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的纬度南北跨越约5500多公里,黑龙江在东北面,也是中国最冷的地方,南沙群岛最南,也是最热的地方,按人们身体能承受的温差,最冷和最热的地方都不适合居住,特别是几千年前,天当房、地当床的年代。

但无论天怎么热也比冷好,就是在古代,热也是可以想办法遮阴避暑的,但冷在古时候可就有难度了,白天可以活动、晒太阳,晚上怎么办?睡觉怎么办?

聪明和执着的东北先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因势利导,发明了各种御寒的办法,都独辟蹊径,各有独到之处,令现代人赞叹不己。

万物都蔽体,比如身上穿的是皮草,脚上蹬的是靰鞡,用现在的说法,靰鞡就是土皮鞋,靰鞡鞋的历史也悠久了,跨度也很大,解放后出生的我也穿过靰鞡。

黑龙江省老房子改造位置 黑龙江地区有历史以来住房的演变(1)

摘自网络侵权必删

靰鞡里面放的是乌拉草,把乌拉草砸软后放进去特别的暖和,乌拉草也曾经是东北的三宝之一,人参、貂皮、乌拉草。

比如喝烈酒、吃肥肉也特别的御寒,先人们在这方面做的游刃有余,比如杀猪菜就是满族传遗,东北老爷们最爱吃的蒜泥白肉也是御寒菜。

而东北的先人们住的环境也大同小异,往下挖的叫地窨子,地上盖的叫窝棚,冬天冷的时候就住地窨子,里面可以生火取暖,顶上铺着厚厚的茅草。

夏天住窝棚,汉语叫“撮罗子”或“马架子”因为马架子的形状 形状像一匹趴着的马,这些建筑陪伴了先人几千年。

黑龙江省老房子改造位置 黑龙江地区有历史以来住房的演变(2)

摘自网络的马架子侵权必删

黑龙江省老房子改造位置 黑龙江地区有历史以来住房的演变(3)

这是今年我在群力西拍的窝棚视频的截屏

黑龙江省老房子改造位置 黑龙江地区有历史以来住房的演变(4)

摘自网络的木刻楞侵权必删

近代的时候黑龙江沿岸也有过木刻楞,是从俄罗斯传过来的,在林区比较多见,而后期的松嫩平原多数是茅草屋和土坯房,东北俗语说的四大累,脱大坯、拉大犁、生孩子、打溜须,脫坯就是第一累。

铁人王进喜六十年代初到大庆盖的几十万平方米的“干打垒”和土坯房也有区别,干打垒是把和(读huo)好的泥一层一层的堆放,堆到一定的高度,停一天两天的等泥干了在继续堆,上边放木房梁,房顶是将当地的羊草绺成草把子做垫层,上覆泥巴抹光而成(年年得补漏)。

而土坯房是先用模具做出土坯晾干后在一层层码放,每层之间用黄泥做粘结剂,他们的共同点是里边都必须放草,我们老家用的都是麦余子、草筏子和苫房草,特点是结实、抱团和现在的钢筋也有一拼。

解放后哈尔滨市区的房屋就多种多样了,干打垒的除了牲口圈,住人的很少,但土坯房还到处都是。

黑龙江省老房子改造位置 黑龙江地区有历史以来住房的演变(5)

黑龙江省老房子改造位置 黑龙江地区有历史以来住房的演变(6)

上边的土坯房就是我去年在呼兰拍的土坯房,人是不住了,就是放杂物,哈尔滨其他地方应该还有不少。

黑龙江省老房子改造位置 黑龙江地区有历史以来住房的演变(7)

文敏街3号的板夹泥建筑

还有苏联的板夹泥房(和木刻楞有区别)也有不少,在省政府后院文敏街3号还存在一处,是老式住宅,虽然早就寿终就寝了,但这些年来没有拆迁的原因是这里太过于狭窄了,没有拆迁价值,而又不让自建,以至于现在还尴尬的空在那里,不知道是不是保护建筑。

在建国后批量建的公产房里,有一部分楼板是导制的,就是每层楼的楼板是支模板用混凝土现场浇筑的,外墙(承重墙)厚是两砖半(合半米多),间壁墙(非承重墙)是板夹泥的(木条墙两侧用麻刀灰)。

黑龙江省老房子改造位置 黑龙江地区有历史以来住房的演变(8)

这是60年代盖的外楼梯房

但是后期为了降低成本盖的大多数是预制板的,还有一部分是外楼梯的,而承重墙也薄了,都是两砖墙,使用年限也缩短很多。

黑龙江省老房子改造位置 黑龙江地区有历史以来住房的演变(9)

这是9几年盖的砖混预制板房,文府街

现在哈尔滨存量的老、破、旧小区基本都是这样的房子(2000年以后才开始框架结构没有无红砖房了),说明一下,当时的外楼梯和两砖墙,是降低建筑成本和贪污腐败没有关系,就是当时的钱太紧张了,国不富、民不强。

当然以前更没有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记得当年我们的邻居,省水产局局长还亲自挖菜窖搭棚子呢,那时候住房特别的紧张,夏天的时候很多的人家都住在板棚里。

2000年秦砖汉瓦现在在哈尔滨的郊区马架子有、土坯房也有,但地窨子真的没有看到过了,估计已经没有好多年了。

道外区的巴洛克建筑群、中央大街的欧式建筑群、花园街的历史文化街区及市中心老小区的建筑综合起来就是哈尔滨的住房变迁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