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居住的地方有什么好玩的(旅行沿着朱自清的足迹游巴黎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

朱自清居住的地方有什么好玩的(旅行沿着朱自清的足迹游巴黎是一种怎样的体验)(2)

朱自清居住的地方有什么好玩的(旅行沿着朱自清的足迹游巴黎是一种怎样的体验)(3)

暮色中的法国巴黎凯旋门

文 | 叶永平

摘自《私人订制游欧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3月,本文已获出版社授权。

朱自清对巴黎似乎情有独钟,在《欧游杂记》中留下了最长的篇幅来细说自己漫游巴黎的点点滴滴。从塞纳河到协和广场,从凯旋门到香榭丽舍大街,从埃菲尔铁塔到巴黎圣母院,从市中心卢浮宫到郊外的枫丹白露,对建筑、艺术、文学、风土人情,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而今,我们沿着朱自清的脚步,去巴黎寻觅大师笔下对美的记忆和描述,仿佛与大师同行在美的世界里……

◆ ◆

巴黎,一个埃菲尔铁塔下的城市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海明威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巴黎就是快乐的同义词”。但接下来他又说:“令人只想到吃、喝、写作、做爱。”这是海明威1921 年时说的。

今日的巴黎,是否还是海明威说的那个巴黎?其实不然。

有人称之为旅游巴黎,有人誉之为文物巴黎。还有人说它是蒙着面纱不为人知的巴黎,或叫由众多博物馆和隐秘角落组成的巴黎。当然,也有人称之为购物天堂巴黎、摩登巴黎、美食巴黎、水上巴黎、花园巴黎……一句话,一个千面千像千姿的巴黎,一个经历了许多世纪的变化,在不断更新的巴黎。

巴黎,被绘画、被写作、被歌唱、被搬上银幕和舞台。巴黎是历代所有画家最钟爱的题材,他们在画布上印下它的容貌和色彩;是银幕上永恒的明星,被胶卷曝光得一遍又一遍;旅游者向往它的人间天堂,在这里抒发着闲情逸致;当地人酷爱它是喧哗和宁静并存的地方,你可以选择欢乐,像那红磨坊上的风车,日夜旋转不停;你也可以追寻独处一地,在咖啡的香味里打发悠悠时光。

其实,巴黎就是埃菲尔铁塔下的一个城市。朱自清在登上铁塔后,极为生动地描述道:“塔上最宜远望,全巴黎都在眼下。但尽是密匝匝的房子只觉应接不暇而无苍茫之感……全塔用铁骨造成,如网状,空处多于实处,轻便灵巧,亭亭直上,颇有戈昔式的余风。塔基占地十七亩,分三层。头层离地一百八十六英尺,二层三百七十七英尺,三层九百二十四英尺,连顶九百八十四英尺。头二层有‘咖啡’,酒馆及小摊儿等。电梯步梯都有,电梯分上下两厢,一厢载直上直下的客人,一厢载在头层停留的客人。最上层却非用电梯不可。那梯口常常拥挤不堪。壁上贴着‘小心扒手’的标语,收票人等嘴里还不住地唱道,‘小心呀!’这一段儿走得可慢极,大约也是‘小心’吧。最上层只有卖纪念品的摊儿和一些问心机。这种问心机欧洲各游戏场中常见;是些小铁箱,一箱管一事。放一个钱进去,便可得到回答;回答若干条是印好的,指针所停止的地方就是专答你。也有用电话回答的。譬如你要问流年,便向流年箱内投进钱去。这实在是一种开心的玩意儿。这层还专设一信箱;寄的信上盖铁塔形邮戳,好让亲友们留作纪念。塔上最宜远望,全巴黎都在眼下。但尽是密匝匝的房子,只觉应接不暇而无苍茫之感。塔上满缀着电灯,晚上便是种种广告;在暗夜里这种明妆倒值得一番领略。隔河是特罗卡代罗大厦,有道桥笔直地通着。这所大厦是为一八七八年的博览会造的。中央圆形,圆窗圆顶,两支高高的尖塔分列顶侧;左右翼是新月形的长房。下面许多级台阶,阶下一个大喷水池,也是圆的。大厦前是公园,铁塔下也是的;一片空阔,一片绿。所以大厦远看近看都显出雄巍巍的。大厦的正厅可容五千人。它的大在横里;铁塔的大在直里。一横一直,恰好称得住。”

朱自清居住的地方有什么好玩的(旅行沿着朱自清的足迹游巴黎是一种怎样的体验)(4)

埃菲尔铁塔

在300 米高的天台上眺望巴黎,它就像埃菲尔铁塔巨人脚边的“小人国”。历史与现代在这里融为一体,文化与艺术在这里大放异彩。

在埃菲尔铁塔上你不禁会遐想:巴黎,一个多少人的“梦中情人”?

◆ ◆

塞纳河的风情万种

“塞纳河穿过巴黎城中,像一道圆弧。”朱自清是如此这般地形容,非常生动、非常形象化,似乎给塞纳河赋予了一种灵气。

因为有了塞纳河,所以巴黎就成了水灵灵的了。

因为有了桥,所以巴黎就成了千姿百态的了。

朱自清居住的地方有什么好玩的(旅行沿着朱自清的足迹游巴黎是一种怎样的体验)(5)

塞纳河畔

塞纳河畔,这是巴黎最美的身段,宛如少女的舞动的腰肢,时时散发出美人的芬芳,令人陶醉、让人着迷。

塞纳河畔,虽然有着鳞次栉比的古典建筑,像巴黎圣母院、奥赛美术馆、大皇宫、小皇宫、埃菲尔铁塔、夏佑宫、卢浮宫……可是,如此华丽的,或雄浑的,或婉约的,或凝重的芳容,往往给游客一个影影绰绰、模模糊糊的倒影,在水中,它姣好的面容,似乎已被潺潺流水弄得满脸皱容,加之那暗色的花岗岩的外表,它仿佛春华早逝。

可是,塞纳河上的桥,伸出双臂,将塞纳河水拥入怀抱。挺起肩膀,将塞纳河两岸连成一线。无论清早的晨曦,还是黄昏的暮日,将塞纳河桥装扮得像少女头饰,散发着青春的气息,摇曳着五彩缤纷的花环。

塞纳河桥,风格迥异,那是巴黎的杰作。新桥,横贯西提岛,又有那位“风流”的亨利四世骑马铜像为伴,是著名的一景。大铁架般的艺术桥,是通向卢浮宫的近道,桥上时有各类露天展览。圣米歇尔桥、兑换桥、玛丽桥、图尔内尔桥、修理桥、协和桥、皇家桥等林林总总,令人眼花缭乱。

一座桥,就是一个故事。一座桥,就是一段历史。

塞纳河桥,它浓缩了巴黎的昨天。塞纳河桥,它又赋予了巴黎明天。

雨中的塞纳河,朦朦胧胧,游人稀少。但是两岸的建筑更显得雄伟壮观。任凭河水自由流淌,雨中的河、河中的雨,真是不同寻常的景致。

都说塞纳河孕育了巴黎,慵懒的气息,悠闲的脚步,恬静的熏风,就像一部浪漫而宁静的协奏曲。而雨中的塞纳河,给巴黎带来一种朦朦胧胧的抽象画的感觉。

雨丝,密密的,洒落在卢浮宫的广场上,在玻璃金字塔的喷泉周围,同汩汩的涌泉交织在一起,构成轻歌曼舞的画面。

埃菲尔铁塔,似依偎在塞纳河畔的少女。微微的晨曦中,塞纳河的氤氲岚气,为她婀娜多姿的身影披上一层或隐或现的纱幔。暮色里,她的倩影倒映在弥漫的河水中,如同时隐时现的海市蜃楼……

沿着塞纳河,经过协和广场,在法国大革命中,路易十五、玛丽皇后在此上了断头台。进入加叶尼歌剧院,那些大音乐家的石膏像,红沙发红布幔,红丝绒壁纸同水晶吊灯交相辉映。

雨丝,默默地为歌剧院门墙上的雕塑梳妆打扮,莫扎特、巴赫、海顿、贝多芬,那清晰的线条、传神的神情,在雨丝的抚摸下,更为充满灵性,犹如大师再生一般。

在那淅淅沥沥的细雨陪伴下,河水流向远方,流向人们心间。

◆ ◆

凯旋门的评说

巴黎凯旋门乃世上最大的一座拱门,是1806 年拿破仑为了纪念他不可一世的功勋而建造的,1836 年才完成,拿破仑未能活着看到它,但在他死后19 年,即1840 年的冬天,灵柩从圣赫勒拿岛运回路过此。

时至今日,当人们来到凯旋门下,有几人能知这是拿破仑的杰作?但拱门下无名士兵的墓前却鲜花不断,长明圣火不熄。

历史就是这样:谁是真正的英雄,历史自有评说。

凯旋门上最著名的浮雕是《马赛曲》,它刻画了当年马赛义勇军为自由而献身的历史,虽然,义勇军的勇士们没有留下英名,但凯旋门的丰碑,天天矗立在戴高乐广场的中央。来来往往的人们,不时投来一丝崇敬的目光。而那些远道而来的游客更乐于在此留影,将这座英雄的丰碑带到四面八方。

朱自清是这样描述的:“凯旋门,有四里半长。凯旋门地势高,从刚果方场望过去像没多远似的,一走可就知道。街的东半截儿,两旁简直是园子,春天绿叶子密密地遮着;西半截儿才真是街。街道非常宽敞。夹道两行树,笔直笔直地向凯旋门奔凑上去。凯旋门巍峨爽朗地盘踞在街尽头,好像在半天上。欧洲名都街道的形势,怕再没有赶上这儿的;称为‘仙街’,不算说大话。街上有戏院,舞场,饭店,够游客们玩儿乐的。凯旋门一八零六年开工,也是拿破仑造来纪功的。但他并没有看到它的完成。门高一百六十英尺,宽一百六十四英尺,进身七十二英尺,是世界凯旋门中最大的。门上雕刻着一七九二至一八一五年间法国战事片段的景子,都出于名手。其中罗特的‘出师’一景,慷慨激昂,至今还可以作我们的气。这座门更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在拿破仑周忌那一天,从仙街向上看,团团的落日恰好扣在门圈儿里。门圈儿底下是一个无名兵士的墓;他埋在这里,代表大战中死难的一百五十万法国兵。墓是平的,地上嵌着文字;中央有个纪念火,焰子粗粗的,红红的,在风里摇晃着。这个火每天由参战军人团团员来点。门顶可以上去,乘电梯或爬石梯都成;石梯是二百七十三级。上面看,周围不下十二条林荫路,都辐辏到门下,宛然一个大车轮子。”

◆ ◆

卢浮宫的沉浮

早在12 世纪末,菲利普·奥古斯特就在已被称为卢浮宫的场地上建造了一个城堡。两个世纪后,查理五世的建筑师雷蒙将其改造为皇家的居住场所,形成了“鲜艳夺目的珐琅宫殿”。

但是,百年大战和卢瓦尔河畔的城堡使国王远离卢浮宫,使它沦为军火库和监狱。当弗朗索瓦一世决定常驻在这里时,逐渐修建成一座文艺复兴式的宫殿。1564 年,卡特琳·美第奇又建了杜勒丽宫。路易十三、路易十四期间修建有增无减。但是,太阳王却移情于凡尔赛,卢浮宫的繁华又显没落。

18 世纪末,整个欧洲都在谈论国王教皇的收藏品。后来的制宪会议决定并在1791 年开创艺术中心博物馆。随着拿破仑一世的胜利,来自欧洲的艺术品使卢浮宫琳琅满目。

朱自清居住的地方有什么好玩的(旅行沿着朱自清的足迹游巴黎是一种怎样的体验)(6)

卢浮宫

朱自清对卢浮宫(当时翻译为卢佛宫)也是情有独钟,他曾经这样娓娓道来:“巴黎博物院之多,真可算甲于世界。就这一桩儿,便可教你流连忘返。但须徘徊玩索才有味,走马看花是不成的。一个行色匆匆的游客,在这种地方往往无可奈何。博物院以卢佛宫为最大;这是就全世界论,不单就巴黎论。卢佛宫在加罗塞方场之东;主要的建筑是口字形,南头向西伸出一长条儿。这里本是一座堡垒,后来改为王宫。大革命后,各处王宫里的画,宫苑里的雕刻,都保存在此;改为故宫博物院,自然是很顺当的。博物院成立后,历来的政府都尽力搜罗好东西放进去;拿破仑从各国‘搬’来大宗的画,更为博物院生色不少。宫房占地极宽,站在那方院子里,颇有海阔天空的意味。院子里养着些鸽子,成群地孤单地仰着头挺着胸在地上一步步地走,一点不怕人。撒些饼干面包之类,它们便都向你身边来。房子造得秀雅而庄严,壁上安着许多王公的雕像。熟悉法国历史的人,到此一定会发思古之幽情的。

卢佛宫好像一座宝山,蕴藏的东西实在太多,教人不知从哪儿说起好。画为最,还有雕刻,古物,装饰美术等等,真是琳琅满目。乍进去的人一时摸不着头脑,往往弄得糊里糊涂。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有三件。一是达文齐(注:今译达·芬奇)的《蒙那丽沙》像,大约作于一五零五年前后,是觉孔达夫人的画像。相传达文齐这幅像画了四个年头,因为要那甜美的微笑的样子,每回‘临像’的时候,总请些乐人弹唱给她听,让她高高兴兴坐着。像画好了,他却爱上她了。这幅画是佛兰西司第一手里买的,他没有准儿许认识那女人。一九一一年画曾被人偷走,但两年之后,到底从意大利找回来了。十六世纪中叶,意大利已公认此画为不可有二的画像杰作,作者在与造化争巧。画的奇处就在那一丝儿微笑上。那微笑太飘忽了,太难捉摸了,好像常常在变幻。这果然是个‘奇迹’,不过也只是造形的‘奇迹’罢了。这儿也有些理想在内;达文齐笔下夹带了一些他心目中的圣母的神气。近世讨论那微笑的可太多了。诗人,哲学家,有的是;他们都想找出点儿意义来。于是蒙那丽沙成为一个神秘的浪漫的人了;她那微笑成为‘人狮的凝视’或‘鄙薄的讽笑’了。这大概是她与达文齐都梦想不到的吧。”

读完朱自清的巴黎游记,在卢浮宫里边欣赏边沉思:卢浮宫的沉浮,同法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当一座城堡几起几落,最终演化成一座名扬天下的博物馆,我们深知其筚路蓝缕,是多少代人的心血。

而今的卢浮宫,历经沉浮已是世界级的艺术宫殿。

◆ ◆

巴黎圣母院前的遗憾

建于1163 年的巴黎圣母院坐落在塞纳河中间的西岱城岛上,与卢浮宫、埃菲尔铁塔齐名,被称为法国最伟大的建筑艺术杰作。

当我再次来到巴黎,炙热的阳光下,巴黎圣母院前排队参观者依旧像长蛇阵般。它的整个建筑都用石头砌成,屋顶、塔楼、扶壁都用尖塔做装饰,繁复有致,旋律优美。建筑内布满精美的雕塑和绘画。最为感叹的是那两座钟楼,各高69 米,由一条走廊连接。钟楼、楼梯、尖塔构成一幅神秘莫测的图案,平添了几份庄严肃穆之氛围。

朱自清居住的地方有什么好玩的(旅行沿着朱自清的足迹游巴黎是一种怎样的体验)(7)

巴黎圣母院

但是,巴黎圣母院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是难以磨灭的。尤其是雨果笔下卡西莫多敲打着巨钟发出的浑厚响声,美丽的艾丝美拉达的舞步,月光下神父忧郁的走步,还有那说不完的巴黎圣母院的故事。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的终结语是:“这具骨骼的主人是自己前来死在这里的。人们想把他和他所拥抱的那具骨骼分开时,他化作了尘埃。”

雨果,早已离世而去。那部《巴黎圣母院》成了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这座不朽的建筑,也成了无数人心中的圣地。

雨果,没有留下遗憾。作为远道而来的游客,究竟有什么遗憾呢?

朱自清笔下的巴黎圣母院精雕细刻般:“圣母堂更为煊赫。堂成于十二世纪,中间经过许多变迁,到十九世纪中叶重修,才有现在的样子。这是‘装饰的戈昔式’建筑的最好的代表。正面朝西,分三层。下层三座尖拱门。这种门很深,门圈儿是一棱套着一棱的,越往里越小;棱间与门上雕着许多大像小像,都是《圣经》中的人物。中层是窗子,两边的尖拱形,分雕着亚当夏娃像;中央的浑圆形,雕着‘圣处女’像。上层是栏干。最上两座钟楼,各高二百二十七英尺;两楼间露出后面尖塔的尖儿,一个伶俐瘦劲的身影。这座塔是勒丢克所造,比钟楼还高五十八英尺;但从正面看,像一般高似的,这正是建筑师的妙用。朝南还有一个旁门,雕饰也繁密得很。从背后看,左右两排支墙像一对对的翅膀,作飞起的势子。支墙上虽也有些装饰,却不为装饰而有。原来戈昔式的房子高,窗子大,墙的力量支不住那些石头的拱顶,因此非从墙外想法不可。支墙便是这样来的。这是戈昔式的致命伤;许多戈昔式建筑容易圮毁,正是为此。堂里满是彩绘的高玻璃窗子,阴森森的,只看见石柱子,尖拱门,肋骨似的屋顶。中间神堂,两边四排廊路,周围三十七间龛堂,像另自成个世界。堂中的讲坛与管风琴都是名手所作。歌队座与牧师座上的动植物木刻,也以精工著。戈昔式教堂里雕绘最繁;其中取材于教堂所在地的花果的尤多。所雕绘的大抵以近真为主。这种一半为装饰,一半也为教导,让那些不识字的人多知道些事物,作用和百科全书差不多。堂中有宝库,收藏历来珍贵的东西,如金龛、金十字架之类,灿烂耀眼。拿破仑于一八零四年在这儿加冕,那时穿的长袍也陈列在这个库里。北钟楼许人上去,可以看见墙角上石刻的妖兽,奇丑怕人,俯视着下方,据说是吐溜水的。雨果写过《巴黎圣母堂》一部小说,所叙是四百年前的情形,有些还和现在一样。”

◆ ◆

枫丹白露拿破仑的声音

在巴黎东南60 千米的地方,有一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宫殿,它有一个颇为优雅的名字:枫丹白露。法语的原意是“蓝色的泉水”。枫丹白露,这是一座广阔的枫丹白露森林围绕的宫殿。1137 年,路易六世在泉边修建了打猎休憩的城堡。

朱自清居住的地方有什么好玩的(旅行沿着朱自清的足迹游巴黎是一种怎样的体验)(8)

枫丹白露宫

此后,殿内经历代国王的装饰,保持了文艺复兴的风格。16 世纪,来自意大利的艺术家在此绽放出文艺复兴之花。现有主塔、六座王宫和四座花园,四周为170 平方千米的森林。是一处迷人的景色,尤其是秋色中的枫丹白露,格外醉人。

秋风萧瑟,秋雨淅淅,殿外颇感寒意。草坪上、湖面上漂泊着残叶。游客兴致很高,在后花园漫步闲谈,大口大口地呼吸着这里的清新空气。

曾几何时的风云人物,早已收入历史画卷之中。但是,留下那一串串历史正版或别传的故事,为后人津津乐道。尤其那宫内的中国馆,收藏着上千件来自圆明园的艺术珍品,包括明清时期的古画、金玉首饰、牙雕、景泰蓝等,我们看着内心顿感阵阵凉意,仿佛一股萧瑟秋风袭来。

雨点,越来越密,越来越大。秋天的雨意,不时涌上心头。

枫丹白露的魅力:不同于闹市的秋色。

朱自清对枫丹白露也是赞叹不已:“但真有野味的还得数枫丹白露的林子。枫丹白露在巴黎东南,一点半钟的火车。这座林子有二十七万亩,周围一百九十里。坐着小马车在里面走,幽静如远古的时代。太阳光将树叶子照得透明,却只一圈儿一点儿地洒到地上。路两旁的树有时候太茂盛了,枝叶交错成一座拱门,低低的;远看去好像拱门那面另有一界。林子里下大雨,那一片沙沙沙沙的声音,像潮水,会把你心上的东西冲洗个干净。林中有好几处山峡,可以试腰脚,看野花野草,看旁逸斜出,稀奇古怪的石头,像枯骨,像刺猬。亚勃雷孟峡就是其一,地方大,石头多,又是忽高忽低,走起来好。

枫丹白露宫建于十六世纪,后经重修。拿破仑一八一四年临去爱而巴岛的时候,在此告别他的诸将。这座宫与法国历史关系甚多。宫房外观不美,里面却精致,家具等等也考究。就中侍从武官室与亨利第二厅最好看。前者的地板用嵌花的条子板;小小的一间屋,共用九百条之多。复壁板上也雕绘着繁细的花饰,炉壁上也满是花儿,挂灯也像花正开着。后者是一间长厅,其大少有。地板用了二万六千块,一色,嵌成规规矩矩的几何图案,光可照人。厅中间两行圆拱门。门柱下截镶复壁板,上截镶油画;楣上也画得满满的。天花板极意雕饰,金光耀眼。宫外有园子,池子,但赶不上凡尔赛宫的。”

在枫丹白露宫前的白马庭院,马蹄形的阶梯有一楼缓缓伸到二楼。虽然,岩石的栏杆斑驳陆离,岁月的泪痕早已沁入每一块岩石之中。

它见证了叱咤风云的拿破仑的一段历史。1814 年,拿破仑在此签署“退位书”。4 月20 日拿破仑被押送流亡,在马蹄形阶梯上慷慨激昂道:“再见了,我的孩子们!再见了,我的勇士们!”随之,拥抱将士,跳上马车去流亡。一年后“百日政变”,拿破仑重返于此,再次在马蹄形阶梯下东山再起。这就是拿破仑“退位处”的历史故事。

退位,往往意味着一个人政治生涯的结束。而拿破仑却卧薪尝胆重整旗鼓。这是马蹄形阶梯留给后人的值得思考之处。

枫丹白露宫,其建筑和内部的装饰都可与凡尔赛宫媲美,尤其是静谧的湖水倒影中的宫殿,更使人赞不绝口。不过,这一座光彩已逝的马蹄形阶梯,却留下了这样一段如歌如泣的话题。

当你站在马蹄形阶梯时,拿破仑的退位宣言仿佛又在耳际响起……

◆ ◆

凡尔赛宫的命运

朱自清在对比了枫丹白露后,对凡尔赛宫大为赞赏:“凡尔赛宫在巴黎西南,算是近郊。原是路易十三的猎宫,路易十四觉得这个地方好,便大加修饰。路易十四是所谓‘上帝的代表’,凡尔赛宫便是他的庙宇。那时法国贵人多一半住在宫里,伺候王上。他的侍从共一万四千人;五百人伺候他吃饭,一百个贵人伺候他起床,更多的贵人伺候他睡觉。那时法国艺术大盛,一切都成为御用的,集中在凡尔赛和巴黎两处。凡尔赛宫里装饰力求富丽奇巧,用钱无数。如金漆彩画的天花板,木刻,华美的家具,花饰,贝壳与多用错综交会的曲线纹等,用意全在教来客惊奇:这便是所谓‘罗科科式’。宫中有镜厅,十七个大窗户,正对着十七面同样大小的镜子;厅长二百四十英尺,宽三十英尺,高四十二英尺。拱顶上和墙上画着路易十四打胜德国,荷兰,西班牙的情形,画着他是诸国的领袖,画着他是艺术与科学的广大教主。近十几年来成为世界祸根的那和约便是一九一九年六月二十八那一天在这座厅里签的字。宫旁一座大园子,也是路易十四手里布置起来的。看不到头的两行树,有万千的气象。有湖,有花园,有喷水。花园一畦一个花样,小松树一律修剪成圆锥形,集法国式花园之大成。喷水大约有四十多处,或铜雕,或石雕,处处都别出心裁,也是集大成。每年五月到九月,每月第一星期日,和别的节日,都有大水法。从下午四点起,到处银花飞舞,雾气沾人,衬着那齐斩斩的树,软茸茸的草,觉得立着看,走着看,不拘怎么看总成。海龙王喷水池,规模特别大;得等五点半钟大水法停后,让它单独来二十分钟。有时晚上大放花炮,就在这里。各色的电彩照耀着一道道喷水。花炮在喷水之间放上去,也是一道道的;同时放许多,便氤氲起一团雾。这时候电光焕彩,红的忽然变蓝的,蓝的忽然变白的,真真是一眨眼。”

朱自清居住的地方有什么好玩的(旅行沿着朱自清的足迹游巴黎是一种怎样的体验)(9)

凡尔赛宫图

凡尔赛宫壮丽宏伟,虽说并非是最古老或是规模最大的王宫,却最能重现王宫的气派。

凡尔赛宫和路易十四的性格不可分,充分显现了太阳王的雄心,展现了他君主专政的绝对权力。于是,1682 年成为执政中心。国务院厅全部是黄金和大理石装饰。金色和红色装潢的国王寝宫,更为奢华的王后寝宫,镶金装饰,略为庸俗的镜厅是其追求华丽壮观的体现。

昔日帝王王宫并未使其江山万年,但其奉献的不仅仅是供人游览,总能让人回味历史的命运。

◆ ◆

在法国购物

法国巴黎,可称得上是欧洲的购物天堂之一,尤以时装、香水而著名。

第一回路过是在戴高乐机场转机,从斯德哥尔摩飞香港,需在此等候几个小时,于是在免税商店闲逛。那时,我们大都囊中羞涩,外汇外币少得可怜,只好在此大饱眼福,各家奢侈品店、名牌店还有超市,一一参观。最后,临登机前才痛下决心,花费了100 多法郎,购买了“鳄鱼”衬衫以及几套组装迷你香水。那时这属于绝对的高档商品。

以后10 多次在巴黎转机或停留。我便琢磨着挑选些什么样的纪念品。

第一回到埃菲尔铁塔,在第三层看到一处商店,因只顾照相,没有仔细选择就匆匆赶到二层去集合就餐了,对那一眼难忘的铁塔模型便铭记在心。后来几次转机中看到它,却犹豫不决,担心模型太大,提携不便。几年后再度到巴黎,在巴黎圣母院北侧的小街上,目睹林林总总的铁塔模型,花15 欧元,挑了座合金材质的,此后一路随身走过比利时、荷兰、冰岛、意大利等国,越过千山万水才带回。

那年冬,寒雨中的巴黎郊外的枫丹白露,脚下泛黄的树叶沙沙作响,淅淅沥沥的雨滴洒落在四处,我们像落汤鸡般照了几张照片,便疾步逃回宫殿内。一头扎进纪念品商店,从画册、明信片、纪念章、圆珠笔入手。作为历代法国国王的行宫,它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一座宫殿。在柜台看到几枚塑料套封的金黄色的纪念币,从人头像上可推断准是哪位与枫丹白露有着密切关系的君王,一枚要2 欧元多。还有那本迄今还引以为豪的画册,其照片是绝对值得收藏并阅读的,也不枉我1 个多小时的车程。

朱自清居住的地方有什么好玩的(旅行沿着朱自清的足迹游巴黎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0)

尼斯老城

尼斯老城保存完好,小街两旁尽是充满历史沧桑的老屋,底楼不少人家开了小店。听人介绍,尼斯的干花是值得一购的纪念品。临街的店门口,一长排地摆放着用花布裹着的干花,香味各异,任人挑选。一开始,我并未当回事。“这干花带回去有啥用?”有人说:“放在箱子衣柜里,这是天然的香料。”听完,10 欧元买下3 袋。那扑鼻清香的味道,真是让人难以忘怀。

国家人文历史 ∣ID:gjrwls

朱自清居住的地方有什么好玩的(旅行沿着朱自清的足迹游巴黎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1)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朱自清居住的地方有什么好玩的(旅行沿着朱自清的足迹游巴黎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2)

订 阅 季

朱自清居住的地方有什么好玩的(旅行沿着朱自清的足迹游巴黎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国历原创产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