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苔被阳光晒变色还能吃吗(碱性干燥剂危害大)(1)

有媒体报道,江西一名5岁男童吃完海苔后,将食品袋中的干燥剂拆开,准备兑入水中吹泡泡,不料瞬间发生爆炸,右眼被灼伤。

虽然有专业人士指出,干燥剂爆炸需要一定的条件才会爆炸。但是这则新闻还是引起了我们对食品中看似不起眼的干燥剂的关注。

海苔、饼干、月饼、膨化食品……如今,在各类定量包装食品中,一般都会放入小包装的干燥剂,以降低包装物中的湿度,防止食品吸潮变质。那么,食品包装内的干燥剂究竟都有哪些成分?为何对儿童更易造成危害呢?

常见的食品干燥剂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的干燥剂多以氧化钙(生石灰)、硅胶、三氧化二铁以及氯化钙为主要原料。其中,以生石灰和硅胶为原料的食品干燥剂最为常见。特别是生石灰,因其吸湿效果好,且来源方便,价格又便宜,所以大部分干燥剂以生石灰为主,在食品干燥剂中一直被广泛使用。

近年来,作为石灰类干燥剂的替代产品——硅胶干燥剂逐渐流行,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无毒,无腐蚀性,性状稳定且吸湿能力较好。据悉,硅胶干燥剂是唯一得到欧盟认可的干燥剂种类,只是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来说,硅胶干燥剂的成本要比石灰干燥剂高许多。

业内人士指出,一般情况下看,食品企业首先会从干燥剂的安全性角度考虑,其次才是成本问题。特别是石灰类干燥剂使用过程不可逆,一旦吸湿变硬便无法继续发挥作用,这也是导致其逐渐会被淘汰的原因之一。另外,根据食品药品包装规定,干燥剂的包装要有抗强度,且应在干燥剂外包装上标注其主要成分及有害结果,并做出安全提示。从目前市场调查情况看,食品企业一般会在干燥剂包装上标注“不要食用”、“远离儿童”等警示字样。

海苔被阳光晒变色还能吃吗(碱性干燥剂危害大)(2)

碱性干燥剂危险性最大

近年来,市场上的各类儿童食品丰富多彩,为防止吸潮变质,食品干燥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儿童好奇心强,食用了包装袋内的食品后,对干燥剂的性能并不熟悉,因误用、误食造成的意外伤害日益增多。

据专家介绍,生石灰即氧化钙,属于碱性物质,遇水后会变成熟石灰,在这一中和反应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量,造成气体膨胀和水体膨胀,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当压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可能会引发“爆炸”反应。因此,石灰类碱性干燥剂一旦被孩子意外踩爆、误食或不慎入眼,都可能对肌肤、消化道或眼结膜等造成损伤,尤其对眼睛伤害最为严重。

眼科专家指出,由于碱性化学物质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其向眼部组织间隙以及深部或眼球内渗入扩散速度快,同时,通过细胞膜使细胞的pH值发生变化,可引起广泛的纤维蛋白溶解和组织的广泛破坏,导致组织坏死、瘢痕收缩,从而发生睑球粘连,严重者还可以导致角膜结膜的严重坏死、穿孔、角膜白斑以及浸润,前房炎症以及葡萄膜炎、全眼球炎症、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甚至眼球萎缩。这些眼部的病变严重影响视力,甚至会造成失明。临床上碱灼伤一般比盐酸、硫酸等酸灼伤的后果更严重,常见的碱性灼伤多由氢氧化钠、生石灰、氨水等引起。

海苔被阳光晒变色还能吃吗(碱性干燥剂危害大)(3)

远离安全隐患,意外紧急施治

儿童是食品干燥剂的主要“防范”人群,家长在给孩子零食吃时,一定要把里面的干燥剂取出来,放在远离孩子的地方;同时,家长应叮嘱孩子远离干燥剂,不要玩干燥剂,不要将干燥剂投入水中,以免造成伤害。如果孩子误食误用了干燥剂,千万不要慌张,要分辨干燥剂的类型,对症施救。

如果是无色透明的小球,这属于硅胶干燥剂,硅胶在胃肠道不能被吸收,可经粪便排出体外,一般来说,对人体没有毒性,误服后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如果入眼,用清水从内眼角往外眼角冲水即可。如果大量服用三氧化二铁类干燥剂,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以及腹痛腹泻等症状,可对症治疗。

如果误食了氧化钙成分的石灰干燥剂,容易引起食道烧伤或者胃溃疡,应尽快喝水或牛奶稀释、催吐,以减少体内的吸收;但喝水也不宜过多,以免造成呕吐再次灼伤食道,成人一般在120~240毫升,儿童按每公斤体重10毫升计量,总量不超过200毫升;若是不小心皮肤沾染了石灰干燥剂,则需要用大量的清水冲洗;一旦有石灰干燥剂溅入眼里,更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以上。

对于氧化钙成分的石灰干燥剂,无论是误食、不慎入眼或灼伤肌肤,用上述方法紧急处理后,都必须尽快送医院作进一步治疗。特别是发生眼灼伤后,一定要立即到医院急诊,切忌自己随意处理,因为即使是轻微的眼灼伤,如果未及时正确处理,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其实,无论是什么成分的干燥剂,只要不破损、不沾水,都是安全的;况且,作为石灰类干燥剂的替代产品——硅胶干燥剂正在推广,石灰类干燥剂逐渐会被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