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德云社的“烤串”师傅,亦是德云社自带笑点的男人,更是德云社新进“摘字四人组”之一,他就是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的相声演员张鹤伦,可就是这样一个创作型人才,他的相声之路走的却是波澜起伏,今天我们就走进“小白”张鹤伦的人生,探究这个从德云社三进三出的相声演员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德云社全体成员对岳云鹏看法(三进三出德云社)(1)

三进三出

我们都知道德云社有个“保安军团”三人组,花季可笑的岳云鹏,胆大心细的孔云龙,温柔内敛的张鹤伦,这三人在进入德云社之前都有过一段当保安的人生经历,总的来说就是迫于生计不得已而为之,而相比小岳岳和孔三哥,鹤字三杰之一的张鹤伦无疑是最惨的一个。

德云社全体成员对岳云鹏看法(三进三出德云社)(2)

张鹤伦本名张立民,85年出生在黑龙江伊春市,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东北人,张鹤伦从小就对二人转耳濡目染,话说当年还是20多岁的张鹤伦在老家经营着一家烧烤店,由于性格张扬,每当文化局下乡慰问时,张鹤伦都会跟着去表演一段二人转,久而久之他的身体里总是流露着一股二人转的气息,也就是这股气息成为了他初入德云社的障碍物。

德云社全体成员对岳云鹏看法(三进三出德云社)(3)

转眼间来到了06年,“曲艺文化”在距离东北1500公里之外的北京席卷而来,尤其是当时正火的郭德纲,更是将相声抬高了不止一个档次,电视里、广播里都是德云社的相声,也就是这个时候,张鹤伦第一次感知到了相声,他突然意识到这也许就是自己一直想要的表演风格,委婉、含蓄、独特有趣,于是乎张鹤伦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去北京跟着老郭学说相声。

德云社全体成员对岳云鹏看法(三进三出德云社)(4)

当时所有亲朋好友都觉得他在说梦话,大家普遍认为说相声还不如做个手艺人有前途,再者张鹤伦从小就患有眼疾,看人时眼睛会颤抖,而相声这门传统民间举意是要面对观众的,这哪行,就在所有人都在反对时,张母却塞给了张鹤伦1300块钱,他觉得儿子既然不到黄河心不死,索性就让他出去闯闯,钱花光了自然就会回来,可殊不知张鹤伦这一走不仅没回来,还在北京扎了根。

我们都知道东北人喜欢闯,而且还要闯出个所以然来,张鹤伦也不例外,初到北京的张鹤伦兴奋得一夜无眠,由于准备充足,在次日的考试现场,张鹤伦操着浓厚的东北口音说了一段贯口,唱了段太平歌词,还反串了京剧选段,当然还有他那最拿手的二人转,尽管很自信,但当得知自己通过了张鹤伦还是异常兴奋,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评委们事后考虑到他二人转风格过于严重,又把他淘汰了,就说气不气人。

德云社全体成员对岳云鹏看法(三进三出德云社)(5)

淘汰后的张鹤伦并没有就此放弃,冷静些许后他在北京找了份保安的工作维持生计,可好景不长,张鹤伦由于上班期间嘴里总是嘟嘟囔囔地背着相声台词,在卫生间吓到了客人,被老板无情地炒鱿鱼,这让张鹤伦十分郁闷,还好很快迎来了德云社的第二次考试,可这次命运的天秤依旧没有偏向他,因普通话不过关,张鹤伦再次惨遭淘汰。

这一天正值中秋节,天空下着雨,十月的北京寒风刺骨,铁骨铮铮的汉子也流下了泪水,无处可去的张鹤伦在德云社门口的天桥小广场将就了一宿,还真想把费玉清老师的那首《一剪梅》送给他,之后的张鹤伦不得不重新找了份工作养活自己,每次下班回家更是将自己关在房间对着镜子练习普通话。

几个月后,也就是06年12月,张鹤伦倔强地再次踏上了德云社考试的征途,这次他满怀信心面对郭德纲,他唱了段京韵大鼓,恰巧的是当时还不是师娘的王惠听到了,王惠何许人也,那可是不到20岁就成为天津曲坛名角的女强人,她觉得这孩子不错,就像张鹤伦留了下来,自此张鹤伦的“三进三出德云社系列”终于完结,他也成功踏进了德云社大门,09年这位伊春小伙儿正是被郭德纲收为鹤字科弟子,取名张鹤伦,相声生涯也就此展开,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即便这样,他的相声之路却依旧走得如此坎坷。

德云社全体成员对岳云鹏看法(三进三出德云社)(6)

你不离我不弃

在德云社大部分演员的奋斗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郭德纲不管是对儿徒还是学徒都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这也是德云社最典型的一种师徒情感方式,当年岳云鹏的母亲病重,郭德纲二话不说,一出手就是十几万,就连小岳岳结婚所需要的东西也都是郭德纲一手操办,张鹤伦亦是如此。

话说11年张鹤伦还没有什么名气,对于要车要房还要父母双亡的婚姻一片茫然,作为师傅的郭德纲更是像父亲一样忙前忙后,一手为他操办了一切,也从那一刻起,在张鹤伦的概念里,郭德纲不仅仅是把他从烤串师傅变成相声演员的贵人,更像是永远的父亲,而张鹤伦也用自己的亲身行动诠释了自己会师傅荣辱共进。

德云社全体成员对岳云鹏看法(三进三出德云社)(7)

坊间传闻,张鹤伦早期和一个叫做韩鹤晓的师兄搭档,可韩鹤晓心气较高,当时又恰逢德云社正处在困难时期,他觉得红不了也赚不了钱,就拉着另一个师兄退出德云社,去四川另立门户,据说后来在四川混不下去,又经过多方恳求回到了德云社,而张鹤伦斯密达却不同,为了师傅的名誉,他公开怒对这位曾经的师哥,这种对师傅的忠心毋庸置疑,可要想在相声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紧抱师傅的大腿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风格和观众缘。

郭德纲早在几年前就说过,张鹤伦是德云社力捧的角儿,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张鹤伦却一直不温不火,不仅作品反响平平,表演更是沉闷无比,病急乱投医,无奈之下的张鹤伦尝试着在作品中加入了二人转的元素,结果现场响了,观众乐了,他这才意识到,也许自己并不适合中规中矩的表演,可当时大环境是二人转正在惨遭淘汰,张鹤伦茫然了,二人转和相声之间究竟如何平衡,如何拿捏,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被郭德纲看在眼里。

德云社全体成员对岳云鹏看法(三进三出德云社)(8)

我们都知道德云社业务研究的核心是传统相声的继承与创新,随着主流趋势的进行,传统相声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年轻观众的需求,郭德纲也是针对每一位相声演员的表演风格为其搭配合适的搭档,找到属于自己的表演风格,就像烧饼带耳钉穿西服,张云雷改编的探清水河等都取得了巨大的反响,于是乎在郭德纲的应允下,张鹤伦将二人转和相声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德云社十年间的验证下,他终于在相声和二人转之间找到了那个含蓄且夸张的平衡点,并让其成为了自己的杀手锏。

欢乐喜剧人的舞台上,在强敌如林的情况下,张鹤伦更是以黑马之姿击落了与沈腾齐名的王宁,虽然最终获得了亚军的荣誉,但是却让观众们记住了这个幽默贱坏的大男孩,这种种的种种已然印证了张鹤伦和师傅老郭这对看似师徒实为父子的非比寻常的关系,正如张鹤伦后来说的,只要您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可就在一切看起来如期而至的时候,质疑却来了,有人说小白张鹤伦是小岳岳的赝品,可真的是这样吗?

德云社全体成员对岳云鹏看法(三进三出德云社)(9)

我不是赝品

很多人都说张鹤伦和岳云鹏的表演风格颇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也有人觉得张鹤伦是在刻意的模仿岳云鹏,可事实是这样吗?细心的观众都知道,岳云鹏属于耍萌,而张鹤伦则属于耍贱,一个人的性格很难改变,如果刻意的去模仿一些东西,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就目前观众的反应来看,张鹤伦和岳云鹏之间别有一番风味,如果说岳云鹏是蠢萌的代表,那么张鹤伦则是蠢贱的代言人。

比起岳云鹏的萌,张鹤伦更是把“痞”和“W”演绎得淋漓尽致,我们都知道,舞台上的张鹤伦总是带着东北人的特质,明明在节目正式开始之前,他那憨态可掬的形象就已经让人开怀大笑,再加上相声中开的小火车,不愧是德云社“W声”的代表人物,可这些让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张鹤伦确实是德云社的创新型人才,以至于有些作品太过于新,而被总队长栾云平吐槽禁止商演。

德云社全体成员对岳云鹏看法(三进三出德云社)(10)

大家都知道,学唱是张鹤伦的专长,“京评梆曲”他更是信手拈来,尤其是歪场的风格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由他改编的小曲《斗地主》、《小妹听我说》、《狼的诱惑》等,都不亚于张云雷的《探清水河》和岳云鹏的《五环之歌》,如今的张鹤伦虽说不像张云雷、岳云鹏、秦霄贤等人那么火,但她凭借自己独特的舞台风格,收获了大波迷妹的喜爱。

正所谓百花齐放的相声舞台才是最让人着迷的,这个当初在中国北方烤串的男人,如今在中国最著名的相声社团里混得风生水起,他有着幽默的天赋,也有着强大的耐力,对于张鹤伦来说,相声一直都是他的梦,一路从小城来到北京,他用十年把梦想实现的透彻而具体,这不是草根成功逆袭,而是追梦人的必经之路,这就是张鹤伦,这就是烤串师傅。

德云社全体成员对岳云鹏看法(三进三出德云社)(11)

最后献上德云女孩的一句话,大家一起乐呵乐呵。

“一代新坟换旧坟,坟坟挨着张鹤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