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0时差 第07期
国际心理资讯 | 有料 前沿 权威
主编 | 张真Derek
上周,一位大学妹子给精选君发来消息说:自己受够了身边的女生朋友,觉得和同性交往好累好累,是心里喘不过气的那种累。
“身边那些女生总是喜欢八卦!她们八卦那些明星啊什么的就算了,就连我最好的闺蜜!我都听说,她在背后跟别人说我的坏话!和我在一起的时候都是开开心心的,难道她都是装的?”
“我还是和男生朋友一起玩更开心轻松。啊…… 是真的朋友哦,不是那种关系,你要相信我!”
我当然相信你啊!
男女之间对待同性朋友,本来就是有很大差异的。更何况,男女在结交异性朋友之后,得到的好处也各有不同。
别急,精选君为大家从成千上万的权威国外心理资料中整理出了精华部分。那些关于男女之间友情的一二三四 A B C D,今天统统说给你听!
(好吧,有点小自恋哈,连“夸张”二字怎么写都快忘了…… 其实我也就是读了二三十篇学术文章啦~ 嘿嘿,废话不多说,让我们先来看看有关同性友谊的男女性别差异。)
好基友和好闺蜜:
男女朋友,各有不同
男人和女人在各自的同性友谊之中,是否存在一些差异呢?答案是肯定的。
① 成双成对的女女,和群体活动的男男
Group Size During Play
女女之间一般成双成对(呃…… 我的意思是说,女人和同性朋友之间的活动,一般以两人为单位)。
男男之间就不是了。男人和同性之间的活动,一般以成群结队为主,较少会出现“男男双人组”的情况。
②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My Best Friends
研究表明,比起男性,女性更喜欢在自己的同性朋友中找出几个“最最要好的朋友”。
如果你问男人:“你那么多男性朋友,哪个男人才是你最好的朋友呢?”
对方可能想了半天都只能回答你:“呃…… 都差不多吧?”
但同样的问题如果去问女人,她们不用思考很久就会回答你:
“那还用想吗?当然是那个随时都愿意陪我去逛街买衣服的小卉啦!还有小兰、小芳,我们也都超级要好的……”
③ 自我揭露和抑郁症
Self-Disclosure and Depression
女性朋友在一起活动的时候,比起男性,更容易进入“自我揭露”的状态。
啥叫“自我揭露”?呃…… 说白了,就是把自己的学习啊工作啊情感啊生活的各方各各面啊,遭遇啊心情啊做的事情啊脑子里的思绪啊…… 嗯,就这么都说出来了。
(不过…… 到底说的是真话假话呢?心理学家只能佐证,女性更愿意揭露自己的小秘密,但揭露内容的真实程度还不得而知……)
研究发现,男女之间在自我揭露上的性别差异,早在孩童时期(小学5年级左右)就会慢慢形成。这种差异一旦行程,终身都不会改变。
看来要让男人开口主动表露自我,要趁早啊!
(不过小孩子也没什么好坦白的吧…… 要不我们去问问那熊孩子是不是偷吃了谁家的巧克力?)
心理学家还发现:在女性朋友彼此揭露自我的时候,双方都更容易进入“交互情绪反刍(co-rumination)”的状况。
而这种交互式的情绪反刍,和两人的抑郁倾向都息息相关。
若是其中一人已经是抑郁症患者,那另一方也可能被“传染”。
心理学家早就发现,女性得抑郁症的概率比男性高不少,而女性之间的交际模式,也必定是这种患病概率差异的原因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男性就不喜欢“自我揭露”呢?心理学家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各位聪明的读者快来猜猜看,这究竟是why why why?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判断,精选君会回复大家,也会把正确答案置顶哦(如果有人能猜对的话,嘿嘿~)
④ 朋友之间的矛盾 Relationship Conflict
男人和女人,谁更容易和自己的同性朋友产生矛盾?
女人。
研究表明:女性不仅会和自己的同性朋友产生更多矛盾,而且每个产生的矛盾似乎都要激烈和严重许多……
比起男性,更多女性觉得自己的同性朋友“做了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还有就是,大家记得我们前面才说过的吗?比起男人,女人更容易能在自己所有的同性朋友中找出几个“最最要好的”,但比起男性的同性朋友,前者的友谊更容易破裂。
然后呢…… 即便只是普通朋友,女性一辈子终结的友谊,也比男性来得多。
这是为啥?
心理学家指出:女性在和自己的朋友产生矛盾时,更喜欢使用“关系性武器”来攻击对方。
比如:她们表面看起来和和气气的,但会在背后说对方坏话、故意冷落对方……
而男性在和自己的同性朋友遇到矛盾时,他们多数会用更为直接的方式把话说清楚,哪怕是要大吵一架甚至打起来,也希望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把矛盾的根源解除。
呃…… 说了这么多抑郁啊矛盾啊人身攻击啊之类的,会不会有点负面了?
话锋一转!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男女同性朋友之间的相似之处。
无论是评判好朋友的标准、还是维系友谊必不可少的条件,男女之间还是有不少相同点的,而且大多都很积极阳光哦~
还是好基友和好闺蜜:
虽有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
爽爽地玩过一回男女友情版“大家来找茬”之后,让我们再来找找男女同性友谊之间,是否有什么相同之处。
① 朋友人数都差不多 Friendship Network Size
心理学家曾调查过许多人的朋友数量,结果发现大多数人都有5-8位同性朋友。
这个数字对男女而言都是一样的。
② 好朋友的3个特征 Desired Characteristics
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们而言才算是个好朋友呢?
心理学家发现,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我们在找同性朋友时都具有以下3个特点:
1. 希望对方能和自己比较相似(例如性格、说话和行为风格、兴趣爱好和吃东西的口味之类的)。
2. 看重对方是否值得信任、真诚。
3. 能够给予我们情感支持。这样的朋友,比起只能给予我们任务和物质支持的人(比如在需要时借钱给我们、或是帮忙做些事情等),我们更容易把前者当成好朋友,无论后者帮我们完成的事情有多棘手、借给我们的钱有多少。
③ 友谊地久天长的3个条件 Maintenance Sources
和朋友们在一起,出去玩也好、逛街也好、吃东西也好、哪怕只是陪伴也好,如果我们和对方能彼此做到以下几点,那才能让这段友情长长久久地保持下去,无论男女。
1. 彼此给予支持和关怀,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情感上的。
2. 做能让双方都能拥有愉悦感的事情。比如吃大家都觉得好吃的美食、看大家都想看的同一部电影、讨论让大家都觉得开心的话题等,并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一起开怀大笑、感到满足。
3. 平等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这一点很重要。两个朋友在一起,如果一个是富家子弟,另一个家境稍差,一起下馆子、出去玩,前者总是献殷勤掏腰包……
嗯,看起来很棒是吧?错!这样的行为,无论是否出于好心,长远而言对友情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这里说的“地位”,并不一定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
比如上面提到那位有钱的朋友,如果你愿意放下身段,主动迎合后者去和对方共同进行一些不太昂贵的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彼此感受到欢乐和满足,这样的友谊也一样会坚不可摧,和你们的客观条件无关。
OK,同性之间的友谊,我们就先说到这里。
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在自己的生命中结交一个甚至多个要好的异性朋友。
Why? 比起同性朋友,异性朋友是否能给男男女女们都带来一些好处呢?
交个异性朋友能有啥好处?
心理学家除了研究同性友谊,当然也会对异性友谊产生兴趣。
(我们这里说的真的是纯纯的友谊哦,如果有人以交朋友的幌子带着其他目的靠近异性,那就不算不算啦~)
研究表明:男人如果有个女性好友,是可以赤果果得到不少好处哒!
① 自尊加分 Greater Self-Esteem
和同性朋友比起来,男性如果有个女性朋友,会得到更多的“自尊支持”。
说白了就是:女性朋友更可能说很多好话,真诚的夸赞也好,稍带虚伪的恭维也好,都能帮助男性获取更多的尊严。
而尊严这种东西么…… 哪个男人不需要呢?
② 更多的情感支持 Greater Emotional Support
前面我们提到:男性很少在同性朋友“自我揭露”。
但如果男人有了个女性朋友,就变得更愿意开口了。
为什么?因为在女性朋友面前表露真实的自我之后,女性不仅不会攻击自己的自尊(上一点我们才提到这个),还会给予许许多多的情感支持(表示理解、安慰等)。
嗯,自尊不受伤害、又能收获温情,很棒棒吧?
那么…… 女性如果有个男性朋友,是不是也能得到些额外好处呢?
嗯嗯!必须哒!
① 从关系紧张中获得解放 Relief from Intensity
可能是因为男人都比较“神经大条”吧?哦…… 不对不对,是因为男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比较直接。
所以说,如果女人在和同性朋友相处时遭遇一些紧张气氛(比面上面提到的“关系性武器”),和男性做朋友,就能让自己的人际关系简单明朗一些。
至少,一个男人对你笑、说你好,那是真的笑、真的好,不太会存在“背后其实在讨厌你、在别人面前偷偷说你坏话”的情况。
和男人交朋友,女人可以避免许多类似“她是不是又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担忧。
② 安全保护 Physical Protection
这真是个实实在在的好处呢。
回家晚了有人陪着一起打车送到楼下、外出旅游哪怕找不到路也不用担心自己一个人要和陌生人问路、再直接一点的话……
路上要是真的遇到坏人,也有人可以帮自己挡一下,对吧?
也难怪,心理学家通过问卷采访到的许多女性,都在自己“为何要交男性朋友”这一栏注明了:
“因为从男性朋友那里能得到保护,比起自己一个人或是和另一个女生一起外出,更安全些。”
写在最后
上面这些所谓的“好处”是不是听起来都有点自私自利呢?
心理学家发现:有个异性朋友,其实对男女双方都有共同的好处。
最明显的一个就是:通过对异性的接触,提早开始认识异性,为…… 咳咳…… 为接下来的罗曼蒂克和各种罗曼蒂克过程中要发生的事情做准备,嗯嗯。
(这个真的是心理学家说的,不是精选君胡诌的哈,下面的文献资料里可以证实哦,见参考文献[2]号)
其实,男女之间性别这个话题,还有许多其他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探讨。
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友情”。
除了友情之外,还有什么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呢?
男人女人对待爱情的区别?在学习和工作方面的性别差异?不同国家和文化下的男女平等或是不公平?……
如果你对“性别”这个话题感兴趣、想看到更多心理学家对男人女人的研究,欢迎你留言告诉精选君。
『心理0时差』到今天已经放送了7期,感谢大家一路相伴。
各位有爱的读者不仅认真阅读,还踊跃参与评论区的讨论,而且留言的内容还很有深度!
精选君在此深鞠一躬:对各位读者表示感谢。下周一,我们不见不散!
—— —— ——
Notes / 附注:
本文中所指的性别差异指的是男性女性的身理性别(sex),而非心理性别(gender)。前者指生物学意义上的男女区分,后者是指人们个体心理上对自己的性别认知和行为上的表现。
本文中呈现的性别差异是基于男女两个群体的大数据,并不能代表具体的个人。例如:虽然女性总体上说较男性而言更愿意揭露自我,但也可能存在某一个比大多数女性都更愿意揭露自我的男性。请大家用智慧和辩证的眼光看待心理学中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成果。
Acknowledgement / 致谢:
This article is in part based on the lectures on the Psychology of Gender and Sex Differences by Dr. Sunaina Assanand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Canada. We sincerely thank her for her contribution to the content within this article.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Dr. Sunaina Assanand教授的心理学术讲座:《男女心理和身理性别差异》。我们对Dr. Assanand教授做出的贡献表示诚挚感谢。
Main References / 主要参考文献:
[1] Edwards, R., Eccleston, C., & Keogh, E. (2017). Observer influences on pain: an experimental series examining same-sex and opposite-sex friends, strangers, and romantic partners. Pain, 158(5), 846-855.
[2] Urberg, K. A., Değirmencioğlu, S. M., Tolson, J. M., & Halliday-Scher, K. (1995). The structure of adolescent peer network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1(4), 540.
[3] Graham, S. M., Huang, J. Y., Clark, M. S., & Helgeson, V. S. (2008). The positives of negative emotions: Willingness to express negative emotions promotes relationship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4(3), 394-406.
[4] Lewis, D. M., Al-Shawaf, L., Conroy-Beam, D., Asao, K., & Buss, D. M. (2012). Friends with benefits II: Mating activation in opposite-sex friendships as a function of sociosexual orientation and relationship statu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3(5), 622-628.
[5] Ford, H. A. (2016). Predicting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in same-and cross-sex friendships.The University of Maine.
[6] Thomas, J. J., & Daubman, K. A. (200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iendship quality and self-esteem in adolescent girls and boys. Sex Roles, 45(1), 53-65.
[7] Werking, K. (1997). We're just good friends: Women and men in nonromantic relationships.New York, NY, US: Guilford Press.
[8] Bleske-Rechek, A. L., & Buss, D. M. (2001). Opposite-sex friendship: Sex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in initiation, selection, and dissolu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7(10), 1310-1323.
| 点击阅读上期周刊 |
0时差 0距离 我们下周再见
· 壹心理精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