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同学问了,中国四大名园是哪四大,敲黑板划重点:颐和园、拙政园、留园、避暑山庄;还有同学问了,那中国四大古城呢?听好了:西安、襄阳、荆州、平遥;又有同学问了,中国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苏菜;

哈哈哈!还有谁要问某四大的?留下名来,哇咔咔咔!

言归正传,承德避暑山庄,8月8日,作为生日旅行去的,怎么说呢,作为一生必去的景点,中国四大名园,北京的后花园,算是弥补了一个空白吧;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1)

大门口,很小,感觉不到作为皇家园林的气派;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2)

来来来,看看游览图,没有印刷的纸质游览图,只能拍牌子了;

其实真正的避暑山庄很小,估计是为了显得不那么小吧,把周边的园林也圈了进来也算做避暑山庄了,其实我觉得应该叫“避暑山庄景区”比较合适;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3)

先逛园林,没感觉有啥特别,跟颐和园没法比;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4)

荷花池;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5)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6)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7)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8)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9)

这牌坊,头重脚轻,看得提心吊胆的;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10)

这不是荷花吧?叶子不像,荷花的叶子是很光滑的,这个有很多皱褶,谁知道这是啥,留言告知啊!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11)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12)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13)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14)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15)

永佑寺是承德山庄内九处寺庙之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建于乾隆十六年(1715年),名字很直白,“永佑”取其永远保佑安宁的意思;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16)

它特别之处就是,寺内御容楼是专门供奉清代已亡皇帝画像的地方,感觉像是清代皇家的家庙;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17)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18)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19)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20)

看到这个转经轮,就知道它是藏传佛教,清代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信奉藏传佛教的朝代,北京城内的雍和宫也是藏传佛教。而汉人的朝代,没有信奉藏传佛教的,信奉道教的为多,比如明朝,宋朝等;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21)

蒙古营,据说是清代避暑山庄的卫戍部队;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22)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23)

这叫旷观,建于康熙四十二年至康熙四十七年(1703年-1708年),地处松云峡入口,亦为南去梨树峪的要冲。崇台一座,下辟小门,台上建殿三楹,圣祖御题“旷观”。近观古树蔽日,嘉木繁荫;远望碧草连天,碧空如洗;耳畔百鸟齐鸣,溪流潺潺;眼前夏卉秋英,烂然盈目,为小憩赏景之佳处;

不知道为什么避暑山庄管理处居然任由它破败而不修缮,真不明白为什么;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24)

这个小门有没有眼熟的感觉?没错,它就是“还珠格格”里的外景地,烟雨楼;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25)

烟雨楼;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26)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27)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28)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29)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30)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31)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32)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33)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34)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35)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36)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37)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38)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39)

正主来了,避暑山庄。这个匾可是赫赫有名!就是这个“避”字右边的“辛”多了一横,据说康熙皇帝特意加了一笔,他认为:“此是避暑之避,不是避难之避”,是忌讳“避”字有“逃避”的意思,不吉利,所以大笔一挥加上一横,这样就没有“逃避”之意了。讽刺的是清末光绪皇帝为避慈禧太后锋芒,最终却死在了避暑山庄,不知道康熙泉下有知,又做何感想呢?

所以说,写错了就是写错了,非要搞点故事出来又何必;

老百姓写错了叫“没文化”,名人写错了叫“轶事”,什么叫人与人的差别,这就是;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40)

这就等同于故宫太和殿了,皇帝在避暑山庄的时候,就在这里处理国事接见大臣;

承德避暑山庄四大分区(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41)

避暑山庄不大,后门进去前门出来,1个小时足够逛完,在正门的大柱子上,还留有当年的弹孔,默默述说着当年的枪林弹雨,据说是日军侵占时留下的。最后以一首古词来结束避暑山庄的行程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