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

春困秋乏夏打盹。

在炎炎夏日,

人们通常会大量出汗、食欲不振,

睡眠也相对不足,

这使得人体能量严重消耗。

在秋季天气转凉,

此时人体就会自动进入生理休整,

吹着秋风时,让人更想睡觉。

但是,最近很多失眠的市民到心理卫生科门诊咨询,其中不乏三四十岁正当壮年的打工人,也有不少念初高中的学生。那么,为什么他们会失眠呢?又什么方法可以助眠?心理卫生科医生带你一一了解!

01.为什么会失眠?

谈及“失眠”,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每个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经历过。“失眠”是一个症状,一部分的疾病都有可能带来“失眠”的情况,如抑郁、焦虑、身体疾病带来的疼痛等。另一部分排除疾病程度的失眠为“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则是普遍存在的亚健康状态“失眠”情况。

第一种失眠,常见的“失眠”可能是因某件事所引起的,如考试前一晚很紧张,整个人的精神集中想着考试的事情,难以放松进入睡眠状态,这属于应激状态下的“失眠”,到了第二天考试结束,能放松下来后,睡眠也就正常了。

关于缓解失眠的生活小妙招(晚上失眠怎么办)(1)

第二种是常见的间断性出现的入睡困难,通常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入睡,但不是每天都如此,间断性出现,没有明显的应激事件发生,这种情况会让人想不明白到底为什么会失眠,眼皮觉得有点沉,心里也想睡觉,但是似乎发现脑子很清醒,翻来覆去总是睡不着。

关于缓解失眠的生活小妙招(晚上失眠怎么办)(2)

这样的情况形成原因是很复杂的,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与我们的作息的习惯、放松的习惯、睡眠习惯有关。

02.有什么生活习惯会影响睡眠?

关于休息,以前我们会觉得躺着就是休息,可以放松了,但是实际上,我们身体躺着,大脑却没有放松下来。常见的操作是在床上躺着,脑海里想着工作情况,学习情况,甚至是各种人和事,运转着的大脑还是会处于兴奋的状态,一直在“工作着”。

关于缓解失眠的生活小妙招(晚上失眠怎么办)(3)

手机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工具后,爬上床后花一段时间甚至是很长时间玩手机也是常见的现象,渐渐地,“床”不只是睡觉的地方,似乎也承担了“娱乐”功能,大脑和床之间的默认的反应被打破,看到床也许不再是“躺下去睡觉”,有可能跟客厅的沙发一样,可以坐着,可以躺着,可以在上面玩手机等。

关于缓解失眠的生活小妙招(晚上失眠怎么办)(4)

信息爆炸的年代让我们接触到很多“新鲜刺激”的事物,可能被好玩的游戏吸引,可能因爱豆的最新消息而兴奋,也许会被无孔不入的“买买买”诱惑……各种各样对大脑的“输入”会让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我们会不习惯“安静”,或者更会认为做自己快乐的事就是休息,或许快乐的事也会让你的身体或者大脑超负荷运转,让你感觉更累。不让自己安静下来,过多的刺激使大脑持续活跃,到了睡觉的时候难以马上停下来进入睡眠状态。

日常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使上床睡觉的时间有较大的差异,大脑未必能够适应这样的变化,因此熬夜过后的几天,睡眠节律被打乱,会觉得更难入睡,或者觉得好几天都睡不沉,特别累。

03.如何预防失眠?

为了改善睡眠情况,让我们感受到真正的“休息”和“放松”,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学着“调节大脑”。

首先,重要的是建立健康的“反应”,如我们减少在床上玩手机,思考,让大脑建立联系暗示——“在床上就是睡觉”,一到床上就有准备好睡觉的状态。把要做的事情提前安排好,甚至通过列表直观地审视自己的事情,降低焦虑,避免把焦虑延续到睡觉前。

关于缓解失眠的生活小妙招(晚上失眠怎么办)(5)

其次,减少屏幕的使用时间,降低大脑对“刺激量”的输入,可以选择其他的一些方式进行消遣、娱乐。如散步,登山,和朋友玩桌游、飞盘等,执行“轻断网”计划,或许能带来另一个好处——提升专注度。

最后,我们要练习让大脑能够“安静”。根据自己的习惯,安排一些真正让自己觉得放松、舒缓的事情,特别是一些可以让自己静下来的事情,让大脑的可以感受到“静”的感觉,进而把这样的感觉延伸到睡觉前,更容易入睡。每个人对感受到放松的放松都不同,有的人可能是一个人听听音乐,觉得全身放松,有的也许是喜欢撸猫时带来的治愈感,甚至有的人享受看着风景吹风的感觉……

同时,我们更推荐大家可以尝试“正念放松”的方式,在放松的状态下能让我们练习“静下来”,学着抛开大脑里杂乱的刺激,稳定情绪,现代脑神经方面的研究证实正念是能够影响大脑,助于改善失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