆和斯库特都不喜欢她。

杜博斯太太经常当着兄妹俩骂他们的父亲阿蒂克斯,说他们的父亲帮助人渣黑鬼打官司,还骂他们没教养。

有一次,杰姆和妹妹去接父亲阿迪克斯下班,来路过杜博丝太太门时,她又说了很多不中听的话,阿迪克斯发现杰姆异常恼怒。

阿蒂克斯宽慰儿子,说道:

“儿子,别太在意,她是个老太太,还生着病。你昂头挺胸,拿出绅士派头来。不管她对你们说什么,都不要气急败坏,这是你应该做到的。

后来,杜博斯用更难听的话侮辱他们一家人,杰姆一气之下用体操棒毁坏了杜博斯太太家的花园。父亲阿迪克斯得知后严厉地批评了杰姆,并让他去杜博斯太太家善后处理这一事。杰姆只好乖乖去了,他给杜博斯太太收拾好花园,也道了歉。阿迪克斯看出杰姆依然很不服气。

“如果你不觉得歉疚,赔礼道歉就没有意义。”阿迪克斯说。

杜博斯太太还对杰姆提出苛刻的条件,每天放学后去给她读书,连续读一个月。

后来,杜博斯太太病逝,阿蒂克斯对儿子杰姆

说,杜博斯太太是这个世界上最勇敢的人。

杰姆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会尊敬,这个刻薄,还常说他们坏话的老太太。

阿迪克斯告诉杰姆:

“杜博斯太太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对各种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虽然很多时候和他们的观点不一样。"

杜博斯太太让杰姆给自己读书,是想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因为她在戒医生给她用来治病的吗啡,也就是毒瘾。当她知道自己活不了几个月的时候,她就开始戒了,虽然每次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样。

杜博斯太太说,她要干干净净的离开这个世界,不依赖任何人和任何东西。”

阿迪克斯说就算儿子没有闯祸,也会让他去给杜博斯太太念书,因为他想让杰姆从杜博斯太太的身上学会什么是真正的勇敢。

“勇敢就是,在你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会输,但依然义无反顾地去做,并且不管发生什么都坚持到底。一个人很少能赢,但也总会赢的时候。

阿迪克斯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经过调查,阿迪克斯发现,黑人汤姆并没有强奸尤厄尔的女儿马耶拉,于是决定担任汤姆的辩护律师。虽然因为这件事,他遭到全镇子上所有白人的诋毁和排斥,他却丝毫没有退缩。

当女儿斯库特质疑地问他,“哦,大多数人好像都认为他们是对的,你是错的……”

阿迪克斯告诉女儿:“别人怎么想是他们的权利,但是,我在接受他人之前,首先要接受自己。有一种东西不能遵循从众原则,那就是人的良心。”

身为白人律师,阿迪克斯拼尽全力为汤姆辩护,虽然马耶拉的证词漏洞百出,案件的真相随之浮出水面,但由于种族歧视,陪审团依然判汤姆有罪。(在他们眼里,长着黑人皮肤,就是原罪)最后,汤姆被关进监狱,在逃跑中被狱警开枪打死。

在之前,女儿斯库特问阿迪克斯,替黑人打官司会赢吗?阿迪克斯回答,不会。那为什么还要继续呢?斯库特继续问。

父亲阿迪克斯这样回答:

道理很简单,不能因为我们在此之前已经失败了一百年,就认为我们没有理由去争取胜利。”

从上面的日常生活中不难看出,阿迪克斯一直在耐心地引导自己的孩子。

①学会包容和原谅别人的缺点

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当认真地去了解别人会发现,大多数人骨子里都是善良的,所以他们的错是值得被原谅的。

②即使不同意别人的观点和做法,也要尊重别人的不同

有人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一个人活得洒脱“我又不是人民币,凭什么人人都得喜欢我。”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喜好,你不可能喜欢每一个人,同时你也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欢。

求同存异才是搞好种种关系的不二法门。

像夫妻之间,关于牙膏到底从中间挤还是从下往上挤是对的呢,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吧?

还有,我们的父母,由于年代认知的不同,他们的想法看法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可能经常一埋怨,其实也是不理性的。

③即便输了,也要坚强地往前走。

奥运精神最能体现这一点。运动员们经过四年的努力才能参加一次奥运会,但冠军只有一个。那些明知道自己会输,但依然来参加并在运动场上全力以赴的运动员才是真正的勇敢的人,他们的内心是强大而有力量的。

④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生活有时会很苦,但也要坚强地走下去。

就像《隐入尘烟》中的桂英和有铁,从小不被家人善待,尝尽生活的艰辛,却依然热爱生活,保持着一颗善意的心。

苦难不值得歌颂,苦难中不气馁、不放弃、奋斗不息的精神,永远是生而为人的品质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有位网友说得好,真正的教育,就是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孩子。

身为家长,我能体会做家长的烦恼,教育最难的地方是度的把握,多一分,过于严厉,少一分,又太过纵容。相信,每个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路上都曾走过弯路。教育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耐心地去摸索和学习,毕竟每个孩子不论是性格还是成长环境都有所不同,家长只有细心观察,用心发掘,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本书中,阿迪克斯身为一个父亲,以身作则坚守着正义和善良,同时又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在孩子的心犯过错误里种下包容、善良、和勇敢的种子。

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是所有父母值得学习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