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兴:校庆120周年时,国家新闻周刊网来采访我们问东大土木强在哪里。我认为,要想做强一方,肯定要有历史的传承。从早些年徐百川等老一辈的知名大咖,传到吕志涛院士与杨宗放教授,他们把混凝土领域做到了极致。到了我这一辈,我们有孟少平、我、罗斌,则是把结构和施工结合在一起的方向。

早期的预应力(预应力漫谈)(1)

徐百川

早期的预应力(预应力漫谈)(2)

吕志涛

早期的预应力(预应力漫谈)(3)

孟少平

早期的预应力(预应力漫谈)(4)

罗斌

预应力是东大的特色之一,众多学者和团队在相关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以郭正兴教授为首的团队,曾承担了“FAST天眼”反射面支承结构索网施工阶段的技术支撑工作,解决了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近日,匠心无疆实践团成员杨思玉同学采访了郭教授,一起来看看吧!

早期的预应力(预应力漫谈)(5)


郭正兴,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所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访谈实录

Q1:

:郭老师您好!我了解到生活中的很多工程都会应用预应力,预应力作为东大特色之一,也非常受到学校重视,您是怎么看东大预应力发展的?

:预应力融合了多个学科,而混凝土内施加预应力更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凡是涉及到大跨桥,以及涉及到对抗裂要求高的工程,都要施加预应力。此外,诸如大核电站、储粮仓等有储罐压力问题的工程,也要加预应力;市政中的各类处理池;大型场馆的索结构等,无一例外。后来,预应力演进到了空间钢结构。正因如此,它有着极其广泛的作用范围。我们今年年底卡塔尔世界杯的场馆,也要做预应力,我是主赛场体育场的顾问专家。我们东大预应力最近施工了厦门新体育中心,也是索结构。原来上海八万人体育场的改造,浦东足球场,昆山足球场,都有我们的身影。

#卡塔尔世界杯体育馆

早期的预应力(预应力漫谈)(6)

#厦门体育中心

早期的预应力(预应力漫谈)(7)

所以如此看来,预应力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工程里都会涉及到的。我们高校体育馆做得可不少!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浙大的体育馆,也是我带的人和董事林院士团队合作去做的。所以我们这样一个预应力团队在国内影响力是很大的,我们不仅做理论研究,工程实施方面取得的成就也是高校里面公认的。

这样自然就形成了我们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得到了很多“高校公认”,在学生当中也有一个普遍的概念,就是觉得东大的预应力很强


Q2:

:郭教授,您之前说参与过很多像体育馆,会展中心的建设。能请教授举一两个例子给我们讲讲当时的故事吗?

:我简单讲讲鄂尔多斯东胜体育场。它的主设计师是我们原来“鸟巢”的结构大师范重大师。当时,鄂尔多斯东胜体育场上面要做一个膜结构,且钢质大拱是倾斜的,跨度是320米,拱高大概在120米,通过40对索吊挂的大悬挑结构。到了冬天,可以用膜盖把它封闭起来进行室内活动;天热了,可以打开。这个建造难度在当时是空前的。我们是现场最主要的工程团队,这个索结构正是我们施工的。

早期的预应力(预应力漫谈)(8)

早期的预应力(预应力漫谈)(9)

早期的预应力(预应力漫谈)(10)

鄂尔多斯东胜体育馆

场馆建设主要有三个难题

第一是因为对大拱的精工钢构要采用整体提升法,吧1600吨的一只拱整体提升。我作为专家跟他一起进行安全把控,讨论如何把它整体提升上去,又如何把它在空中张拉成型。

第二大风,我们需要进行在风荷载下的整个计算分析,防止重大事故坍塌。

第三施工难度很大,我到现场最冷的时候是零下八度,条件艰苦,花费了很长时间。我们一般要跑好多好多次。

在我的经历当中,恐怕有几十个这样的故事。像我们这些科研人员,不是说参与了一点点皮毛就自己吹,我参加了什么——没那么回事。对我们来说,做学问也非常重要,要务实。所以一定要有科学的务实的精神。


Q3:

:郭教授,您也参加过一些南京的工程,能请您给我们讲一讲近期的一工程里面的一些技术困难或改进吗?我们想听一听。等回到学校以后,我们想大家一起实地去观摩一下。

:你们可以去看南京下关的惠民大道高架桥。这两天正在进行非常精彩的模块化拆迁,这个项目很大,场面壮观。把1700吨左右的桥用模块化运输车拆下来。你们可以到那个地方看看。

早期的预应力(预应力漫谈)(11)

惠民大道高架桥

早期的预应力(预应力漫谈)(12)

:为什么要拆掉那个桥?是因为老化吗?

:是因为江北的一个地铁线要过来,江北那边上海隧道公司正在用盾构机来做一个下穿通道。由地上的高架桥变为地下的交通通道。这是一个南京重大的建设活动,即玄武湖隧道。


Q4:

:学校有哪些我们可以参观的地方吗?

游泳馆,游泳馆是我老同学设计的。宏亚建设的施工,点子都是我给他们出的。就是用模板支撑它的清水混凝土,上面是陶土钻。清水混凝土是表面不做任何装饰的,你们以后走进去看。这个混凝土直接打完以后模板拆掉以后就外露了,不做装饰。但外面可以做一些。

早期的预应力(预应力漫谈)(13)

早期的预应力(预应力漫谈)(14)

东大游泳馆


漫画故事

早期的预应力(预应力漫谈)(15)

早期的预应力(预应力漫谈)(16)

早期的预应力(预应力漫谈)(17)

早期的预应力(预应力漫谈)(18)

早期的预应力(预应力漫谈)(19)

早期的预应力(预应力漫谈)(20)

早期的预应力(预应力漫谈)(21)

早期的预应力(预应力漫谈)(22)

队员感想

Q1:

孙晟炎:通过采访,我认识到预应力有如此深广的应用。预应力是土木工程的重要革新。作为东大土木人,我应主动学习了解学校的行业核心竞争力。我为学校在预应力取得的重大成就自豪,向郭教授等大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金蕾:郭教授在采访中不仅为我们讲述了他与天眼FAST的奇妙缘分,还科普了不少预应力的工程案例,通过这次对郭教授的采访,我加深了对预应力的了解,也愈发加深了对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理解,更被老一辈匠者不畏艰难undefined勇于探索的精神所感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我们年轻一辈更要学习老一辈匠者的精神,不畏艰苦,接续奋斗!


杨海霞:在这次访谈中,郭正兴老师讲述了他与预应力的故事。他在讲述工程建设故事时传达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不管学什么专业都要有奋斗精神和务实态度的道理,告诉我们谨记止于至善以及曾经的嚼得菜根、做的大事的校训。在听完郭老师的故事后,我对这些道理有了更深的认识。


赵敏如:FAST ,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简称,亦有“中国天眼”之称。因此我们采访了参与天眼建造的郭正兴教授,他为我们讲述了 FAST 中索网结构的建造,让我体会到老一辈科研人员的奋斗精神和对名利的淡泊之心。

• end •

文字:匠心无疆实践团

图片:匠心无疆实践团、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杨海霞

封面:匠心无疆实践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