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偶然读到这本《价值规律》,差点错过了一个时文大家手不释卷,一气读完,过瘾得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水沉木价值多少?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水沉木价值多少(水木然价值规律)

水沉木价值多少

如果不是偶然读到这本《价值规律》,差点错过了一个时文大家。手不释卷,一气读完,过瘾得很。

作者对于中西文化的理解,都有其独到之处。纠合中西文化逻辑,对于“价值规律”这一概念的表述也堪称到位。所谓价值规律,其实就是一种交换定律。这个命题粗看似乎很简单,实则牵动了一个深刻的哲学概念:正义。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曾经把正义划分为两种:分配正义与交换正义。

打个比方,在一群人中,有十个女人和十二个男人,如果进行分配,那么很难满足正义的要求,因为总有两个男人没有女人。对于分配正义来说,这就成了一个困局。除非采取某种其他的有计划的冒险分配行动合理或者不合理的消灭两个男人,以达到分配比例的合理,达到正义。如果不能做这样的选择,那么就只能承认特权阶级的合理化,一个男人可以因为特权拥有更多女人,结果是更多男人没有女人。这样虽然产生了更大的不合理,但是以特权正义凌驾于分配或者交换正义的基础上,就抹杀了分配或者交换本身。这正是封建皇权制度的特点,特权者的权力即正义。

如果是采取交换正义的方式呢,这个困局的解决办法就比较简单了。那就是由这十个女人和十二个男人自由交换和匹配,结果是有能力魅力的男人会获得更多的女人,没有能力魅力的会没有女人。其实结果和上面一样,会有超过两个男人没有女人。这正是当代文明的特点,由能力决定结果是否正义。换言之,能力即正义。

在分配和交换正义的背后,其实是更加深刻的难题:我们是应该追求结果正义,还是过程正义。追求结果正义,就是以分配为中心,导致共产主义。追求过程正义,就是以交换为中心,导致资本主义。

苏联共产主义试验的失败让我们知道,分配正义是穷途。今天美国的新自由主义的失败(诺奖美国得主斯蒂格利茨的近日发文)告诉我们,交换正义也基本上是末路。我们需要第三条道路,这条道路结合了二者的优点,很有可能是未来世界的文明出路。这就是中国式的道路,其中夹杂了共产主义的理想,资本主义的思维。东方哲学是善于综合的,永远别小看一个数千年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

话题有点远而且深了,让我们回归当下。在现实社会中,提倡交换正义,就是鼓励奋斗,鼓励劳动,鼓励创造价值。以此为基础,去达到自身的所欲所求,带动文明的发展和进程,即是本书的宗旨:价值规律。

这个表述基本问题不大,值得补充的一点是:虽然我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崇尚交换正义,但并不意味着就否定分配正义。比如国家对于弱势群体的最低政策,以及富人的慈善捐款,正是对于分配正义最好的回答。

作为结束,不妨赞扬一下作者对于传统文化中糟粕一面的理解之深和批判之入骨。比如说对于喜好道德批评和盖帽子的阴险思维,作者痛批之余,以很low来总结此类行为。的确,不谈本质,忽略过程,仅仅以某种他人言论或者自己的臆想为前提,动辄给他人盖帽子,贴标签,进而对他人进行批评,否定,何止很low,简直就是一只活生生的口水虫罢了。

只不过,口水毕竟只是口水,不是子弹。能伤害心灵弱小者,却很难洞穿看透此类伎俩的明智人士。某种意义上,中国悠久的文明史既蕴藏了丰富的智慧,也的确孳生和活跃了各种以唾液为生的微生物。

老子说: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前后相随。的确是深刻的见识。

2020-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