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婴店给宝宝洗澡过敏了怎么办(巨大的宝宝过敏市场)(1)

来源:奶粉产业评论

在中国,过敏的宝宝不在少数。

据安我基因、易观、京东联合发布的《儿童过敏基因检测白皮书2019》显示,新生儿过敏市场年消费规模超过200亿,儿童过敏消费市场总规模超过500亿。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发布《中国城市婴幼儿过敏流行病学调查》的统计报告显示,1999年我国0-24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患病率仅为3.5%,但是2014年过敏率已增至12.3%,大约每8个0-24月龄婴幼儿中就有1个过敏。

过敏源中牛奶蛋白过敏是婴儿最早接触的过敏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沈振宇教授曾介绍,“牛奶蛋白过敏在婴幼儿过敏性疾病中排名第一”。

牛奶蛋白过敏的等级

婴幼儿对奶过敏,实际上是婴幼儿体内自身免疫系统对牛奶蛋白过度反应造成的,而其中牛奶蛋白中的酪蛋白和乳球蛋白是目前公认的过敏原。而我们常说的乳糖不耐受不是过敏,乳糖不耐受的婴幼儿,只需要食用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即可。

在临床上,过敏是没有等级之分的,无论是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还是花粉过敏等,而牛奶蛋白过敏按照具体的程度划分,一般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轻度过敏多表现为皮肤起红色斑点,湿疹,荨麻疹等,并伴有皮肤瘙痒;

中度过敏会腹泻不止,皮肤上有大块不能自行消退荨麻疹,并伴随咳嗽,气喘等症状;

重度过敏表现为全身起严重荨麻疹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可能会危及生命。

根据免疫机制不同可将牛奶蛋白过敏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免疫球蛋白(IgE)介导(介导指的是以一个中间步骤来传递或起媒介的作用。即将一种“物质”传递给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和方式。)速发型,即摄入食物数分钟至2小时出现症状;

二是非免疫球蛋白(IgE)介导迟发型,即摄入食物后数小时或数天发生;

三是免疫球蛋白(IgE)/非免疫球蛋白(IgE)介导迟发型,即摄入食物后数小时或数天发生。

牛奶蛋白过敏的解决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邵洁博士表示,对于牛奶蛋白过敏患儿鼓励进行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对过敏具有预防作用,但建议母亲饮食中回避牛奶蛋白,如果母乳不足,需要采用配方奶喂养时,要选择抗原性低的深度水解配方,以避免发生牛奶蛋白过敏症状。”

对于24月龄以上的婴幼儿,由于其饮食来源丰富,不食用奶也可以满足生长发育;对于早期因母乳不足须添加配方粉预防过敏的婴幼儿可食用部分水解配方

而对于0-24月龄婴幼儿儿科专家崔玉涛建议食用特殊配方奶粉中的氨基酸配方奶粉或者深度水解奶粉。

深度水解配方适用于大多数CMPA患儿,但是《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询证建议》中有明确说明,“深度水解配方是将牛奶蛋白通过加热、超滤、水解等特殊工艺使其形成二肽、三肽和少量游离氨基酸的终产物,大大减少了过敏原独特型抗原表位的空间构象和序列,从而显著降低抗原性,故适用于大多数CMPA(牛奶蛋白过敏)患儿。<10%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不能耐受深度水解配方,故在最初使用时,应注意有无不良反应。

对于牛奶蛋白合并多种食物过敏、非IgE介导的胃肠道疾病、生长发育障碍、严重牛奶蛋白过敏、不能耐受深度水解蛋白配方者推荐使用氨基酸配方。

《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询证建议》中也指出另外一种特殊情况,“经济确有困难且无大豆蛋白过敏的>6月龄患儿,可以选用大豆蛋白配方;但对于有肠绞痛症状者不推荐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幼儿,对大豆蛋白也有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

注意!

特殊配方奶粉属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作用,不得宣称保健功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需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