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权(明清史研究原创团队)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法治在线大明版。今天,我们要为您讲述一起神秘的死亡案,本案死者身份贵重,死因却扑朔迷离,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且待我慢慢说来。

本案要追溯到洪武二十八年三月二十六日,当时正在宫内批阅公文的朱元璋接到了秦王府的急报,他的第二个儿子秦王朱樉已于数日前暴毙了。

大清第一杀手杀了多少人 一桩神秘的毒杀案(1)

上图这位就是本案的死者,秦王朱樉。(当然,这是影视剧里的形象,他本人肯定不长这个样子)朱樉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子,洪武三年受封为秦王,十一年就藩西安。洪武二十四年因在封地内肆意妄为,被召回京师,第二年仍命归藩。洪武二十八年三月薨逝,谥曰愍,故后世亦称之为秦愍王。

《明史》中对于朱樉的记载只有短短三百余字,对于他的死也就是一个“薨”字一笔带过,没有过多提及。而就在他去世的两个多月之前,洪武二十八年的正月,他还曾与平羌将军宁正一道率军征讨西番。还能出征,说明至少在那个时候他的身体状况还是不错的。那么堂堂一位王爷,究竟是如何暴毙的呢?来,让我们先还原一下当时的情况。

听闻朱樉的死讯之后,朱元璋辍朝一日。之后颁布《谕祭秦王祝文》,痛斥朱樉的荒淫肆虐,然后洋洋洒洒的列举出了他的二十八条大罪,包括宠信偏妃、用度僭越、奢侈浪费、虐待宫人、征西番时劫掠人口等。最终得出结论,正是因为他“非法刑诸宫人”,使得“老幼宫人见之,各优性命难存,以致三老妇人,潜地下毒入于樱桃煎内,既服之后,不移刻而死”。

朱樉的急病来势汹汹,而且看其症状,的确像是中毒的样子。老朱对这个儿子可能是早就失望透顶,祭文里还要骂他“尔虽死矣,余辜显然”。按照朝廷礼制将其下葬之后也没有要彻查这桩毒杀案的意思,这起“藩王之死”事件就这样匆匆落幕。

大清第一杀手杀了多少人 一桩神秘的毒杀案(2)

(秦王朱樉墓)

死者家属的态度有点奇怪,既然已经信誓旦旦的表明是宫人毒死了自己的儿子,那又为何不追查呢?为何不把下毒的凶手揪出来给儿子报仇呢?这件事居然就到此为止了,没有后续,不合常理啊。然而由于死者家属态度强硬,所以我们无法从这里再获取更多的资料了,只能根据现有的一些证据来做点推理了。

有人提出猜测,说朱樉的死是征西番的时候吸入瘴气中了毒,另一位将军宁正在回京后第二年也去世了。可能是两人出征的时候都中了瘴气毒,朱樉中毒深,加上平时沉迷酒色,身体略差一点,所以死得快。宁正常年驻在行伍,身体强壮,所以又扛了一年才死。

这种说法乍一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是这里有个最重要的问题,瘴气在哪里?

瘴气通常来说都是在热带或者亚热带地区,植被茂密,气候湿热的地方,动植物腐烂之后散发的有毒气体因为潮湿以及地理环境封闭等原因而形成。但他们出征的地方是洮州,是在今天甘肃省的南部,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高山丘陵地带,气候是高寒干旱区,也就是说无论气候条件还是地理环境都不可能形成瘴气。而且在之前,洪武十二年的时候,洮州叛乱,朱元璋曾派沐英、李文忠、金朝兴三人前往平定。之后又派兵驻守,并迁移部分兵士家属前往定居。这些证据也都从侧面证明了朱樉吸入瘴气中毒致死的可能性很低。

除去以上所说的原因,还有一种可能性,这个就比较难以启齿了,就是,呃,服食春药中毒。

大清第一杀手杀了多少人 一桩神秘的毒杀案(3)

秦王一向好淫乐,只是众所周知的事。老朱在第二篇告谕里也说了“班师之后,逸乐于宫,日常数饮冰水,此是服药燥使然”,这里说的“服药”极有可能是春药,所以服后浑身燥热要喝冰水才能降温。古代的春药里有很多有毒成分,服用不当导致死亡也是时有发生的事。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老朱在朱樉死后没有深究,没有追查下毒者的做法也就说得通。毕竟这种事若是被天下臣民知道,必然贻笑大方,老朱自己脸上也挂不住,所以干脆息事宁人。而且之前说到过秦王府的记录里说朱樉要服用葡萄煎,而葡萄煎是治疗“小便涩少,碜痛沥血”的。这也说明他的身体已经因为服药淫乐而出现了一些不良症状,只是还没有到致死的地步。当然,这些也仅仅是一种猜测而已。

至此,我们梳理一下目前所能调查到的相关资料和据此所做的推测,朱樉的死因大致有以下四种可能

一、得急病死亡。

二、出征时染上瘴气中毒死亡

三、虐待宫人导致宫人怀恨在心将其下毒害死

四、服食春药不当致死

由于此案尘封时间已经太久,所以很难得出一个具体的结论。本调查员只负责搜集证据和提出推理意见,至于愿意相信哪一个?如何结案?就看您自己的选择了。

好了,本期法治在线大明版到此结束。谢谢您的观看!

------------------------------------------

想了解帝王混迹职场的有趣故事,请加公众号“明清史研究资讯”(ID mingqinghistory),回复暗号“电子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