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问,现在很多食品,明明有植脂末、氢化植物油,营养成分表里却写着反式脂肪酸含量是0,是真的吗?

众所周知,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脂肪的主要成分,在人体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那么,您知道不饱和脂肪酸里的反式脂肪酸吗?您对反式脂肪酸了解有多少呢?

什么是反式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按空间结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不饱和双键上2个碳原子与2个氢原子在碳链的同侧,空间构象呈弯曲状,称为顺式脂肪酸,熔点较低,呈液态。自然界绝大多数不饱和脂肪酸和常用植物油的脂肪酸为顺式脂肪酸。

另一种则是不饱和双键上2个碳原子与2个氢原子分别在碳链两侧,空间构象呈线性,称为反式脂肪酸,熔点较高,呈固态或半固态,也是我们在这里着重要介绍的。

反式脂肪酸八大类(反式脂肪酸知多少)(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反式脂肪酸是坏脂肪吗?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是对人体健康不利的一种脂肪酸——即坏脂肪酸,它能够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增加冠心病风险,还可以诱发肿瘤和2型糖尿病、影响生殖发育、降低记忆力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每年约有50万人因摄入反式脂肪酸而死于心血管疾病。

反式脂肪酸主要来源于哪些食物?

反式脂肪酸有两种,一种是天然反式脂肪酸,如牛奶、人乳、乳制品、牛羊肉的脂肪中含有1%~8%的反式脂肪酸,因含量低,且是否对人体有害尚有争议,所以不必担心。

反式脂肪酸八大类(反式脂肪酸知多少)(2)

另一种是人造反式脂肪酸,最主要的来源是氢化植物油(如人造黄油等),可占油脂含量的8%~7 0%;部分精炼植物油,如经过高温精炼脱臭工艺则含有一定量反式脂肪酸;烹调时过高的油温或反复煎炸也会生成少量反式脂肪酸。

2012年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报告显示,我国居民反式脂肪酸摄入71%来自加工食品——即人造反式脂肪酸,其中氢化/精炼植物油来源占到近50%;29%来自天然食品如奶类等。

含有反式脂肪酸的加工食品含括人造黄油,人造奶油、咖啡伴侣、膨化食品、冷冻甜点、固体饮料(奶茶、奶精)、油炸食品、烘焙速食食品(蛋糕、面包、饼干、披萨、汉堡、薯片、三明治、方便面)、调味品(固体汤料、沙拉酱)、糖果(巧克力)、酱类(花生酱)等等。

反式脂肪酸八大类(反式脂肪酸知多少)(3)

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是多少?

2013年起美国提出禁用人造反式脂肪酸;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是膳食最大摄取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将我国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膳食中来源于食品工业加工产生的反式脂肪酸的可耐受最大摄入量定为小于总能量的1%(以每天摄入能量为1800Kcal计大约是2g)。

虽然目前我国居民反式脂肪酸摄入量极大多数小于1%,但青少年、儿童的摄入量呈增加趋势,正在成为高危人群。建议尽量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

反式脂肪酸八大类(反式脂肪酸知多少)(4)

反式脂肪酸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选购食品时,首先查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虽然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规定“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但实际上很少有厂家标明或标注是0。

需要注意的是,按规定,每100克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小于0.3克,可以标注为“0”,也就是说标注为“0”的并不代表食品中真的不含有反式脂肪酸。

其次,查看食物配料表中是否有氢化植物油、代可可脂、人造奶油、起酥油、植物奶油、人造酥油、植脂末、精制/精炼油等字样,如果有尽量不选购或少选购。

最后,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建议尽可能选用天然健康的食品原料自行加工制作膳食饮品,少选购经食品加工厂加工过的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