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看《婆婆来了》这部电视剧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何琳和婆婆大战五百回合,而是王传志考上北京的公务员之后,他妈妈那股得意的劲。

谁家的孩子要是能考上公务员,那真可谓是一家人都跟着沾光了,虽然每个月的工资收入一般,但是说出去绝对的有面子,如果晋升速度还不错,就更成了老家的名人。

公务员法关于辞职的相关规定 公务员还有这项(1)

曾几何时大学生并不屑于考公务员,觉得工作没挑战、赚得又不多,不如去大城市的名企里干出一番事业。但是随着就业压力的提升和公务员岗位的变化,公务员对大学生的诱惑力越来越强了。

但是想报名的大学生可要注意了,公务员还有这项“规定”,被公务员岗位录用后,是不可以像在企业单位一样,想要离职就立马走人的,部分岗位不得辞职,干不下去也得坚持。

公务员法关于辞职的相关规定 公务员还有这项(2)

公务员还有这项“规定”,部分岗位不得辞职,干不下去也得坚持!

2022年国考报名人数超过200万人,与去年相比增幅高达34%,共计招录人数为31242人,其中一个西藏某岗位的竞争比例达到了20813:1,而且国考之后还有各地区的省考。

不得不说,虽然很多大学生会吐槽公务员岗位的种种劣势,但是到了针尖上,还是有这么多人不愿放弃这个上岸机会渺茫的机会。而且大家是否发现,公务员岗位的离职率很低。

公务员法关于辞职的相关规定 公务员还有这项(3)

或许是因为是大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到所以倍加珍惜吧。但现在的大学生可不比以前的60后和70后,如果真的有什么更适合自己的岗位,也是可能会抛下公务员岗位不干的。

但是我们知道公务员岗位很特殊,上岸都是需要一道一道流程的,而且基本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突然有人离职,那对整个部门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所以离职步骤很烦琐。

公务员法关于辞职的相关规定 公务员还有这项(4)

笔者了解到,不同公务员岗位是有不同的服务年限的,有的是3年,有的是5年,还有地更多,如果在期限未到达之前提出离职,也一定会被驳回,如果直接走人,是会被记录在册的。

同时,规定中还包括,有一些保密程度比较高的岗位、对国家来说比较重要的岗位,如果不到退休或者不到脱密期限,是坚决不允许离职的。虽然要求严苛,但也是为了人民群众着想。

公务员法关于辞职的相关规定 公务员还有这项(5)

那么在这里就要提醒想要报名考公的学生要留意,一旦决定参加公务员考试,就要做好一辈子为人民服务的准备。尽量不要给自己留“离职”这一条后路,这也是为了不负来时路。

大学生应该养成“干一行爱一行”的性格,频繁更换工作,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大学生频繁换工作好吗?大学生在应聘时会发现,用人单位非常看重大学生以往的工作经历,也会询问大学生上次工作离职的原因是什么。是面试官没事儿在那跟大学生找话聊吗?

公务员法关于辞职的相关规定 公务员还有这项(6)

自然不是,了解工作经历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工作经验和能力,也是看看大学生是否有频繁换工作的习惯,如果几个月就换一个工作,即便是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也很难被聘用。

所以不仅仅是考上了公务员的大学生,所有大学生都应该养成干一行爱一行的性格,不要让频繁更换工作这个没有“长性”且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做法,影响了自己的发展前景。

公务员法关于辞职的相关规定 公务员还有这项(7)

当然,如果遇到了实在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大学生也没必要委曲求全。那么,大学生为了避免在日后出现这样的不顺利,在大学期间和选择工作岗位时,应该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呢?

“七分考三分报”,大学生为了能选择到自己喜欢的岗位,从大一就要开始努力

被多人争抢的工作往往都是好的,最终能上岸的往往是能力最强的。其实大学生考公和高中生参加高考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既然想要让自己有更多岗位可选,那就得好好接受教育。

公务员法关于辞职的相关规定 公务员还有这项(8)

从大一开始,大学生就要时刻将学习目标记在心里,少玩游戏多去图书馆,别人大三考英语四级,那你大二就将它拿下,别人等着大四开始考研,那你大一就决心拿到保研名额。

而在选择岗位时要注意,七分考三分报是有道理的,除了按照能力选择外,也要注意岗位的地理位置、工作性质、晋升关系等等,争取能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一个让自己不后悔的。

公务员法关于辞职的相关规定 公务员还有这项(9)

笔者寄语:公务员的这项规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大学生的选择,但大学生完全可以在考公之前就考虑得长远些。希望大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教育水平,用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

今日话题:你觉得应该让公务员随意离职吗?

(关注我,带你看最新最热的教育资讯,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