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夫改嫁的经典案例(丈夫撒手人寰后)(1)

本故事已由作者:沈红红,授权每天读点故事app独家发布,旗下关联账号“谈客”获得合法转授权发布,侵权必究。

1

玉秀醒来的时候是凌晨两点,她的小女儿才两个多月,需要及时喂奶。

按理来说,丈夫陈南此时应该睡在她的身旁,可是没有,她的旁边只有小小一团的女儿。

这是很反常的事情,即使夫妻争吵最凶时,陈南都不会撇下他们母子。

一股不安的情绪升腾而起,玉秀也顾不得喂饱女儿了,匆忙喊起大儿子跟她一同去找人。

大儿子十岁了,独自睡在角落的小床上。

若是在村里,玉秀定然不会喊醒熟睡中的儿子,可夜深了她有些害怕。

他们一家四口目前住在山上的简易房子里,因为陈南养了几千只鹅,必须照看着。

屋子的灯都打开了,亮堂得很。

玉秀没在屋里瞧见陈南的身影,提起大号手电筒就和儿子出了门。

他们就在屋子附近找,除了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什么都没有。

最后是在屋子后面找到的。

陈南就挂在荔枝树上,双脚悬空。

手电筒的光照着人的那一瞬间,玉秀的脑中一片空白。

她从喉咙里发出一声绝望的尖叫,整个人扑了上去。奈何力气太小,她没有办法把丈夫脖子上的绳子解下来。

“快来帮忙!”

呆愣住的儿子机械地踱了过去,他抱住父亲的双腿,费劲地向上托举。

在儿子的帮助下,玉秀终于把陈南放了下来。

可惜人已经没气了。

后来一切尘埃落定,玉秀很是后悔,她不该喊儿子帮忙的。目睹父亲的死亡本就残忍,更何况亲手去托举父亲的尸体。

2

陈南的死轰动了整个村子。

人们总是认为老人的逝去符合常理,青壮年的消亡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他还那样年轻,才三十三岁。

他的妻子才刚刚为他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满足了儿女双全的心愿。

就算不为自己,也要为妻儿好好活着才对。

事情没有落到自己头上,所有人都能置身事外。

在玉秀一家子悲痛不已时,村子里的人在侃侃而谈。

有人说,陈南是因为夫妻吵架一时气愤而寻死。

这样的说法传来传去,传到了玉秀他们耳中。

婆婆听信流言,推搡着她要她把儿子还给自己。

放在从前,玉秀不会和婆婆计较。自她嫁过来,就和公婆的关系不甚亲近。

公婆对他们这个小家也没做出什么支持,既不帮忙照顾孩子,也不会对养鹅的活计做出贡献,一切全凭她和陈南苦苦撑着。

玉秀想,陈南的死或许真的和公婆脱不了干系。

假如他们肯施以援手,生活的苦就会少一些。陈南不会走投无路,她也不会失了丈夫,此后和儿女孤苦伶仃。

“我和陈南因为饲料钱发愁的时候,你们在哪?我和陈南累死累活的时候,你们在哪?我每天山上村里来回接送小孩读书的时候,你们在哪?”

玉秀发了疯般叫嚷着,在丈夫死后,她才将积压着的委屈宣之于口。

那些她和陈南需要帮助的时刻,陈家双亲都不在。他们两个人只知道过好自己的日子,丝毫不管儿子儿媳的死活。

山上养的鹅可多了。

鹅小的时候要一只只喂药,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养不活。白天能让鹅满地活动,可晚间就要把他们全赶回窝里。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即便是都养大了,也不一定就能卖出好价钱。这些年是亏是赚,只有他们夫妻自己知道。

亏钱了却也不能撒手不干,总想着指不定哪天价格就变可观了。翻身仗一打,把所有的欠款都还上。

陈南太脆弱了,他等不到翻身仗的到来。

葬礼在悲凄的氛围中举办。

十岁的儿子能随着人群行走,可小女儿太小了,她只能被人背在胸前,送了来不及好好相处的父亲最后一面。

玉秀没去送行,亲人们为她的未来考虑,不让她出面。毕竟她还年轻,谁也无法强迫她一辈子给陈南守寡。

3

陈南自尽的当天的确和玉秀有过争吵,说得准确些是陈南挨骂了。

那天他卖掉了一小批鹅,有了一笔小收入,钱被藏在了凉席底下。

等他再次掀起凉席时,钱已少了大半。

玉秀一下子就猜到是谁拿的了,肯定又是婆婆。只有卖鹅的时候,婆婆才会上山来,目的不言而喻,那就是要钱。

说难听点,是偷钱。毕竟她没有告诉任何人就私自拿走了钱,不问自取便是偷。亲生母子,也是如此。

“你明明知道你妈会来要钱,为什么不把钱放好?”玉秀的语气急了点,陈南他妈不是第一次干这事了。

陈南无话可说,默默承受着玉秀的责怪。摊上这样的家庭,他也不想的。

村里的同龄人无论是外出打工或者是留村发展的,都有父母的帮扶。他们不必事事操心,有爸妈在就能当一个偷懒的小孩。

可是陈南却没这么幸运。

他的父母早婚早育,如今的年纪尚不到五十。不敢指望他们给儿孙攒下大钱,至少在小事上也要伸手帮个忙吧。

玉秀怀中抱着小女儿,身上穿着廉价的衣服,头发糟乱得像个鸡窝。不用细看也能发现她的皮肤晒得发黑,而这是由于她日日要接送大儿子往返学校。

陈南将这些看在眼里,觉得分外愧疚。玉秀其实长得很清秀,稍微打扮一下也不比别人差。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没本事,玉秀也可以待在窗明几净的楼房中逗弄婴儿,和邻居闲话家常。

绝对不必像现在这样陪他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小房子里,展望那不确定的未来。

玉秀没忍心说太多狠话,对于婆婆的行为她早就习惯了。当初既决定陪着丈夫同甘共苦,现在就不能因为小小的磋磨而放弃希望。

“没关系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钱会有的,想要的东西以后也都会有的。”只要一家人好好在一起,玉秀什么也不怕。

她说着把小女儿塞进了陈南怀中,转身忙活起了晚饭,并没有看到身后的陈南扯出一丝苦笑,眼神中失去了所有光芒。

4

想死的人拦是拦不住的。

自杀的念头并不是突然产生的,陈南压力很大,那阵子过得很不开心。

有人撞见过他活干着干着眼泪就糊了满脸,可谁也没想到他会寻死。

没有人的日子是一帆风顺,无忧无虑的。活着不只是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

大家都说男人顶天立地,该为妻儿撑起一片天。

但是陈南撑不住了。

他欠了别人很多钱。就连喂鹅的饲料也是跟人赊账的,赊账不比现钱结清,每袋饲料要多添上十块钱。

单纯的十块钱或许不算什么,可每袋饲料原有的价格基础上多加十块钱,无形之中也成了压垮陈南的稻草之一。

前些年,有位村民养鹅赚了好多钱,听说有二十几万。消息传播开来,众人心底羡慕得紧,谁都想分一杯羹。

哪怕赚不到二十万,赚个两万也行啊。

陈南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想要拼一把,快些赚多多的钱,把家里的老房子翻新成楼房。

别人娶媳妇,都有父辈支持建成的新房子。可他没有,玉秀跟着他只能住在祖传下来的老屋。

她是个好女人,从来不会抱怨些什么。可这不代表陈南甘愿吃苦平凡,至少他要给儿女挣下家产,不让他们以后过得像自己这样辛苦窝囊。

于是陈南和玉秀商量之后,把存款都拿了出来,在山上租了土地,搭了小屋,买了小鹅。

起初是有挣到钱,后来就开始亏损了。

及时止损或许还不会造成难以收场的地步,只是陈南不认命,想着总会有翻身的那一天。

欠款越积越多,最后像一座大山一样牢牢压在陈南的身上。

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爸妈,是这些年来对他不管不问的爸妈。明明血浓于水,却只顾自身快活。

哪怕他们能稍微对自己好一点,陈南也不至于失了生的渴求。

玉秀刚生下小女儿没有多久,陈南不想她跟自己一起烦恼这些事情,能不在她面前提就不提。

玉秀只是隐约知道,家里欠下不少债。她一心扑在孩子身上,对陈南的关心不比以往。

假如她提前得知陈南会走投无路到一脖子吊死,她一定会把人揽在怀里细细安抚,让他振作起来。

就算不为其他,也要为着一双儿女好好活着。儿女们还那样小,从此以后没有爸爸的陪伴,何其可怜。

5

浑浑噩噩过了七天,亲人朋友都各自散去了,只留下丧子丧夫丧父的一家人。

陈父陈母对玉秀的态度好了不止一倍,他们似乎想以这种示好的方式把玉秀留下来。

失去了独生子,他们生怕媳妇撇下两个孙儿跑回娘家,重新嫁娶。

丈夫撒手人寰后,公婆一改刻薄脸面,怕我撇下两个孩子离开

没了儿子已经很惨了,他们没有太多精力再去抚养两个小孩长大了,更何况陈南留下的债务还得他们来承担。

村民们都在讨论,经此打击陈家父母会不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主动承担起儿子留下的所有包袱。

玉秀不是那么容易被感化的人。

她和丈夫最需要支持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她最心痛如绞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玉秀也不是那么无情的人。

陈南尸身未凉,她不可能着急改嫁。

儿女尚如此年幼,她不可能抛下他们独自跑回娘家。

丧仪结束还剩下不少礼钱。玉秀将其收好不留给公婆一分一毫,又从中抽取部分亲自上门去还了饲料老板的欠款。

她当然明白,不需要这么着急地就去还钱。村里所有人都会体谅她刚刚丧夫,没有人会向此时的她催债。

她当然也明白,人才刚死,债主们都害怕那些钱会打水漂,再也讨不回来。

玉秀几乎咬碎牙,她身上的担子太重了。不管是儿女的未来,还是那笔巨额债务,都压弯了她的脊梁,让她要低入尘埃。

说不恨陈南是假的,玉秀恨死他了。

恨他把一切都留给自己承受,无论是债务还是子女。

恨他匆匆而去,竟不给自己留下只言片语。

恨他只想着自己一死了之,没有顾及活着的人该怎么继续活下去。

可她的心也疼极了,那时的陈南该多么绝望啊。

他亲手把自己挂到绳子上,一点一点让生命流逝。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陈南想的到底是解脱的喜悦还是对于死亡的惊恐亦或是对妻儿的不舍。

玉秀不敢想得太细,一回忆起那晚荔枝树下微微晃荡的身影,她就悲不自胜,恨不得也随了那人去。

6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玉秀决心把鹅场的营生继续干下去,至少要把现在这批鹅养到可以全部脱手出去。

她已经顾不得悲伤了,她还有两个孩子,她不能放任自己脆弱不堪。

再苦再累都要咬牙坚持,她自嘲地想总不能学陈南那样一脖子吊死吧。

她已经好多天没有回到山上的小屋,那里曾经承载了一家人的喜怒哀乐,现在却充盈着孤寂与绝望。

玉秀不自觉绕到屋后,那棵荔枝树已经被砍掉了。

这座山上不止玉秀一家养鹅,那些继续守在山上的人会害怕,害怕那棵吊死过人的荔枝树。

他们也是陈南的朋友,可在陈南死后的第三天他们就把树生生砍死,就连树根都被挖掉焚烧。

正值夏日,是荔枝硕果累累的时节。那些甜滋滋的荔枝来不及被人摘下,就随着一斧子一斧子的动作,永久消失。

玉秀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明明对于自家来说是极度凄惨的事情,可落在旁人眼里却是一种令人恐惧避之唯恐不及的讯息。

他们都怕荔枝树会引诱下一个人,直到夺去他们的性命。

兴许人类的悲喜本就无法相通。

玉秀虽然白天会赶往山上,可夜晚还是回了村子。现在她和孩子都住在村子里面,她的公公接替了儿子原先的任务搬到了小屋守夜。

她的婆婆也甘愿帮忙照看两个小孩儿了。她抱着小孙女不肯撒手,事必躬亲,仿佛透过婴儿清澈的眼眸在看着遥远的人。

最是烂泥扶不上墙的两个人忽而转了性子,玉秀觉得十分讽刺。他们的长进是以一条人命为代价而得来的,儿子没了才知道后悔。

这般迟来的真心比草都轻贱。

但是玉秀不会拒绝他们的帮助,这本来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只是陈南泉下有知,未必就会感到欣慰。

7

时间的缓缓流逝可以暂时抚平伤痛,一旦有人触碰又会鲜血淋漓。

“要我说,陈南太自私了。既然要死,还不如上大马路去撞死在车前,赔个几十万总是有的吧。你看他倒好,自己一了百了,反倒连累了一家人过不好日子。”

“我是觉得他都想去死了,为什么不干脆跟玉秀离婚,把孩子都归到玉秀的名下。这样玉秀和小孩们就不用承担那些债了。唉,他这算是白死了吧。”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个道理玉秀懂得,仅是乡亲不为她家里的遭遇感到痛心本也是无可指摘的。

但玉秀也明白,背后胡乱议论别人是长舌妇才会做的事情。她怎么也没想到,不久前还对自己表示过关心的邻居嫂子会聚在一起偷偷议论陈南的死亡。

被生活逼死的陈南就是溺入水中的人,他不会游泳只能胡乱舞着双手企图自救,没等他做到,水就从口鼻中涌了进去。

他也想要呼救,可张嘴却是一连串无人能懂的音符,随着海浪翻滚转瞬就被拍向了远方。

这样的人哪里还能想到用性命去给家里换钱,哪里能想到以一纸离婚协议去保障妻儿的后半生。

玉秀不怪陈南,只怪这世间冷血又恶毒的人心。

她从暗处跳出,与那两个长舌妇厮打在一处。所有的委屈和心酸好像都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玉秀顶着乱糟糟的头发回到家中,却发现娘家来了人,是她的姐姐和妈妈。

母女三人抱在一起又是一顿痛哭。

良久哭声渐止,玉秀妈妈问她将来有什么打算。

“走一步算一步吧。再过一阵子这一大批鹅就能卖了,到时看看能卖多少,先把那钱还上一些是一些。”

玉秀妈妈的眼泪顿时又掉了下来,她苦命的女儿怎么还想着在这个家里耗下去。

她这回就是探口风来的,要是玉秀狠得下心,就把人接回娘家。过个几年遇上合适的,玉秀再度嫁人也能有个好归宿。

毕竟玉秀才三十二岁,谁也不忍心她把一辈子都搭进去。

“妈,就算不考虑陈南,也要想想我的孩子。我带着两个小孩也不好嫁人的。”玉秀哪里可能还有心思去考虑嫁人,因此便以两个孩子为借口婉拒母亲的好意。

她心里都清楚,妈妈是为了她好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不过玉秀倒是曲解了母亲的意思,后者的计划里根本没有过分在意那两个小孩。玉秀妈妈是想将两个孩子就此留在陈家,让玉秀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去迎接全新的未来。

说她狠心也罢说她残忍也好,遇到这样的不幸,当妈的最先想到的也只能是自己的亲骨肉。

诚然,玉秀也是这样的。她自然做不到把亲生骨肉撇下,一个人奔赴未来。那样的未来再美好也不是她想要的。

“秀秀,不管你做什么决定,姐姐都支持你。留着也好,守着从前的回忆过日子,守着两人的骨血过日子,到底还是有盼头的。”玉秀的姐姐温温柔柔,比玉秀年长不了几岁。

母亲无法共情的,姐姐都可以。她也曾在与丈夫最浓情蜜意的时候痛失所爱,她留在了夫家,从没有过再婚的念头。

为了什么呢?为了挚爱的人。

为了什么呢?为了他们在世间拥有的最后一个羁绊。

为了什么呢?为了夜里梦见那人时,能对他说一句“我一直都在”。

8

玉秀打定主意要留下来,好好陪着孩子们长大。

最高兴的是玉秀的公婆,其实村子里像他们这种情况的人并不在少数。

村东边的那个刘家,他家的男人早些年因病去世,只留下父母和妻女。

那个女人同公婆相处得一直很好,自结婚以后就被当做亲生女儿对待。

丈夫没了之后,也有人劝她回娘家。她没走,始终留着。

过了几年公婆二人亲自挑了一个好后生让他入赘,成了媳妇的新丈夫。一家人也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叫人好不羡慕。

玉秀的公婆筹谋着到时也给玉秀找个男人,家里没个有用的男人顶着怎么能行。

转念想到那笔巨债,两人随即愁眉苦脸起来,哪个不长眼的人会看上他们这样的家庭。

就算玉秀长得再漂亮,就算再讨不到老婆,五十万三个字就让人望而却步了。

玉秀不知道他们的心思,知道后肯定勃然大怒。

公婆二人也只是想想,还不敢在玉秀面前提起。

即便这样,仍是有没缺心眼的人上门,自以为是做好事,实际上猪狗都不如。

“妹子,老哥不嫌弃你生了两个孩子,也不怕你们家欠这么多钱。我今天来就是表个态,我愿意照顾你们母子。这钱你拿着,算是我的心意。”老男人把两万块钱拍到桌上,拍出了气壮山河的气势。

他的年纪跟玉秀公公差不多,到这个年龄还娶不到老婆,肯定是自身品行有问题。

陈家刚刚出事不久,老男人就打起了玉秀的主意,这要传出去村里人不得一人一口唾沫把他淹死。

玉秀气得脸通红,她顺手抓起玻璃杯就往那人身上砸。杯子落在地上,碎成渣渣。

这样也无法解气,玉秀继续把手边能碰到的东西都朝他身上招呼。

玉秀儿子从里屋出来,对着那人拳打脚踢。他虽然年龄小,但也不傻,明白老头不是好人,明白自己身为男子汉应该保护妈妈。

老男人既害怕又心虚,他恶狠狠说着:“我能看上你是你的福气,别不识好歹!”随后灰溜溜离开,临走还不忘把他的“心意”一齐带走。

人走之后,玉秀愣在原地不动。她觉得自己十分委屈,觉得自己像是身处荒岛孤立无援。

儿子乖顺地抱住玉秀,低声安慰她,从此以后自己就是她的依靠,他会一直一直陪着妈妈身边,绝对不会离开。

热泪盈满眼眶,玉秀缓缓抬头。霞光里小女儿被奶奶抱在怀中,她扑腾小手朝玉秀甜甜地笑着。

玉秀恍然大悟,自己并非孤身一人。

9

玉秀家的鹅终于卖出了好价钱。

近期鹅的市场价有所提高,收购商来的时候一举承包了玉秀家所有出栏鹅。

这要感谢陈南那些朋友们,他们同是养鹅户,却在收购商的面前大力举荐了玉秀家的鹅。

哪怕自家的鹅卖不出去,也要帮着玉秀家尽快以最好的价格脱手出去。

拿着那沉甸甸的钱,玉秀觉得手心烫得很,这好像是陈南去后她所感受到的最大善意。

她感激涕零,对着男人们鞠躬。不这样做,她的心里到底过意不去。

她在心底暗暗发誓,以后这些人需要帮助了,她一定第一个伸出援手。不为其他,就为他们此时的雪中送炭。

乌云逐渐移开,阳光很快就会遍布玉秀的生活。赚到钱就意味着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玉秀打算再去购买一批小鹅从头做起,继续把养鹅这个事业给干下去。如果到时太忙太累,就雇个工人帮忙。

她实在没有头绪,做其他什么事既能快速上手,又能有机会赚到大钱。

思来想去,还得养鹅。就和老天打个赌,赌下回不会再亏钱,赌自己会越干越好。

未来都是要靠自己的,玉秀知道即使陈南不在了,她也要好好撑住,给自己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创造美好的生活。

陈南肯定会在天上保佑他们的,玉秀都明白。

她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把剩下的路都走完。

总有一天,相爱的人都会再见。(原标题:《玉秀》)

点击屏幕右上【关注】按钮,第一时间看更多精彩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