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卖油翁》,收录在中学语文课本,估计大家都读过。文章不长,我们再来阅读一下。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评价卖油翁(欧阳修的卖油翁到底想说什么)(1)

故事发生在真宗时代。

说有一个状元叫陈尧咨(“康肃公”是他的别号),这个人有一个绝技,就是射箭技术非常了得。他用铜钱做靶子,百步之外,一箭贯穿中间的方空。身为状元,又有这样的绝技,觉得老子天下第一了。

有一天,他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因为有风,十箭中了七八箭,当然已经很好了,但是他发现有个老头目光鄙视,在沸腾的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

陈尧咨就过去问他,“你也懂射箭?”

那老头说,“我是卖油翁,哪里懂射箭。不过,在我看来,射箭跟我卖油一样,不过熟手罢了。”

说完,老头取出一个葫芦,把铜钱放在葫芦口上,舀起一瓢油倒下,油从铜钱当中孔穿过,没一点沾到铜钱上。老头笑笑,“你看,手熟而已。”

陈尧咨显然很尴尬,笑着把老翁赶走了。

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老师一定告诉你,文章主题是“熟能生巧”。

但仅仅如此吗?

其实,欧阳修写过一篇文章,还有他意。

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那个时候,不缺文人,缺武将,缺军事干部。这个陈尧咨又是状元,又会射箭,能文能武呀,这不是稀缺人才吗?

但是,在那个时代,由于大家对军人的鄙视,象射箭这样的技能,在欧阳修这些文人眼里,就是雕虫小技,不值一提。

你们不是喜欢拿陈尧咨说事吗?我就写篇文章,恶心一下他。

文章流露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军人浅薄的鄙视。

虽然社会普遍鄙视军人,但国家缺军事干部,也让当时的真宗皇帝非常头痛。那时,北方边境,总不安定,真是用人之际。真宗想,你陈尧咨不是喜欢射箭吗?干脆来做军事长官好了。

但是,陈尧咨毕竟是状元出身,他是否愿意做军事长官,真宗吃不准。

真宗就跟翰林学士晏殊说,“陈尧咨愿意改为武职,我愿意给他更高的职位,你先给他打个招呼。”

从真宗这句话可以看出,军事干部的地位远远不如文职干部。这个陈尧咨是个孝子,他对晏殊说:“这事,我要问一下母亲。”

他的母亲一听儿子要把职位转成武官,勃然大怒,拿起拐杖就打,怒斥道:“你当年也是状元出身,而且,你父亲也是文章立朝,成为名臣,你现在为了高官厚禄,竟然要辱没门风,变成一个舞枪弄棒的莽汉,这能忍受么?”

你看看,军人在这位老人眼里,是什么呀?是辱没门风。

我在前面一期有写了狄青的故事,说到在宋代,士兵的脸上要刺字。这自然是对军人极大辱没。宋朝脸上刺字基本上在士兵和罪犯两个群体中出现,而在实现中,这两个群体又常常混淆在一起。因为宋代募兵困难,有时候直接将罪犯补充到军队里,出现了充军的刑罚。

把纳入军队视为一种刑罚,估计也只有宋朝独有。由此,在宋代的常人看来,刺配罪犯和军队没什么区别了,在这种社会氛围里,当军事干部自然被这位老母亲看不起。

社会看不起当兵的,那么部队干部又是怎么看自己部下的呢?还是举一个狄青的例子,他是从士兵做到将军,体会最深了。

狄青在西北打仗的时候,有个手下叫焦用,有一次押兵,他乡遇故知,两个人推杯换盏,喝了一阵酒。就这点事引起士兵不满,说他克扣供给,只顾自己享受……

事情闹到军事长官韩琦这里。韩琦大怒,下令斩焦用。狄青知道后,赶紧过来求情。

狄青站在台阶下,苦苦哀求:“焦用以前有军功,是个好男儿!”

韩琦冷笑道:“东华门外,状元唱名,那才是真正的好男儿。焦用这种货色,也敢称作好男儿?”

说完这话,韩琦当着狄青的面,杀了焦用。

你说为了严肃军纪杀了焦用也就算了,但是,在韩琦的嘴巴里,一种对士兵的藐视,深深刺痛了狄青。

狄青虽不是状元出身,但当时的职位已经是边防军副总指挥了。但是在韩琦眼里,根本没什么尊敬,远不如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郎。

欧阳修评价卖油翁(欧阳修的卖油翁到底想说什么)(2)

这就是宋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样的社会,就像青花瓷,看着漂亮,一击就碎。

小时候,读过一篇魏巍的文章叫《谁是最可爱的人》,写的是中国士兵在朝鲜战场上英勇无畏的情怀,感动了一代人。

类似的文章,不可能出现在宋朝。宋朝只会出现《卖油翁》这样的文章。

从《卖油翁》里,你是否看见宋朝最终灭国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