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里看到有孩子溺水的新闻报道都非常痛心,这个安全问题也让家长、学校、社会高度紧张,为此相应的安全教育宣传力度和预防措施都在不断加强我回忆起自己小时候一次去野泳被制止的经历,虽然过去了几十年,那还是我小学四年级的事,但记忆依然清晰深刻,今讲给大家听听,或许会对于今天的防溺水教育有些借鉴意义,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洪水游戏都有哪些?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洪水游戏都有哪些(游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洪水游戏都有哪些

暑期里看到有孩子溺水的新闻报道都非常痛心,这个安全问题也让家长、学校、社会高度紧张,为此相应的安全教育宣传力度和预防措施都在不断加强。我回忆起自己小时候一次去野泳被制止的经历,虽然过去了几十年,那还是我小学四年级的事,但记忆依然清晰深刻,今讲给大家听听,或许会对于今天的防溺水教育有些借鉴意义。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家长对孩子的管束是比较粗放的,可在孩子私自游泳的问题上一点不马虎。到了夏季平日里是学校会讲,在家里大人也强调,都不允许孩子私自游野泳,即使是到小河里游泳,也要有大人带才行。当然讲归讲,孩子听不听又是另一回事,总会有些孩子会背地里偷着去游,要管住孩子可没那么简单的。为了对付这种偷摸的野泳行为,大人也是有招的,晚饭前把孩子招呼过来,用指甲在他的手臂上轻轻地划一下,如果皮肤上留下一道不消失白印,那么这家伙不是要挨打就是要挨饿。不过后来我们也研究出应对这种检查的方法,办法巧妙不过这里不便透露,以免教坏孩子学影响到家长的抽查结果。

天热孩子都喜欢戏水和游泳,不管如何警告 ,总会有人不守规矩。我五岁开始学游泳,先是在小河里启的蒙,后来又在单位建泳池提得高,自认为水性不错,自然不把野泳安全当回事,有我这样想法的孩子还不少。那次决定去野泳地点比较特殊,不是在河里而是到水库,当时夏天已至,学校还没有放假,单位的游泳池也没到开放时候,去小河游地方嫌小游不开已看不上,所以就打起水库主意那有宽阔的水面 ,它的位置就在鲤鱼河上游不远处。那天下午刚到校,还没上课班主任就进来通知说:今天下午不上课了放假,老师要集体学习。一下教室里欢腾一片,白捡了半天假大家能不开心,那时每星期只有一天休息休。这么早回家又没啥事不玩玩就有点亏,于是我们几个喜欢游泳的就凑在一起商议,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到水库去游泳好好凉快、凉快。

我们没有声张,出了校门四人佯装捉蟹下到鲤鱼河,我们沿着小河逆流而上,一路玩玩打打向水库进发。水库地点偏僻,平日那几乎没人,我们准备光腚游,反正没人看见。当我们兴匆匆地爬上水库坝顶,一汪碧水映入眼帘大家兴奋不已 ,可再一细看水库里怎么波纹翻动还起浪花,原来有人已经在里面开游了,那是同道中人有伴更好。等我们下到水边才认出,这水里游的几个是子弟学校的校友,不过比我们大好多是高中生,估计也是下午没课偷跑来游泳。他们见我们也是一愣,还没等我们脱衣下水就厉声喝问:唉,你们几个小屁孩来干什么?和你们一样,也是来游泳。我们热情地回应。都给我站住,谁也不准下水,赶快给老子滚!听到没有?本以为是场胜利大会师,那料来一顿当头棒喝,这下搞的我们不知所措。这水库又不是你家的,你们可以游,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大熊不服气回兑,水里大孩子听了立刻就怒了。老子说不许就不许,还敢啰嗦,是想挨揍吧!今天你们谁下来就揍谁,给我赶快滚!没办法他们比我们大好多,这几个在学校就是出了名调皮大王,咱惹不起。可是心里憋屈不服,你们让滚我们就滚啊!咱们偏不走!还不信你们能老在水里游不走,大熊建议跟他们耗,等他们走了我们再游,于是在岸边找块大石头坐下,看着他们游,清凉的碧水就近在咫尺不可得,内心满是焦虑和愤懑。面对此时游得正欢的那些家伙,我们使出阿Q的胜利法,不断小声咒骂,什么东西充大尾巴狼,要你们管!你们自己还不是偷着来游,还有脸说我们,一群死不要脸的家伙。正当我们运用阿Q之法缓解心中不快之时,突然一声雳吼般的吼声从水库坝顶方向传来:于小军!于小军!你在那干嘛?你在干嘛?这可把我们吓得不轻,于小军是大熊的本名,我们习惯喊他的外号大熊,大家转头一望,魁梧大熊爸正推着自行车立在坝顶不断发出怒吼:于小军,你好大胆子,竟敢跑到水库来游泳,你看我不打断你的腿!这下大家都傻眼了,大熊吓瘫了,可嘴上还在抵赖:我没游泳,我在看别人游。毕竟咱们还是穿戴齐整也没下水只是坐在水库岸边,这讲法说的过去,他想蒙混过关。这话一出立马引来大熊爸更大的愤怒,他把自行车一推,就从坝顶冲下来。我和另外两个小伙伴相视一咧嘴幸好没咱的事暗自庆幸,这下大熊可要倒大霉。不过这侥幸的心情立刻就破灭,在水库的坝顶接连冒出我爸和另外两同学爸的身影,都是骑车气喘吁吁赶来,我们感到大事不妙心也开始狂跳。此时大熊爸已经冲到大熊跟前,一只大手拧住大熊一只耳朵向上拎起,再看可怜的大熊歪着头在呲牙咧嘴,大熊爸还一句接一句地逼问:我昨天怎么跟你说的?学校又是怎么教你的?老师有没有提醒过你?胆子不小啊!居然敢偷跑到水库来游泳,你到底长没长耳朵!这会大熊是什么也答不出,只剩啊、啊地叫。好在其他几位家长赶过来相劝,当着外人面打孩子是不妥让别人看笑话,大熊爸放过了大熊,同样的原因我们的家长也表现出不寻常的理智和克制,只对我们进行训斥并没动手。看到水里那几个高中生,大熊爸也发出警告吼他们几句,这些大孩子也被眼前的一幕惊着了,怎么一会功夫来了那么多家长,他们的父亲会不会也在赶来的路上,他们立即认怂表示立刻上岸不游了。

我们几个被各自大人押着往回走,大人表现出耐心和斯文,不动手都以说服教育为主。在路上父亲跟讲了为什么水库游泳危险?一是水库里的水深,水的上下温差大,表面热下面很凉似井水,人在里面游容易脚抽筋。另外水库有排水口,在它附近容易形成漩涡产生吸力,如果不熟悉情况游进去就很危险。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些知识,看来即使水性不错,如果不了解这些情况同样存在危险。我边听边点头,表态这种事以后不会有下次。通过一番训斥和教育,大人看我们的认错态度还挺好,也就陆续骑上车先走回去上班了,让我们自己老实回家。我们对于家长的突然出现,心中是有极大疑惑的,但在大人面前也不敢问,他们是如何知道我们到水库去游泳的,家长也不讲,摆出一副你们那点小伎俩能瞒过谁的派头,好像他们有三只眼,搞得咱心里慌慌的。好在其中一个同学的家长和他儿子透了底,通过他给我们听,这才晓得原来如此。

过程是这样的,家长是接到我们班主任打的电话,告知你家孩子可能去水库私自游泳了,赶快去看看找回来,家长听了就立马骑车往水库赶。而班主任的消息来源,是来自班上一个女同学的举报。我们复盘了在教室的商议过程,因为野泳违规,我们是小声商量的并没有声张,这期间好像坐我前排的班长,曾经扭过头看过我,我记得她当时的神态特别,斜着眼咬着唇瞟我,咱自当是自己帅把那一眼错当成秋波了,原来是她听到了我们的计划,这小报告肯定是她打的,以我们当时的觉悟并不感激她,相反认为她狗拿耗子管得宽。

那次野泳事件能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当年对孩子也是再三教育不能游野泳,可孩子的天性决定总会有人不听,所以要防止此类事的发生就要发动群众关注,做到人人有心,积极把关。把野泳的危险讲明白讲透,让不能孩子野泳的理念深入人心。咱那次失败的野泳就是因为多个环节迅速启动,得到了有效制止。先是女同学得知我们私下的计划,及时报告给老师,老师高度负责又立马通知家长,家长闻讯又立刻行动,还有一个环节要提一下,就是那几个在水库游野泳的高中生,虽然他们也是在违规,但知道我们小去游太危险,做出禁止我们下水的举动,也说明安全教育在他们那也还是有警示作用。其实说到我们这几个相约去野泳的人,也有一定安全意识,约的都是游泳不错的,不找三脚猫同行。对制止孩子的游野泳行为,宣传要广泛,人人有这根安全弦,社会形成一张网,那么意外肯定大量减少。

讲完野泳的经历,接着再讲一个我本人在水中救溺水人的经历。这同样是一个藏有巨大危险问题。我是刚上初一,已经能在泳池连续游上近十圈,觉得自己游泳水平挺牛。一次在泳池里游泳,碰到一个自己同学也在游,他学会游泳不久,能在水中游上十几米。他那时只敢在泳池的浅水区混。我遇到他就鼓励他到深水区去练,因为在浅水区游的小孩太多,没游几下就要碰到人停下,这样如何练的出来。他也赞成我的观点,但是还是有些害怕,咱拍着胸脯说怕啥?有我给你保驾护航你不需要怕。咱的泳技他也是知道的,于是就跟我来到深水区,我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先能够横渡泳池,这关过了他就可以来回游,累了就扒边也没什么危险。我们那个游泳池长度标准宽度非标好像不到二十米,那宽度我一口气不算啥。我鼓励他跟先试着横渡,我这一侧保驾护航,就这样一个看似完全无任何危险的举动,却差点要我俩的小命。我们是从泳池一侧向另一侧横渡,开始他游的虽然蛮还正常,只是动作频率过快不标准,游动效率低比较费劲。我在一旁几乎不用怎么划水陪着,谁成想到了泳池中间,这家伙会突然一下变得不会游了,在水里上下扑腾喝起水来。见这情况,我立马游过去救助,先深吸一口气,准备钻进水里抱他腿让他能在水面喘口气缓缓,想的是挺好可过去就出大问题,还没等我潜水就被他一把死死搂住脖子拼命往下压,他把我当浮漂了。开始我还不慌,想着抱住他的腿往上顶,希望他缓口气就能松开自己游。可接下来的事态就变得十分可怕,大家都听过捞救命稻草的说法,那是形容溺水的人,不管抓到什么都不会放手,哪怕是抓到一把不能救命的稻草。当时的情况就是如此,他始终搂住我的脖子压着不放,使我无法上浮呼吸,我开始难受无比,人在水里又是根本无法交流的,那一刻我也被迫大口喝水,死亡的恐惧向我袭来,心里憋屈啊!一个游泳挺不错的人要这么被活活拖死,还在泳池里你说冤不冤。没法为了活命,也得拼死一搏,于是我勾起双脚拼全力蹬向他的大腿和腹部,借蹬人的力量人上身反向后仰,靠这动作让我挣开了他的束缚。这个动作现在想来可是极为宝贵的实践经验,是以咱差点淹死的代价得来的,如今分享给大家,这对在溺水救援中不幸被溺水者缠住无法脱身的情况,就要果断采用上述办法摆脱,因为在水里你四周没有依托有再大的力都发不出来,所以只有把力作用在两者之间才有效,虽然这样做看起来不人道,但是必须的,因为水里你是无法与他交流的,他有的只是求生的本能,有许多会游泳就是因为这样的情况被溺水者活活一起拖死的。如果去救的人都不行了,那你还有救吗?在水里不要幻想他能配合你救援,必须按救援方法施救,溺水救援是件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如果没有专业技巧和方法要避免擅自下水施救。

当我是好不容易挣脱出来,浮出水面大口喘气,可他仍然在水中挣扎,我已不敢再靠近,我开始大声呼救。可又一个意外让我始料未及,喊了一阵居然没人搭理,怎么会这样?都见死不救吗?当然不是,因为在泳池里孩子们经常相互打闹嘻嘻,还有孩子会装溺水故意喊救命搞恶作剧,有的还潜下水里伸出一只手在外面摇摆,这种事我也干过,这就和咱们熟知的《狼来了》的故事一样,搞假的次数多了,人们就不太相信这是真的求救,已经对此麻木了,结果就是这次真的喊救命也没人当真,真是报应啊!你可以相见当时我多么着急和绝望,没法还得继续努力喊救命,有一个小伙子听到以后,半信半疑地游过来,用手把在水里挣扎的小军推了一把,也就这一推没有他动作,这家伙又突然恢复自主游动,开始努力向岸边游去你说神奇不神奇,我在一旁给他打气加油,其实挣扎的地方离边也就五六米远,可在这样地方惊心动魄生死危机就发生了,要不是我亲身经历,说出来给人听都没人信。泳池里的意外并不罕见,好像前不久报道过一起因妈妈看手机没留神,身边套着泳圈的儿子居然溺死在泳池的惨剧。

溺水救援事过去这么多年,可每每想起依然十分后怕,因为我是喝了不少水教训深刻。俗话讲的好:水火无情。这可是真理啊!人们对它们要始终保持有敬畏和警惕的态度,万万不可大意。通过这次切身的感受,知道水中救人的不易和危险,溺水救援一定得讲方法不可蛮干。还有得到一个重要认识,是如何判断一个人算会游泳的标准是什么?是看他能不能在水中游起来吗?这肯定不行,我认为凡是不能躺在水面休息的人都不算会游泳,一些人虽然也能游一段,好像是会游泳,其实这种人不能在水中歇,在某一瞬间会突然丧失游泳能力,很容易惊慌和呛水那是要命的 ,许多溺水事故就发生在这样会游泳的人身上。因为他们不能悬浮在水里休息,只有游动时才能漂起来,一旦停下不靠边就很危险。

在新闻报道中有看到一次溺水事故,溺亡好几个孩子的事故。我想原因可能出在不当的救援上,往往有一个先溺水,其他人慌忙去营救不讲方法,结果造成互相之间拉扯谁也上不来都搭进去了。在暑期央视的公益广告里,每天都有关于防溺水的内容,告诫孩子不要擅自游泳戏水,不要擅自施救 ,因为溺水施救是危险极大、专业性强,光有勇气不讲方法是不行的。这里我想把自己所知的一些救援知识与大家谈谈交流一下也许能有点帮助。

下水救援第一要务是呼救,让更多人知道这事,因为溺水者通常是无法呼救的,你救援的人也不喊只忙着救,那么这个呼救信息就传不出去 ,就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更多的救援资源。第二是救援要尽量找工具带上,各种能浮的东西、绳子、长杆子等。第三就是下水的人,自己要把衣服脱干净,常见有些人救人心切连衣服鞋都不脱 ,就跳下去救人这很危险。衣物会带来重量和阻力,施救时也容易被拖住无法摆脱,使施救者处于危险境地。第四是施救人要从被救者背后接近,用单手搂他脖子,千万不能被对方搂住你的脖子,万一不幸被搂住可以参见我上文介绍的方法来迅速摆脱。施救时在他扑腾最厉害时要暂避,待他挣扎趋弱时出手把握大效果好。

再讲一个实用的救援技巧,其实大部分不会游泳的人溺水多在池塘、水潭、沟渠里,落水点离岸边都不会远只不过水较深。如果当时无法寻求到更可靠的救援时,不会游泳的人可以采取结绳方式快速进行自救。这方式本人没有实际用过,但我认为是可行有效的。此法的灵感来自一段姜昆著名的相声《虎口脱险》,是他在春晚讲的非常搞笑。其中内容是讲一个小伙子到动物园看老虎,不慎跌到虎池里爬不上来与老虎为伴的惊险故事,具体内容你有兴趣自己搜来听听,最后这个小伙子是如何脱险的,靠得就是围观群众解皮带解裙带结成绳,众人把他给深深的虎池中拉出来。这个群众结绳救人的方法完全可以用在溺水救援上,而且水有浮力你结的绳根本吃不上多大力。如果现场有几个都不会游泳或有人会也都可以采取这种方法,大家脱衣脱裤,把衣物结成绳,有个三四米就行,一头绑在施救者脚腕,一头让岸上人拽着,只要你刨过去抓住溺水者 ,岸上人一拉就可以靠岸,系结要用死结才保险。

在这里我还想特别讲一下在沟渠中溺水的情况。一般讲沟渠的水不会太深,人为什么也容易溺亡?道理是这样的,沟渠虽然水不深,但往往流速急,人掉到里头如果处理不当,容易站不起来会被冲着走,人在水里躺着身体面积大再加上水的浮力,如果想用手抓四周往往又湿滑,正确的自救方法就是坚决用手脚向下发力跃起站立,只要站起来你所受的水冲力才最小这样也能呼吸不会呛,没了浮力和推力脚下就可以生根,接下来可以冷静地呼救或寻求其他自救办法。现在城市街道发大水的情况和沟渠情况类似,人被冲倒首要也是迅速向下发力跃出水面站起来不能躺在水里用手扒。这个跃起动作就像西毒欧阳峰练的蛤蟆功,从地上趴着跃起要点爆发力。谈到这我想起一部八十年代的经典喜剧电影《瞧这一家子》,是刘晓庆和陈佩斯主演的,片中有这样一个搞笑片段,三人在公园湖里划船,一个突然落水,不会游在挣扎,另一个会水的下去救但是被拽住自己也无法脱身,结果是两个人一起在水里乱扑腾,此时在船上刘晓庆非常着急,她还算懂点水中救援常识,知道正在挣扎的人难救,昏死过去人好救,就站在船上冲陈佩斯高喊:把他打晕,先把他打晕。于是陈佩斯就开始打对方,可在水里那发的上力,结果两个人还是相互拽着继续喝水。做在这危机的时刻,公园的管理人员赶到,冲他们大喊:你们站起来,站起来!结果搞笑的一幕出现了,当两个人筋疲力尽的人从水中站时,发现这起湖水刚能淹到大腿根。这事虽然好笑,但也说明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在浅水处理不当同样可以要人命。因此我认为不会水的人落水后第一要务立马站试试水深看能否踩到底。

本人经常到长江里游泳,以自己的亲身感受为例,如果游到江堤要上岸时,如果不迅速站起来,靠手是扒在江堤都稳不住。一个是人受浮力影响大,江的涌浪让你摇摆不定,另一个是岸边往往湿滑有青苔,也正是上述原因,有人在江边玩耍时不慎落水后就爬不上来,最后被江水卷走。如果他能第一时间向下发力迅速站起就能自救,因为刚滑下去地方水不会深,如果靠手爬除非岸上有人接应伸手拉,否则就很危险了。在岸堤处不慎落水,自救第一要务也是从水里站起来,绝大多数堤岸都是斜坡,你不往下走上几步水根本淹不到胸,因此刚掉下不要惊慌,果断向下发力站立,意外落水通常脚上是有鞋的,这样有利站立还防滑,反倒是光脚不易站。

最后关于游泳安全我还有点想法,如今游泳防溺水有简单的解决方案。目前在市面有一种很好用的救生浮漂,俗称叫跟屁虫。它是一种充气浮漂,材料用的很结实双层,一般锐器都划不开。形状像个大橄榄球,有两个独立气囊 安全系数高,气嘴都是单向自闭阀,你不捅它不会漏气,吹一次气一年都不会瘪。带有个一米左右的尾巴通过一个带锁扣的腰带与人腰部相连,连接和解开都非常方便牢靠。我们游泳爱好者在长江里都带它,是很好的安全保障。这东西比游泳圈好,游任何泳姿都不受影响,而用泳圈小孩还有可能滑脱造成危险。跟屁虫不贵,价格也就五六十块、轻巧携带方便,人人都可以拥有。只要规定每个去野外游泳都必须带上它,就能从根本解决溺水的危险。当然世界上不存在百分百的安全,追求那个目标既不现实成本也太高。但游泳的人只要拥有了这跟屁虫,游的时候就可以安心,如遇到溺水事件,拿人它救援也迅速有底气。所以我是建议应该在社会上大力宣传和普及使用这种救生浮漂,虽然学游泳它不适合,但非常适合给已经能游几下的人使用。只要强制规定凡到非正规游泳场所去游泳的人必备,那么游泳的安全是可以得到充分保障的,这样大量适宜游泳的水域就可以被充分利用起来,成为培养孩子游泳锻炼身体好去处,同时也可以大量减少安全巡护人员,让人们充分享受夏天戏水游泳的乐趣,而不是简单到处立个禁止游泳的牌子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