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嗷嗷胡

转还是不转,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默忍受横竖不能两全的毒箭,还是挺身反抗角度一成不变的苦难,通过歪头90°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前几天问了大家这么一个问题:如果腾势新车大屏不转了,你们还会爱我吗?

这算不算技术流呢(转还是不转这是一个问题)(1)

不出所料评论区吵翻天,有说旋转只是噱头,砍得好砍得妙,有说竖屏自有那竖屏的好,就喜欢旋转闭眼踮着脚。站旋转和站不转的基本五五开,蜻蜓队长来了也没招。

众所周知,比亚迪这几年与旋转中控屏这个内饰设计idea深度绑死,旗下大多数主力车型都用上了大面积旋转中控屏。由于腾势最近的一款新车与比亚迪唐有着不可言说的关系,自然当时也遗传了旋转屏,于是才有了今天“转不转”的发问。

转有转的代价

旋转屏人家比亚迪那边用的好好的,都快成品牌标志性特色了。一辆比亚迪要是没有可旋转的中控大屏,就像沙县小吃菜单上没了柳叶蒸饺。为何腾势这会儿要讨论“不转”的可能?

本胡好像很久没念叨这句话了:天下它没有免费的柳叶蒸饺。一切事物的背后皆有对价,方便的背后多少都会有代价,旋转屏的理想很丰满,那么现实要有人来扛。

此前曾在奔驰设计部门任职、参与过腾势内饰设计工作的现广汽内饰设计师杨子墨,就表示旋转屏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其他内饰构造需为屏幕让出旋转的空间,限制了造型的立体感,并影响了其他操作元件的布置;二是中央出风口要避免屏幕竖起后被挡住,于是只好布置在过低的位置。

这算不算技术流呢(转还是不转这是一个问题)(2)

这两个问题都不难理解,不过坦白来讲,也都不是拒绝旋转屏的绝对理由。内饰设计立体感的问题,今天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内饰设计并不在意,典型以特斯拉Model 3为代表,单独凸出而存在的中控屏几乎可以无缝改为旋转。

空调出风口的位置,可以通过某些非常规设计解决。但适用更广泛的常规空调出风口,横向屏幕可以布置在上方或者下方,纵向屏幕可以布置在屏幕两侧,而旋转屏则是在旋转划过的一整个圆形区域内无法布置出风口,如果布置在下方就会位置过低。

但除了这两个即时可见的问题,中控屏做成旋转,还要面对成本、重量、可靠度的压力。成本是最好理解的,重量也可想而知,如果没有益处或收益过小,自然是高举奥卡姆剃刀。另一方面还有长期使用下的耐久度,任何车用的可动作部件,都需要在经历恶劣温湿度变化下,保证经年累月工作不出问题。

而这一切,自然都要反映在车价中,或者已经包含进了车价内。羊毛终究是出在羊身上,而这些代价带来的好处,当然是可以兼顾横屏与竖屏各自的优势。

这算不算技术流呢(转还是不转这是一个问题)(3)

横屏是我们日常面对大屏显示器最常用的方式,更重要的是横向延伸方向与前方视野是一致的,视线在横向屏幕左右移动时,注意力从路面偏移的幅度始终是有限度的。但横屏很难再进一步做到更大的面积,否则就只能采用长宽比很大的“带鱼屏”或联屏设计,这种扩大的屏幕面积对于导航等场景的改善有限。

竖屏对于今天用惯了智能手机的我们操作起来更习惯,尤其是导航等场景下会有更理想的信息显示方式。但竖屏更适合分布式的信息排布(想想手机APP桌面),驾驶员注意力会不可避免的向下移动,这样造成的危险性对UI设计提出了要求。而假如使上下分开的UI设计,又难免有浪费屏幕面积之嫌。

不转有不转的方法

这个世界上,终究是不能转的屏幕比能转的多。过去几年间,随着车载中控屏的主流面积,从过去的“几英寸”迅速增长到10.1英寸入门、12.3英寸标配、17英寸才敢吹嘘,汽车设计师也在想尽方法让这些大家伙合理容身。

目前最主流的方式,应该还是化繁为简:一块传统16:9比例的横向中央大屏,直截了当摆在内饰最中间。特斯拉Model 3、问界M5、改款后的Model S都是如此,参考后者其极限面积能达到17英寸,无论横向竖向使用都足够了。

这算不算技术流呢(转还是不转这是一个问题)(4)

问题主要是那些没有条件使用如此夸张屏幕尺寸的车型,有些是内饰设计无法或不愿被屏幕如此左右,有些则是纯粹的定位和成本问题。当屏幕面积缩小到12英寸左右,纵向的面积就可能出现不如横向宽裕的情况。

屏幕过大也有过大的麻烦,动辄十几英寸的横向屏幕偏转角度的影响太大,如果偏向驾驶员过多则副驾不易操作,如果偏向角度过小则远端离驾驶员太远。以至于国内国外,都出现过为Model 3改装屏幕角度可偏转的后市场魔改套件。而这个设计进化到极致,就成了高合HiPhi Z那个自带云台的中控屏幕。

这算不算技术流呢(转还是不转这是一个问题)(5)

这算不算技术流呢(转还是不转这是一个问题)(6)

如果要把屏幕做得更大,要么将屏幕上移然后横向拉长,典型如宝马、福特最新一代车型的横向多联屏风格。但这种面积扩大方式的效率不高,看上去虽然宽度惊人,实际显示信息面积却并没有增加多少。过于细长的显示区域不利于信息排布,远离驾驶员的区域使用率偏低,最多用做副驾屏幕。

这算不算技术流呢(转还是不转这是一个问题)(7)

另一种做法是向下扩张,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特斯拉Model X的17英寸竖向屏幕,奔驰最新的设计语言也选择了纵向屏幕。这样做非常有利于导航地图显示,比横屏更符合直觉中的前进方向;竖屏在左右方向的跨度更小,不易出现远端UI控件难用的问题。

但在上下方向的跨度也会带来问题,比如对于不同身高的驾驶者并不都足够友好,比如过大的纵向跨度会让屏幕上端要么难触控要么难观察,以至于奔驰在SL上动用了可倾斜角度的屏幕设计,可以在12-32度之间调整。

这算不算技术流呢(转还是不转这是一个问题)(8)

虽然分横竖,不过像SL这样看似纵向的屏幕,其横纵比相对已经很接近正方形。更加方正的长宽比例,或许是更加兼顾横竖屏幕优势的方向之一。我们熟悉的iPad,因为需要同时兼顾纵向手持和横向播放视频,横纵比长期保持了4:3这样的“古老”比例。而电脑屏幕则多为16:9,直到今天开始普及的“更佳比例”也不过16:10或3:2。

当然车载屏幕终归还需要适应车内布局,手持设备的经验不能直接拿来。只是如果中控屏真的有条件使用更为方正的比例,或者像特斯拉、EQS那样本身面积足够大,以至于横向屏幕的纵向高度已经接近极限,那么旋转与否也就变得不再重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