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熟悉的“600号”出书了!

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出版的《解忧心理:来自600号信箱的人生指南》(以下简称《解忧心理》)一书的读者座谈会昨天在朵云书院·戏剧店举行。

如何解读116号文(为何越来越多人关注)(1)

如何对焦虑说No,做最真实的自己?围绕这一主题,《解忧心理》主编、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乔颖以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医师陈正,为大家分享“解忧之道”。

从“600号月饼”“600号画廊”到“600号口罩”,位于宛平南路600号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近年来成功出圈。

如何解读116号文(为何越来越多人关注)(2)

在乔颖看来,越来越多人关注到“600号”是件好事情,背后正是越来越多现代人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和解压诉求。

陈正也认为,每个人有多重身份,而每个身份都会遇到很多压力,很多时候会遇到心理问题。原本不受重视的心理问题摆到大众面前,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面对它。

如何解读116号文(为何越来越多人关注)(3)

《解忧心理》一书从百万封真实来信中精选27封,通过一来一回的书信形式,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对收到信件予以回信,解答各类困惑。

乔颖介绍,书中有普通民众所面临的心里困惑,几乎覆盖了人生的每个阶段。比如包括了儿童青少年时期的亲子关系调节、学业压力应对、游戏障碍处理,又包括了青年壮年期的职业压力管理、人际关系调整、人生目标确认,还有老年期的生活适应、价值体现、面对衰老等内容。

《解忧心理》以一个个真实温情的故事传递各类专业心理知识,帮读者从心理学角度重新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找到真实的自我,打造一个专属的“安全岛屿”,一个真正能够袒露心声、放松心情的地方。

陈正表示,“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关注心理精神需求的渠道。”

据介绍,书中的全彩插图皆精选自展出在“600号画廊”的患者作品,由日间康复中心和长期住院的精神病人亲手绘制,多为抽象风格,线条简洁明净,颜色单纯,笔法稚拙,有些还能用画讲出一个出其不意的故事来。

本次活动也是世纪朵云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推出的“浦江心灵会客厅”系列科普讲座的第二期。该系列讲座就社会热门话题和年轻人关心的心理问题,邀请专家以轻松的谈话形式为读者答疑解惑,普及精神和心理健康知识,唤起读者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