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31】

红楼梦里贾赦有几个孩子 红楼梦贾赦身份揭秘(1)

贾赦

9.6 贾赦:福王朱常洵

前文说过,万历的亲弟潞王系分在宁府,万历帝这一支基本都在荣府,也采用一家分两个的手法,没有把四个儿子再分四家,而是以万历最宠爱的儿子福王朱常洵为代表,在荣府中另分了一个贾赦家。

比起长子朱常洛,万历帝偏爱这个“小儿子”福王朱常洵,甚至引起国本之争,人所共知。这一点在《红楼梦》中也多次强调:

46回,贾赦逼鸳鸯做妾,惹怒贾母,连王夫人也带累被斥责,经探春提醒后,贾母笑道:“可是我老糊涂了!姨太太别笑话我。你这个姐姐他极孝顺我,不像我那大太太,一味怕老爷,婆婆跟前不过应景儿。可是委屈了他。”薛姨妈只答应“是”,又说:“老太太偏心,多疼小儿子媳妇,也是有的。”贾母道:“不偏心!”

两个“偏心”,重复强调:贾母偏心小儿子!

万历帝偏心郑贵妃所生的福王朱常洵,朱常洵比泰昌帝朱常洛小,《红楼梦》中用反,是小变大,把福王朱常洵变成老大,放在贾赦府。反面就是说贾母万历偏心小儿子!

贾母万历偏心小儿子朱常洵,在书中特意由贾赦指出过:

75回,中秋赏月,击鼓传花,贾政先说了个笑话。我们前文说过,贾政说笑话也不奇怪,但贾政说舔老婆脚的下流笑话就要注意了。“因从不曾见贾政说过笑话”,贾政也明确说了不是奶奶的“脚贜”,是“月饼馅子”有些作酸。果然,后面的内容“却藏”了不少秘密,比如贾环世袭的秘密,万历右脚的秘密,凸凹的秘密,张僧繇画龙的秘密,《元夕》的秘密,湘云的秘密,妙玉的秘密,甚至尤氏的秘密等等,其中也包括贾赦说父母心偏的秘密。

这次在贾赦手内住了,只得吃了酒,说笑话。因说道:“一家子一个儿子最孝顺,偏生母亲病了,各处求医不得,便请了一个针灸的婆子。来的婆子原不知道脉理,说是心火,如今用针灸之法,针灸针灸就好了的。儿子慌了,便问:‘心见针即死,如何针得?’婆子道:‘不用针心,只针肋条就是了。’儿子道,‘肋条离心甚远,怎么就好?’婆子道:‘不妨事,你不知天下父母心偏的多呢。’”众人听说,都笑起来,贾母也只得吃半杯酒,半日笑道:“我也得这个婆子针一针就好了。”贾赦听说,便知自己出言冒撞,贾母疑心,忙起身笑与贾母把盏,以别言解释。

贾赦说的就是儿子、母亲,父母心偏,而且贾母强调心偏就是在说自己。贾赦为什么说这样的笑话?因为在反面,贾赦就是贾母偏心的这个福王朱常洵!

贾赦出去时���[足歪]了腿,贾母点头叹道:“我也太操心。打紧说我偏心,我反这样。”王夫人等因笑劝道:“这原是酒后大家说笑,不留心也是有的,岂有敢说老太太之理?老太太自当解释才是。”

贾母还在向读者强调这个“偏心”!而且王夫人的话也是说给读者听的,特意提醒读者:别以为这是酒后说笑,不留心!王夫人强调:说的是老太太,老太太自身当此解释才对。就是说,解释此父母心偏的笑话,从老太太自身着手!

作者指出:不留心的人也是有的,不是贾赦,是读者你!

前文介绍过福王朱常洵的历史,还有个特点,便是一堆小老婆,整天饮酒作乐。在《红楼梦》中,贾赦的特征也是又饮又淫。

妻妾成群,还要鸳鸯,看凤姐跟邢夫人对话:“平日说起闲话来,老太太常说,老爷如今上了年纪,作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没的耽误了人家。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太太听这话,狠喜欢老爷呢。”

“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这一句话,就把福王朱常洵又饮又淫的特征刻画出来了。而且这话从儿媳妇口里说出来,更是不同寻常。

再看儿子的小老婆怎么说?平儿道:“真真这话论理不该我们说,这个大老爷太好色了,略平头正脸的,他就不放手了。”

福王的受宠,导致其作威作福,横征暴敛,仗势欺人的事儿也没少干。比如对鸳鸯的逼迫,巧取豪夺石呆子的扇子,弄的人坑家败业。

但贾赦对宝玉的维护之心,惓惓之忱,却是真心实意。看25回,宝玉魇魔时:

此时贾赦、贾政又恐哭坏了贾母,日夜熬油费火,闹的人口不安,也都没了主意。贾赦还各处去寻僧觅道,贾政见不灵效,着实懊恼,因阻贾赦道:“儿女之数,皆由天命,非人力可强者。他二人之病出于不意,百般医治不效,想天意该如此,也只好由他们去罢。”贾赦也不理此话,仍是百般忙乱,那里见些效验?

贾赦维护宝玉,反面是维护朱明江山、皇权,符合福王,当然出自真心。

在读《红楼梦》时,有个不容忽视的、非常严重的问题,无法回避,贾赦在荣府中的关系,不合宗法制度

按中国几千年来的宗法制度,必须是由嫡长子袭官、继承家业,其他儿子则分出去,这便是大宗、小宗的区分。目的在于保持贵族的政治特权、爵位和财产权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维护贵族世袭地位,维系封建社会阶级秩序。

宗法制度对中国三千年来的社会基础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宗法制度的核心便是嫡长子继承制。又嫡又长的贾赦,是荣国府中毫无疑问的大宗!不仅世袭爵位,而且是荣国府正堂荣禧堂的毫无争议的主人,是荣府家业的继承者。该分出去的是贾政、王夫人一家。

宗法制度、九族五服等都是自周朝以来,沿袭几千年的常规常识。《仪礼·丧服》:“为人后者孰后?后大宗也。曷为后大宗?大宗者,尊之统也。”而《红楼梦》这种描写钟鼎之家的古典名著,却都故意把这些常识性的地方写错!前文我们说了秦可卿死葬时,宝玉穿孝服,明显不符合“九族五服”的常识,我们给出了解释,在反面秦可卿是泰昌帝朱常洛,那就是国葬,所有人都必须穿孝服,那就很合理了。现在贾赦又明显不符合宗法制度,对这个严重问题,也必须给出合理解释,不能假装看不到。

只正面读《红楼梦》的读者,碰到这样的问题,无法自圆其说。贾母再偏心小儿子贾政,也无法动摇贾赦的嫡长子地位,不仅袭爵,继承家业、拥有荣国府正堂荣禧堂的都是贾赦,而贾政、宝玉这家人应该分出去,这毋庸置疑。万历就是明显的例子,即便以皇帝之尊,即便对朱常洵万般宠爱,即便再不待见低贱宫女所生的儿子朱常洛,还是得把皇位、皇宫留给大儿子朱常洛,而让福王朱常洵就藩洛阳。何况贾母一个老太太?

反面看,《红楼梦》“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书中的儿媳、女儿才是皇帝,贾赦、贾珍等家中男子都只不过是宗室藩王,住在宁府正堂的尤氏是隆庆帝朱载坖,邢夫人并非皇帝,而王夫人是天启帝朱由校,当然应该住在荣府正堂荣禧堂。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红楼作者如真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把贾赦写成次子,把贾政写成长子,就完了,就这么简单。因为贾政的儿子贾珠,明显比贾赦的长子贾琏大,贾蘭也比巧姐大,只要写贾赦小、贾政大,则大儿子贾政掌家,贾母也随长子,小儿子贾赦分出去,其他人物关系也都不用变,就都没有问题了。对这么明显的严重问题,很轻松就能解决,那么红楼作者为什么不解决?您认为红楼作者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吗?批阅十载也意识不到荣国府该长子继承?

看书里怎么写的:

“宁公死后,长子贾代化袭了官”,长子继承。

“自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也是长子继承。

“长子贾赦,次子贾政……长子贾赦袭着官。”还是长子继承。

贾赦就是长子继承!那怎么贾赦却被分出去了?黛玉拜见二舅舅,怎么就跑到荣禧堂去了?红楼作者懂不懂常识?

所以原因就只有一个了:这是赤裸裸的错误提醒!

作者故意这样写!故意写出一个很明显的严重错误,让读者看到儿子们不对劲啊!这有违最起码的常识,让读者思考原因,把目光向邢夫人、王夫人身上移,这荣禧堂怎么会是王夫人的正室?想到贾母、王夫人、四春、黛玉,有没可能儿媳、女儿才是王者?所以《红楼梦》才重点写“女子”,写“闺阁”?也符合《红楼梦》中一贯的用反:真假,男女,用反而已,只需反向思维即可。

拨云见日,水落石出。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点击看上一文: 惜春身份揭秘!自幼礼佛?谁抚养惜春?贾敬宾天,惜春竟一字未提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点击最上方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