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井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1、入井前,必须对所需拾的仪器、仪表、工具等进行全面检查格校正,以满足测试要求。

2、测试前,应明确记录负责人、参数测定负责人,以保证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一二三级防护技术(防突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详解)(1)

二、WTC型瓦斯突出预测仪测试参数的具体操作

1、使用人WTC型瓦斯突出预测仪测定煤层突出危险指标K1值和钻粉量时的操作:

(1)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按说明书要求将仪器充足电、并试操作一遍,确认无问题后,才准带仪器下井工作;到达现场后,仪器放置要平稳,人员分工明确。

(2)具体操作如下:

接通电源,预热约10分钟,并将仪器调零;

向仪器内输入K1值和Smax(钻屑量)的临界指标数据,或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的规定输入其临界值;

在煤层内选择好钻孔位置,用电煤钻打眼,钻孔孔径42毫米,打钻速度控制在1米/分左右。按要求每钻进一定深度测定K1值和钻粉量;

测定时,用1—3毫米的筛子筛取煤样,将筛好的煤样倒入煤样罐,盖好罐盖,打开盖上排气开关,同时记录时间。1—2分钟后,扭紧排气开关,同时按下采样键,仪器即进入自动测量阶段;

5分钟后,输入取样时间数据,按监控键,再输入钻孔长度数据,再按监控键,则仪器计算并显示K1值。然后倒掉煤样,再进行下一个煤样的测定;

全部煤样的K1值测完后,按预报键,输入Smax值,再按监控键,仪器将自动显示突出危险性等级;

井下全部煤样测完后,按仪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关机;

仪器带上井后,在断电的情况下,将微型打印机和WTC仪器联接好,接通电源,按仪器上的打印键,打印机将自动打印出全部测试数据和预测结果。

(3)操作时注意事项有:

应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不能随意打开主机盖;

仪器长期不用时(30天以上),必须每30天充一次电;

必须对每次测定结果作系统整理、分析,并将测定结果及时送交领导审阅。应注意观察突出前征兆及地质构造区煤层的地质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加以素描;

操作人员在井下工作时应携带自救器,做好自主保安。

三、MD-2瓦斯解吸仪测定时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打开两通旋塞,然后将已采煤样的煤样瓶迅速放入解吸室中,拧紧解吸室上盖,打开三通旋塞,使解吸室与水柱计和大气均连通,煤样处于暴露状态;

当煤样暴露时间为3min时,迅速逆时针方向旋转三通旋塞捏手,使解吸室与大气隔绝,仅与水注计连通,开始进行解吸测定,并重新开始计时;

每隔1min记录下解吸仪水柱计压差,连续测定10min;

钻屑解吸指标为测定开始后第2min末解吸仪水柱计压差读数,该指标直接从解吸仪水柱计上读取。

具体操作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测定钻屑量时,应做到每米段推、拉钻杆的次数基本相同,以减小测试误差;

施工中,随时观测煤壁动态,发现异常情况(如突出、瓦斯超限)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作业地点应挂一台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只有瓦斯深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才能工作。

四、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

1、在任何防突措施实施前防突工必须掌握防突措施的要求,熟悉施工作业规程,掌握施工区域的通风系统和避突路线。

2、防突工应经常下井检查施工区域压风自救装置,使其能正常工作,并检查现场防突措施的执行进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3、由于地质条件或其它原因不能执行所规定的防突措施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及时向领导汇报。

4、采用远距离放炮时,远距离放炮地点应设在进风侧反向风门之外的避难所内,距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小于300米;放炮时,必须停电撤人,设置警戒;放炮员操纵放炮的地点,应配备急救袋或自救器;放炮30分钟后,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

5、突出的煤应及时清理,以防煤炭自燃引起爆炸。清理突出的煤时,必须按防止再次发生事故的防护措施进行。

6、对突出的孔洞,应充填接顶,并应及时砌碹或注浆封闭孔洞,以防止自然发火。

7、进入有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必须佩戴隔离式自救器及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

五、突出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每次突出发生后,必须进行现场调查,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的要求作好详细记录、收集有关资料:

记录突出时间、突出地点、距地表垂深、巷道名称、支护情况、煤层特征、地质构造及邻近层开采情况等。

调查突出前的预兆、突出前及突出当时发生的过程,突出后特征及支架破坏情况等,并向有关领导汇报。

调查突出前瓦斯压力大小、正常时瓦斯深度及突出后瓦斯涌出情况,并向有关领导汇报。

绘制突出地点通风系统示意图、处煤层剖面图及煤岩柱状图。

调查突出前所采取防突措施,并附施工图,向有关领导汇报。

填写突出记录卡,记录卡片数据应准确,附图应清晰、并注明有主要尺寸。

强度大于500吨的突出,必须填写专题调查报告。

六、做好防突日常管理工作,协助防突技术员建立“四图版、四台帐、和一卡片”四图板即瓦斯地质图版、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动态图版、保护层与保护层关系图版、现场防突工图版。四台帐即突出煤层实际考察的基本参数台帐、煤柱台帐、瓦斯抽放台帐、防突设备仪表使用及完好台帐。一卡片即发生突出后的煤与瓦斯突出卡片。

七、每年应对全年的突出记录卡片进行整理填写。

四、防突工操作规程(二)

(一)一般规定

区域、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工作面防突措施的实施,实施防突措施后的效果检验。

现场收集各种与防突有关的瓦斯地质资料。

发生突出后及时到现场收集突出资料,并填写突出卡片。

按要求在采掘工作面采取煤样测定各种有关防突参数。

对煤的破坏类型进行分类,能分别判断各煤层受破坏的程度。

熟练掌握突出的“无声预兆”和“有声预兆”及本矿井突出的规律和特点,准确判断事故险情,及时撤离现场人员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严格执行防突措施及检查安全防护措施的现场实情况。

使用和保护防突测试仪器仪表和收集防突资料所用的防突工具。

建立防突资料台帐和填制防突报表。

反馈准确的现场防突信息资料和提供准确的现场防突参数和资料。

(二)入井前的准备工作

每次入井前,接受防突组长的工作安排,明确当班的工作任务、要求和注意事项。

必须学习所到防突工作面的作业规程和防突措施,了解和熟悉本防突工作面实施的防突措施和有关要求。未学习其防突措施不得入井参与实施防突措施。

必须检查好当班所需的防突测试的各种仪器仪表及地质罗盘、皮尺、记录本、瓦斯检查仪等是否完好。

用“钻屑指标法”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在进入突出危险工作面收集资料或进入发生突出的地点收集突出的各项种资料时,不得一人单独进行,必须有2人及其以上的人员同时进入并相互配合才能进行

(三)防突措施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检查

1)现场实施防突措施前,必须清点防突措施规定的现场所有人员(如安全员、瓦检员、现场跟班人员、打钻工等)是否到位。

2)现场实施防突措施前,必须检查作业地点的瓦斯是否符合规定,支护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避灾路线是否畅通等,只有在上述各项均符合规程和措施的要求后才准施工。

3)采掘工作面实施防突措施前,要先测量掘进面迎头(采煤工作面煤壁)与防突基点的距离,然后按突控牌板的距离校核已掘(采)距离是否与现场吻合。发现超掘(采)现象必须停止作业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开孔定位和挂孔

1)开孔定位

防突钻孔施工前,按防突措施要求定好开孔点的位置(距巷道上下左右的距离或煤层顶底板的距离)和孔点的方位及倾角。

2)挂孔

在巷道内没有金属物体或金属物体不多的情况下,用地质罗盘定出钻孔的方位和倾角。但在物体或电缆较多影响地质罗盘挂孔准确性时,可采用绳线几何法确定钻孔的方位。

3、防突钻孔施工中注意事项

1)防措施钻孔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瓦斯变化情况,观察钻孔钻进时的喷孔、卡钻、顶钻等异常情况,并测量好钻孔出现异常情况的位置距离。观察施工地点的煤壁片帮、抽冒、响煤炮等异常情况。一旦出现事故预兆,立即撤退现场所有人员。

2)各种钻孔施工结束后,必须校核竣工钻孔的方位和倾角,测量钻孔长度(以退钻杆数量为依据)。

3)防突措施钻孔施工结束后,检查瓦斯变化情况,收集各钻孔开孔位置、煤壁煤层倾角、煤层厚度、煤层各分层厚度及破坏类型,若有地质构造出现,并收集构造产状和形态。

防突工岗位责任制

一、一般规定

1、瓦斯突出工应由在矿井从事采掘工作不少于3年,并经过防突知识培训不得少于1个月,矿务局对防突人员要年审考核,合格者上岗。

2、瓦斯防突工应熟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的防治内容,负责有关参数的测定,掌握防突技术措施的施工要求以及收集与整理测定的突出参数。

二、入井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1、入井前,必须对所需携带的仪器、仪表、工具等进行全面检查和校正,以满足测试要求。

2、测定瓦斯涌出初速度时的注意事项如下:

(1)在掘进工作面软分层中,靠近巷道两帮各打一个平行于巷道掘进方向,直径42㎜,深3.5㎜的钻孔;

(2)用专门的封孔器封孔,封孔后测量室长度为0.5m;

(3)钻孔瓦斯斯涌出初速度的测定必须在打完钻后2min内完成。

具体操作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测定钻屑时,应做到每米段推、拉钻杆次数基本相同,减少测定误差;

(2)将电源送到工作面作业点,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和防爆检查。

(3)测试前,应明确记录负责人,参数测定负责人,以保证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三、测试参数的具体操作

1、施工中,随时观测煤壁动态,发现异常情况(如突出、瓦斯超限)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2、作业地点应挂一台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只有瓦斯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才能工作。

四、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

1、在任何防突措施实施前,瓦斯防突工必须掌握防突措施的要求,熟悉施工作业规程,熟悉施工区域的通风系统和避灾路线。

2、瓦斯防突工应经常下井检查施工区域压风自救装置,使其能正常工作,并检查现场防突措施的执行进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3、由于地质条件或其他原因不能执行所规定的防突措施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4、采用远距离爆破时,远距离爆破地点应设在进风侧反向风门之外的避难所内,距工作面的距离不小于300m;爆破时,必须停电撤人,设置警戒;爆破工操纵爆破的地点,应配备急救袋或自救器;爆破30min后,班长、瓦检员、爆破工三人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

5、突出的煤应及时清理,以防煤炭自燃引起爆炸。清理突出的煤时,必须按制定清煤的防护措施进行。

6、对突出的孔洞,应充填接顶,并应及时砌碹或注浆封闭孔洞,以防止自然发火。

7、进入有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必须佩戴隔离式自救器及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

五、突出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每次突出发生后,必须指定专人进行现场调查,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的要求做好详细记录,收集有关资料:

1、记录突出时间、突出地点、距地表垂深、巷道名称、支护情况、煤层特征、地质构造及邻近层开采情况等。

2、调查突出前的预兆,突出前及突出当时发生的过程,突出后的特征及支架破坏情况等。

3、调查突出前瓦斯压力大小,正常瓦斯浓度及突出后瓦斯涌出情况。

4、绘制突出地点通风系统示意图、突出处煤层剖视图及煤岩柱状图。

5、调查突出前所采取的防突措施,并附施工图。

6、填写突出记录卡,记录卡片数字应准确,附图应清晰,并注明主要尺寸。

7、每次突出都必须填写专题调查报告。

8、为了做好防突日常管理工作,应建立“四图”、“四台账”和“一卡片”。

(1)“四图”:即瓦斯地质图、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平面图、保护层与被保护层关系图、现场防突施工图。

(2)“四台账”:即突出煤层测试突出参数台账,突出煤层化验参数台账,煤层瓦斯压力、含量台账,防突设备仪表使用及完好台账。

(3)“一卡片”:即发生突出后的煤与瓦斯突出卡片。

第17条:每年应对全年的突出记录卡片进行整理,为系统总结提供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