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人们对京剧花脸艺术的认识,是有固定观念和模式的,觉得花脸演员,就应该是身材高大,声音洪亮,宽庞大脸的这么个样子。

金少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恁又高又胖,嗓音洪钟大吕,被称作为:“十全大净”,嗓音更是被称为“十字音嗓子”意思就是横音立音都非常杰出优秀,用他的后辈袁世海的话叫作:“声振屋瓦!”

京剧花脸裘少戎(漫谈京剧裘派花脸艺术)(1)

“十全大净”金少山

但是裘派却恰恰是一个反例,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从他的创始人裘盛戎先生开始,裘派的一代代名家,基本上就没有特别“胖大”的。当然,这个话也不绝对。

那么从创派祖师裘盛戎,到后来的很多裘门弟子,包括很多有成就的传人,却都是又瘦又矮,他的大弟子方荣翔就是如此。

今天我们谈到的方荣翔先生,是裘盛戎先生的大弟子,裘派著名的传承人。

京剧花脸裘少戎(漫谈京剧裘派花脸艺术)(2)

裘盛戎方荣翔师徒俩

上面说过,过去花脸的唱法,是以洪钟大吕,高声大嗓为最佳的,优点是听着醒台,解气,震耳欲聋,振聋发聩,缺点也有,就是传统花脸唱法比较直白缺乏委婉细腻,但那时候人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唱法和音色,所以也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因为都这样唱。

但是,到了裘盛戎先生,他就开始根据自身条件以及嗓音音色,对人物的理解等等情况,开始改革花脸的唱法和对音色的运用。他在不断的革新中,更加地突出了花脸中的“媚音”以及委婉、细腻雕琢这方面的演唱方式。

京剧花脸裘少戎(漫谈京剧裘派花脸艺术)(3)

裘盛戎马连良演《赵氏孤儿》

他的“控音”极好,细腻的地方,让你觉得回味无穷!这一点不但弥补了传统花脸的不足之处,还在唱腔技巧上更近了一步,让人觉得花脸的腔不简单了,好听有回味了。

当然,他这样改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受到一些喜欢传统花脸的那种唱法,喜欢痛快淋漓,高声大嗓,黄钟大吕的那些人的反对和诟病,觉得他的这种“新玩意儿”太过柔媚了,于是有人就给他起了一个“妹妹花脸”的称号。

那么现在我们听裘盛戎先生的唱腔,其实要说他是“妹妹花脸”,还没那么严重,因为在他的唱腔里,你还能够听到很多厚实的音色,很冲的唱腔,很解气的唱法,这一点,他的再传弟子康万生倒是学到手了。

京剧花脸裘少戎(漫谈京剧裘派花脸艺术)(4)

康万生

有老观众诟病他们的这种细腻委婉的花脸唱法,按理来说,他的弟子,就该在雄浑上,大气上朴实上多找补找补,但遗憾的是,到了他的弟子方荣翔这里,可能也是由于个人条件的原因吧,不但那种洪钟大吕的音色没找回来,这种妹妹花脸的演唱特点却更加显著了。

并且方荣翔,他把裘派的这种鼻腔共鸣音,弄得更加突出了,好像感冒一样,鼻子囔囔的那种感觉。

京剧花脸裘少戎(漫谈京剧裘派花脸艺术)(5)

方荣翔教授弟子孟广禄

有人说,方荣翔的委婉“媚魅”比他师父裘盛戎还厉害,是有道理的。

所以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讲,用花脸唱腔的整体唱法脉络和要求,来评判他们这种艺术来说。裘派花脸从裘盛戎传到方荣翔,是不是更加失去了一些东西呢?这其中也可能是个人条件的原因,也可能是对花脸艺术理解的原因,也可能是时代的原因观众的接受度承认度的原因,但是,缺乏气势和洪钟大吕的音色,过分雕琢却是后来这些裘派传人的一个容易犯的通病,我想熟悉喜欢传统花脸的老戏迷一定是同意这种分析和说法的。

京剧花脸裘少戎(漫谈京剧裘派花脸艺术)(6)

欢迎关注荷露团珠谈戏说戏聊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