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读《孟母三迁》的故事,会读出不同的感悟。有的人读出了母亲的伟大,有的人读出了环境对人的重要性,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这个故事是要告诉人们,环境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环境造就人的道理。
其实,刘向写《孟母三迁》的故事,绝对不是告诉人们环境造就人,这个道理这么简单,他写这个故事另有原因和深意。
孟母三迁的故事,出自西汉刘向所著的《列女传》
关于孟子,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吧。对了,他就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尊称为“亚圣”。
《孟母三迁》故事中的孟母,就是这位孟子的母亲。
孟子的父亲去世的早,孟子和母亲相依为命,他的母亲希望他可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很看重对他的教育。起初他们家在坟场附近,年幼的孟子在家门口经常看见吹吹打打、披麻戴孝的送葬队伍,便和小伙伴们做下葬的游戏。孟母觉得这样的环境对孟子不好,就迁居到小市镇中热闹的街市边居住。过了一段时间,孟母又发现儿子,虽然手捧着书念着,可眼睛却常常瞟向街市中热闹的人群,孟觉得这样的环境对儿子的学习没有帮助,又一次迁居到一所学校附近居住,让孟子每天都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看到同学刻苦攻读的情景。时间长了,孟子耳濡目染,学习进步很快。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母三迁》的故事,出自西汉刘向所著的《列女传》。
《列女传》记载了110个女人的历史故事,分为 母仪传、 贤明传、 仁智传、贞顺传、节义传、 辩通传、孽嬖传、续列女传,共8卷。是一部赞扬古代妇女高尚品德,介绍中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出自《列女传》中的第一卷母仪传的第一个故事,可见刘向对孟母行为和美德宣扬的重视。
刘向写《列女传》的原因,竟然是缘于帝王、宠妃的故事说起刘向,也许很多人会觉得不太熟悉,但说起《画蛇添足》、《叶公好龙》、《孟母三迁》、《战国策》等,一定不会陌生。对,这些都是刘向写的。
刘向可是汉朝的宗室大臣、文学家,更重要的是,刘向是中国目录学的鼻祖,够拽吧。
刘向做过辇郎、授谏大夫、给事中、光禄大夫、中垒校尉等官,世称刘中垒。
在西汉时,汉成帝交给他一个光荣的任务——主持校勘皇家藏书。就是这份工作,让刘向整理了古代大量的图书典籍,为我国思想文化的继承传播,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成为古代无人不晓学术大家。
大家一定很好奇,校勘皇家藏书,整理典籍图书的刘向为什么要编撰《列女传》?那是因为:
刘向正直不阿,看不惯汉成帝刘骜荒淫无道,即位后荒于酒色,致使外戚太后王氏一族专政,祸根不断,各地相继爆发了农民起义和铁官徒起义。
刘向更看不惯皇后赵飞燕持宠秽乱,做了很多伤风败俗而又缺德的事。比如迫害怀孕的皇妃,导致汉成帝没有子嗣等缺德事;又比如养男宠等淫乱事。她的这些行为,与母仪天下的皇后身份地位格格不入,在刘向看来,真是伤风败俗!
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皇后,刘向不好直言进谏,但他们的行为让刘向实在忍无可忍,就费了许多功夫,引经据典,搜罗昔时110位贤后贞妇,兴国保家的故事,写成《列女传》,呈献汉成帝,作为劝谏皇帝、嫔妃及外戚的言论,以盼望朝廷有所警悟。
就这样,《列女传》诞生了,《孟母三迁》的故事位于列女传之首。
妇女应遵守三从四德,这是刘向写《列女传》,也是写《孟母三迁》故事的深意
刘向是儒学作为经学而一统天下之后,研究和整理诸子百家的著作与学说,并从中吸取思想营养以改善儒学的重要人物,是非常倡导儒家思想,也倡导用儒家思想来规范妇女的言行,作为衡量好女人的标准。
儒家思想遵循男权至上,常常用封建礼教来束缚妇女,而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就是三从四德。
三从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由此可见,古代妇女是男权社会的附庸,在家做少女时,以父亲为主,一切都听父亲的,家里的一切事情都必须是父亲做主。结婚以后,则一切都是丈夫做主,一切都要听丈夫的。如果是丈夫死后,那家里的一切都是儿子做主。
而且妇女必须遵守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四德,最重要的是孝道和贞节,一言一行都要恪守四德。
对比三从四德,深受汉成帝宠爱的皇后赵飞燕,可是格格不入的,母仪天下的皇后都不守妇德,那叫天下的妇女从何遵守?
所以刘向编撰110位优秀的女子的故事,以彰显和倡导妇女要遵守三从四德。
而《孟母三迁》故事中的孟母,可是这方面的典范,在家从父,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孟子的父亲,婚后孝敬公婆伺候丈夫,丈夫死后,守贞洁不改嫁,一个人将孩子抚养成人,而且为了孩子的前途不惜三次搬迁,只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的环境。
总之,刘向写《孟母三迁》的故事是有深意的,那就是要让妇女遵守三从四德,做一个规规范范的好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