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是大盘股和中小盘股的分水岭?

正文内容开始前的郑重提示:基金拆解系列内容只做基金基本拆解、并非进行投资标的推荐。

本系列内容选择拆解标的方式及步骤为:晨星网——基金筛选器——选择一家基金公司——选择“3年3星以上 5年3星以上”两个条件——按5年评级做从高到低排序,依次进行拆解。基金数据截止至文章撰写当天,具体日期在基金详情图当中有体现。

任何推荐本身都有极大局限性,投资决策只能由自己做出,基金拆解系列内容只想表达认真看一只基金产品的基本步骤,由于每只基金历史信息不同,碍于文章篇幅有限并不能涵盖全部内容,如需全部详细资料,请自行查阅基金历年公告。误认本文为推荐基金标的文章,照此投资,盈亏请自负。把基金读成故事,让“理”财点亮生活。昨天我们看了这只上证50ETF基金,从2004年成立至今16.2年的时间里,年化复合收益表现是诱人的11.3%。昨天就在感叹,我们的大盘股长期看起来还真的是很行啊!毕竟咱们看过不少老基金了,有的历史很长的权益基金,虽然中间某几年时间可能表现特别耀眼,但其实拉长时间去看成立以来的年化复合回报,也就是百分之十几的意思。相比之下,这么一只ETF,买基金的成本低、管理费低,简称投资成本低吧,如果长期投的话,这个优势就真的体现出来了。为了看一下这个11.3%的年化复合水平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我想用复利计算器来算一下,假设当年就买了,一直拿到现在变成了多少钱,复利计算器百度上搜索就有,感兴趣的可以自己随手找一下~因为这是一只指数,完全被动管理、不怎么会受到基金经理的影响(除非管飞了、出事故了,但是极少发生),所以比较敢用复利计算器来试算,也没有什么推荐嫌疑嘛,主要是想看看买指数基金能不能帮我们赚到钱的。

通俗易懂上证50etf(每天读懂一只基)(1)

就是这样的,假如当年1块钱投进去了,就这么傻傻的拿了16.2年,现在就会变成5.67元,这里面是包括了13次分红的。就是这么个结果……当然PK不了有些的主动管理基金,成立15年涨了20倍的那种,但作为指数来说,这个长期表现,其实很能说明市场整体向上的长期趋势的。四、上证50指数这些年涨了嘛?!我们说投资要去长期持有,这个敢于长期持有的底气,就来自于市场长期整体向上的这个趋势;如果这个趋势不在,那也就真的会怀疑能不能长期拿得住投资组合。至于指数10年不涨的这个说法,我们真的是只要拉开指数去看几眼,就会发现,嗨,不过就是统计区间的选择问题。所以,按着这个思路,我们认真看一下上证50这个我们最熟悉的宽基指数,发布以来的收益表现好了。

通俗易懂上证50etf(每天读懂一只基)(2)

数据来源:Wind

指数是2004年1月2日发布的,基日是2003年12月31日,发布之后的当年12月,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只华夏上证50ETF基金就成立了。通常规律就是这样的,一个重磅的指数发布之后,ETF基金会比较快的成立,很快跟上指数的步伐。

通俗易懂上证50etf(每天读懂一只基)(3)

数据来源:Wind

上证50指数从发布之日起,到2021年3月12日,年化收益率是7.91%,这么看起来其实真是不算高。其中2007年的牛市顶点期间,上证50指数最高达到4772.93点;2015年的牛市顶点,上证50指数只达到3458.71点;就在前几天2021年2月23日,上证50达到了3942.09点。作为衡量市场是否具有长期上涨的趋势,这个表现还是比较够用的,至少说明我们的大盘平衡的指数,还是有在努力拉动表现的。2015年之后的表现其实蛮显眼,在2015年之前,始终都是小盘股的收益率表现会比大盘股要好一些的。选择2007年10月17日-2015年6月8日这个两轮大牛市的区间表现来看一下,中证1000指数的区间收益率是16.94%,上证50是-4.13%。

通俗易懂上证50etf(每天读懂一只基)(4)

通俗易懂上证50etf(每天读懂一只基)(5)

数据来源:Wind

相差极大,代表小盘股的中证1000指数绝对碾压了代表大盘的上证50指数。但是,从2015年6月8日开始至今,这两个指数的表现竟然是——

通俗易懂上证50etf(每天读懂一只基)(6)

通俗易懂上证50etf(每天读懂一只基)(7)

数据来源:Wind

中证1000指数-14.05%、上证50指数1.37%。以前我们总是习惯性的认为小盘股波动大所以高风险伴随高收益,大盘股拉不动的,也就是那样。但2015年至少对于最近几年的市场来说,显然是个分水岭一般的存在,从指数的长期走势图上也能看到差异。不过,做这个对比并不是想说只能去买大盘股,不要买小盘股了,毕竟从2015年的年中牛市顶点到现在,也不过是不到6年的时间,并不意味着此后小盘股永远再无翻身之日。但是,全球通胀背景下,结合A股市场注册制的开闸,以及美股市场、港股市场的长期表现来看,大盘、成长或许会是全股分化的长期推动力量。毕竟股票的价格表现的是市场共识,没有共识就没人敢买,没人敢买也就没有流动性,僵在那或者走得不好,也就比较好理解。不过,对于投资组合的搭建来说,如果自己要去手动搭建组合,还是要尽量分散才符合理论的研究成果。五、华夏上证50ETF基金的净值、回撤表现要看净值了,就得先看一下分红和拆分情况。这基金历史上有过一次拆分,发生在成立(2014.12.30)之后的两个月,2015年2月17日。

通俗易懂上证50etf(每天读懂一只基)(8)

数据来源:Wind

基金的份额拆分对持有人来说没有影响的,举个整数的简单例子,就是原来每份基金2块钱,你一共持有100份;拆分之后基金变成1块钱,你就一共持有200份了。ETF基金的拆分是为什么呢?就是在基金建仓期结束后,为了方便投资者去跟踪基金份额净值变化,基金管理人通常会以某一选定日期作为基金份额折算日,以标的指数的1‰(或1%)作为份额净值,对原来的基金份额及其净值进行折算。ETF进行份额折算之后,净值与指数挂钩,投资者就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ETF的表现,甚至直接从盘中指数的变化来估算ETF净值的变化,从而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趋势投资或者一、二级市场的套利操作。继续来看分红~

通俗易懂上证50etf(每天读懂一只基)(9)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

历史上一共分红13次。上证50ETF是在A股上市最早的ETF,包含的是上证交易所最大的50只股票,这些股票都是成熟的大公司,经常分红,所以上证50ETF自上市以来,也就经常分红。华夏上证50ETF从2004年12月31上市到现在一共上涨了467.4%,而同期上证50指数只上涨了322.85%,这些ETF比指数多涨出来的涨幅,就是因为长期累积分红造成的。如果ETF一直不分红,这些股票分红的收益也不会凭空消失,都会归入到基金净值里面。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基金单位净值、累计单位净值和复权单位净值就不是一个数字了。

通俗易懂上证50etf(每天读懂一只基)(10)

数据来源:Wind

截止2021年3月21日,基金单位净值3.621元;计入历次分红的累计单位净值是4.932元;选择把历次分红进行红利再投资的复权单位净值是5.674元,这个结果也和我们在本文开头,直接用复合年化回报率去计算持有16.2年的复利结果是一样的。一只上证50ETF,拿住了16年,也能翻这么多倍。关于回撤问题,其实指数基金的回撤可以不看,基本就是在反应指数的整体回撤表现而已,并不代表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看一下也只是能更好的去感受一下这些年来市场的变化。

通俗易懂上证50etf(每天读懂一只基)(11)

数据来源:Wind

动态回撤的整体分布就是这样了,2008年的时候全球金融危机、国内又是汶川地震,大家期待的奥运行情也没来,就是那样了。之后2009年有了4万亿的计划,其实对上证50这些股票来说,刺激作用也真是不算大,没有出现特别好的表现,所以回撤也就没什么改变。之后就是2015年的股灾了,从回撤的表现上能够看到牛市顶点就是没有超过2007年顶点的,这一点我们在之前看指数长期走势的时候也已经看懂了。最后就是2020年初的这个成就。单从上证50的表现上来看,过去两年是牛市,指数一直在涨,不过上涨表现和之前两轮牛市的差异其实特别大,并不是那个蹭一下子拉上去,之后再咔嚓一下掉下来的惯常表现了。最近关于市场是牛是熊的讨论特别多,我自己也比较担心接下来可能会出现以年为单位的阴跌情况,但对于A股7-8年一轮大牛的惯例来说,当下距离2015年还不足7年。所以,这种短期判断还是不要妄加揣测了,事后回头看怎么都有理,事前做预测怎么都懵逼。只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做好资金的分配,就能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心态,进可攻退可守会比较舒服。六、华夏上证50ETF基金经理

通俗易懂上证50etf(每天读懂一只基)(12)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

这基金十几年的历史,经历过3位基金经理,看起来就并不多了。并且,这当中其实细看的话,就是两个人的时代,方军和张弘弢。第一位,方军 独立管理这只上证50ETF基金长达11年零325天,2016年11月18日起张弘弢加入,用125天时间完成转换第二位,张弘弢 2017年3月24日开始独立管理这只上证50ETF,2年零347天之后徐猛加入第三位,徐猛 2020年3月6日开始加入管理,至今1年零9天方军是1999年7月加入华夏的,1999年!华夏成立的第二年。从研究员做起,后来成为基金经理,一共管理过6只基金,全部是ETF。在“2009年基金经理赚钱榜总榜”当中,方军凭着挣71亿的成绩,被封“财神”,当时方军管理的基金有华夏上证50ETF、华夏中小板ETF和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赚钱的主要来源是我们今天看的这只-华夏上证50ETF,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因成立于2008年8月的市场调整期,所以在2009年没赚钱还稍赔。其实这种赚钱榜的排行当中纳入指数基金经理也真的是比较奇怪,指数基金的目标就是完美跟踪、完美复制的,对基金经理来说,赚钱不赚钱完全不能由自己决定。而且去比这个总数的话,肯定是谁的规模大谁在上涨行情里才能赚得越多……相比之下,还是指数基金的奖项更有道理一点。

通俗易懂上证50etf(每天读懂一只基)(13)

数据来源:Wind

在2013年的一次采访中,关于ETF,方军的观点是这样的:ETF的快速发展不足为奇,现在市场越来越有效率,想通过挖掘个股超越市场越来越难,相比选择个股,指数投资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市场重视。相比于其他的指数基金,ETF有四大优势支持:效率高、费用低、可做杠杆做空、可作为重要的权益类融资工具。不过,普通投资者缺乏程序化交易工具,对 “一二级市场套利”、“成分股停牌套利”、“ETF和分级基金套利”只能“望洋兴叹”。方军认为,普通投资者实际上还有一些实用策略可以使用,比如“利用ETF进行市场选时投资、行业板块轮动投资、对冲个股投资风险、流动性进行融资”等。关于ETF的管理:ETF对系统化、自动化要求特别高,因此ETF的基金经理需要非常有经验、对运作及IT系统非常熟悉,才能有这种预判能力,以便提前准备好,进行系统化的应对。一个ETF的团队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资金、技术的投入,因此对基金公司的实力有很高要求。目前(2013年),华夏基金已经发展出近乎完整的ETF产品线,为不同的市场行情提供了对应的ETF。关于ETF的配置:在流动性充裕时,可买入上证50ETF或沪深300ETF;在牛市行情启动时,可配置中小板ETF;当某个行业板块出现机会时,可在系列上证行业ETF进行布局;当看好境外市场时,可配置恒生ETF;当市场缺乏投资性机会时,则可配置保证金货币。2017年3月23日,方军卸任离职,去向成谜。截止方军离职的这一天-2017年3月23日,公募行业在任且自任职以来担任同一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且任职天数超过10年的仅有6位,在方军卸任基金经理之后,这一数字变为5人。第二位基金经理,张弘弢 2000年4月加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数量投资部董事总经理、行政负责人,在管基金15只、在管规模1192.14亿作为国内指数投资的领军者,华夏基金是业内首家股票ETF规模突破千亿元的基金公司,拥有业内最齐全的ETF产品线。在华夏获得第十七届中国基金业金牛奖 “被动投资金牛基金公司”奖项之后,张弘弢接受采访的时候有这样一段观点:“普通投资者如何进行指数投资?针对这个问题,张弘弢给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投资要有原则性,要根据自己制定的规则进行投资。

其次,要有均衡配置的投资理念,通过多样化的均衡配置,既不会错过价值、成长等不同风格的红利,同时还能很好地分散风险。

对于普通投资者,建议选择低估值蓝筹指数作为核心持仓,可以进行长期定投,获得长期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

又因为挣公司业绩增长的钱相对容易,挣择时的钱较难,投资指数基金时,投资者还可以选择盈利增速较快的龙头指数进行配置,可以在牛市中获得更好的收益。

此外,张弘弢提醒投资者在选择ETF产品时要关注ETF产品的流动性风险。当大量资金流入或流出ETF的过程中,部分规模较小的ETF会出现市价显著高于净值(溢价)或市价显著低于净值(折价)的情况。

对于专业投资者来说,折溢价提供了套利机会,另一方面它也意味着流动性风险。如果ETF及成分股的流动性较好,套利者的出现会迅速抹平折溢价。

对于规模大、流动性好的ETF,基本不存在流动性风险,即使阶段性的资金流入流出带来较大的折溢价,由于ETF特有的申购赎回套利机制的存在,ETF的折溢价会被套利投资策略迅速抹平,同时ETF管理人还会聘请做市商来提供流动性,确保在极端情形下也能为ETF提供流动性。

投资者在挑选ETF时,除了标的指数的选取外,也需要关注ETF产品本身的规模及流动性,以及基金管理人的整体实力、ETF运作经验等。”第三位基金经理,徐猛 2003年8月至2006年2月,曾任财富证券助理研究员、原中关村证券研究员等。2006年2月加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数量分析师、数量投资部基金经理助理等,任数量投资部高级副总裁。在管基金15只,在管规模847.57亿。在2020年3月的一次采访中,徐猛有这样一段观点:“个人投资者做资产配置:首先需要考虑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决定资产配置中权益资产投资的上限。一般而言,风险承受能力与年龄成反比,与资金规模成正比,也和风险厌恶程度有关,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因素来分析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再有,对目前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包括经济基本面、市场的流动性、政策面以及投资者情绪等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决定货币、债券、权益投资的比例。

最后,对市场中的货币、债券、权益类基金进行分析比较,在每个细分资产中挑选出符合要求且优异的基金产品来进行配置。

到底是买指数还是买主动基金?

首先投资者需要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指数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相对清晰,主动基金需要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选股逻辑等。如果对主动基金不太了解,建议买指数基金。

一般而言,市场有效性高、市场处于熊市末期或牛市中,指数基金取得相对优势的可能性较大,这种情形下建议配置指数基金。配置指数基金还是主动基金,取决于投资者对市场、对主动基金经理的了解,不能一概而论。

什么市场环境或背景下适合投资ETF?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从市场阶段来看,在牛市中, ETF一直保持高仓位运作,且基金的大额申购赎回不会对投资运作产生较大影响,在趋势较强的股票牛市环境中,往往能够战胜仓位相对较低的主动股票基金。在熊市末期,市场处在筑底阶段,此阶段估值水平处在历史非常低的位置,投资者有抄底的需求,此时利用ETF抄底,投资者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主动基金一般在此阶段的仓位相对较低。在熊市末期及牛市中,适合配置被动型产品。

(2)从市场风格来看,市场没有明显的风格及板块行情,主动投资通过选择板块或风格获取超额收益的可能性低,此时可配置指数型产品力争获取市场的平均收益。

(3)从投资者角度看,投资者看好整体市场,但不擅长行业配置或个股选择,此时可配置指数型产品;另外,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可以采用核心-卫星的投资策略,核心仓位可以使用指数型产品配置,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利用卫星仓位获取超额收益。”这样一只华夏的王牌ETF基金,基金经理的配置从来都是天王级别。这样的大佬给出的投资建议,其实也不复杂,就是了解自己,再去了解产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才能投的最安心。好了,华夏上证50ETF510050到此结束~每周一-周四19:00,拆解基金,学会细读产品,让选基不再焦虑!基础分析,不作为投资建议,据此投资,盈亏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