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来摆一下老成渝铁路的故事。

现在修铁路一般都是从起点站和终点站同时开始修的。

老成渝铁路是从重庆那边往成都修的。

啥子原因呢?

那个时候的成都根本没有现代化的冶金工业,根本不能生产一寸钢轨。

重庆就不同,重庆那个时候已经有了现代化的冶金工业企业——重庆钢铁公司。

成渝铁路所需要的钢轨全部是重庆钢铁公司自己生产出来的。

所以,在摆成渝铁路的时候不能不说一下重庆钢铁公司。

重庆钢铁公司(简称重钢)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890年创建的汉阳铁厂,汉阳钢铁厂是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以自制钢轨修筑芦汉铁路为由,从英国购买高平妒和轧机,于1890年开始建设,1894年建成投产。

汉阳铁厂是在湖北省武汉市,怎么会扯到重庆来了呢?

你听我摆嘛:

蒋介石于1938年2月7日下令:“汉阳钢铁厂应择要迁移,并限三月底迁移完毕,为要!”。

经济部部长翁文灏和兵工署署长俞大维接到蒋介石的指令以后,由资源委员会与兵工署共同组织于1938年3月1号成立了钢铁厂迁建委员会,兵工署制造司司长杨继曾为主任委员。并于4月初设立直辖之南桐煤矿、綦江铁矿两筹备处,派工程师入川考察厂址,为内迁积极准备。

1938年3月26日,钢铁厂迁建委员会派员到重庆对九龙坡、大渡口、茄子溪、冬笋坝和南岸黑石坪等处反复调查,最终在5月21日,开会决定将厂址设立于距离重庆上游约20公里、地属巴县大渡口镇的长江边上;同时,开始拆卸相关厂矿设备,并派人到宜昌筹备运输事宜。

拆卸工作从1938年3月开始。工作人员冒着日机的轰炸,随炸随修,日夜不停。截至10月21日武汉撤守前,凡钢迁会认为可以利用之重要器材,大致已拆卸完成。

1938年6月,钢迁会开始将汉阳铁厂、大冶铁厂、六河沟铁厂及上海炼钢厂等企业的主要设备运往重庆,与拆卸相比,运输工作更显艰难。钢迁会先后征集雇用了2艘炮舰、11艘海轮、27艘江轮、4艘铁驳船、17艘拖轮、218只木驳船、7000只柏木船。

设备物资先由武汉西运,到宜昌后,换乘能走三峡的大马力轮船转载运川。在运输极为困难的川江航段,钢迁会采用分节转运之方式,通过在三斗坪、庙河、巴东、巫山、奉节、万县、涪陵、九龙坡等处设转运站,躲轰炸、斗险滩,最后到达目的地大渡口新厂。该项工作持续了1年零6个月,转运各厂设备器材共约5.6万吨,汉阳铁厂的设备运到大渡口以后,马上开始边建设,边生产。20吨炼铁炉于1940年3月开炼,100吨炼铁炉于1941年11月初开炼。

平炉炼钢1939年3月开工,1942年6月竣工,7月7日出钢。

1949年3月1日钢迁会改名为第二十九兵工厂。

1951年3月1号二十九兵工厂改名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101厂。

1955年5月9号101厂改名为重庆钢铁公司。

1950年轧制出新中国第一批钢轨,铺成了成渝铁路,实现了四川人民40年来的愿望,

说了重庆钢铁公司再回来说成渝铁路。

民国21年(1932年)组成“成渝铁路筹备处”,聘请蓝田为勘测队长。确定成渝铁路由重庆经东大路到成都,全长500多公里。

民国24年(1935年),国民政府铁道部组成“新路建设委员会”,拟修成渝铁路,预计3年完成。

6月川黔铁路公司在重庆设立成渝铁路工程局,邓益光任局长兼总工程师,陈祖贻任副职。决定从重庆菜园坝为起点,沿长江至江津,经永川、大足、荣昌、隆昌、内江、资中、资阳、赵家渡、新都、华阳等地到成都,全线长约530公里。

民国26年(1937年)6月成渝铁路工程局正式开工修筑成渝铁路。全线分为重庆至江津、江津至石门、石门至荣昌、荣昌至内江、内江至球溪河、球溪河至简阳、简阳至成都等7个总段,每个总段又分为3个中段,每个中段下分3个分段。

民国30年(1941年)成渝铁路停工。从1937年开工至此,时修时停。成渝铁路工程局迁内江留守。

1950年3月21日在重庆市军管会铁道部的基础上,组建重庆铁路工程局。

6月7日重庆铁路工程局扩建更名为西南铁路工程局。

6月15日西南铁路工程局在西南军区司令部举行西南军区兵工修筑成渝铁路开工典礼。

8月1日成渝铁路从大渡口向九龙坡站铺轨。

为啥子成渝铁路是从大渡口开始铺轨的呢?因为重庆钢铁公司在大渡口,成渝铁路正是靠了重庆钢铁公司生产出来的钢轨,生产出来一批就铺一批。

10月成渝铁路从大渡口向成都方向铺轨。

11月15日铁道部副部长吕正操和苏联专家到成渝铁路视察,决定采用蓝田工程师乱石滩改线方案,全线缩短23.8公里。

12月成渝铁路从大渡口通车至江津,同时从九龙坡铺轨到达重庆菜园坝车站。

1951年6月30日成渝铁路铺轨至永川。

9月1日成渝铁路重庆至永川段对外办理货物运输。那个时候是铺轨成功一段就开通一段。

12月6日成渝铁路铺轨到达内江。

12月20日成渝铁路客货列车临时运营由永川延伸至内江。

成渝铁路70年巨变(老成渝铁路的故事)(1)

(图片1,来源于《重庆市志交通志》)

1952年1月26日成渝铁路铺轨至资中,4月1日成渝铁路客货临时运营延伸至资中。4月19日成渝铁路铺轨抵达资阳。5月8日西南铁路工程局管理处改组为重庆管理分局。

6月13日15时21分,成渝铁路铺轨到达终点站一一成都。

7月1号,成渝铁路正式通车。

下面摆一下我第一次坐火车去重庆的故事。

我第一次到重庆,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中期,那时我才10岁多一点,

那个时候有一个词叫做“串联”,换句话说就是年轻的中学生不花一分钱就可以坐火车全国各地到处跑。也就是说我第一次坐火车去重庆是免费的。现在想起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居然可以免费坐火车。

我是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赶火车。

非常兴奋,下午我们就到了成都火车站,本来正点好像是应该在下午五点过就开车的。但是那个时候,火车晚点是经常的事。一直到了天黑了火车还没有开动,我已经坚持不下去了,昏昏欲睡。刚刚睡着了,突然觉得火车在动了,我又兴奋起来,睁开眼,往车窗外看啊,看啊。

但是天黑了,火车离开成都火车站以后就是车窗外面一片漆黑,啥也看不见。

因为那个时候成都火车站周围都是荒郊野外,都是农田当然啥子都看不到。成都火车站往沿成渝铁路走,第一个火车站是成都东站,那个时候的成都东站不是现在的成都东站,是一个货车才停,客车不停的货站。

我还是想看,莫得瞌睡了,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在很有节奏的火车运行的声音中进入梦乡......。

等我第二天早上醒来,往车窗外面一看,好好看哦,一条大河波浪宽,那个时候真的还有很多白帆哦。我还从来没有看见过那么宽的一条大河,我看惯了的是成都老南门大桥下面的南河,那个南河跟眼前这条大河相比较的话,只能算是一条小河沟沟。

眼前这条大河就是长江,我看见长江了,又兴奋起来了。

成渝铁路在过了朱杨溪过后,基本上都是沿着长江边上走的。在小南海火车站附近还有一座跨过长江的铁路桥,这个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的第二座长江大桥,这座桥是重庆到贵阳的川黔铁路上的桥。现在这座桥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被废弃了。

火车应该是第二天上午就到重庆的,因为晚点,到第二天下午才到。大渡口火车站周围全是钢铁厂的厂房,成渝铁路有很长一段都是穿越在重庆钢铁公司中间。

快到重庆菜园坝火车站的时候,铁路边上有房子。

再往上看,山上也有房子,我听说那叫吊脚楼。

下了火车,又上缆车,跟成都完全不一样。

以前的重庆城区,只有一个火车站,就是“重庆站”。

但是在老重庆人的口中,一般不说“重庆站”,大家喜欢说成是“菜园坝火车站”。

因为重庆站就是在“菜园坝”。

重庆站是成渝铁路的起点,这个车站很有趣,火车进来了就不能再往前开了,前面没有路了。

进来了就走不脱了。只能原路退出去,当然是有一个让火车头调头的东西,火车头调了头以后就把原来的车尾当成车前方。开始新的旅程。

那个时候成渝铁路的终点成都站是在成都的郊区,成都火车站周围都是荒郊野外,重庆站却是在重庆的市中区。

那个时候一般人是坐不起飞机,也坐不成飞机的,坐不起是说飞机票贵,坐不成是说那个时候飞机票只卖给县团级以上的人,一般人达不到级别,就根本买不到飞机票。

想到重庆来一般人只能通过火车,汽车和轮船。

火车又只有这个菜园坝火车站,没有其他的火车站,所以那个时候菜园坝是非常非常闹热的地方。

文章作者:徐海涛,1956年出生于成都,1978年考上西南农学院,2016年从成都市武侯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