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http://epaper.jn001.com/jnrb/html/2015-05/15/content_107271.htm,id:0 萌顶朝晖,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雪宿芙蓉山主人古诗解释?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雪宿芙蓉山主人古诗解释(咏萌山诗译注与赏析)

雪宿芙蓉山主人古诗解释

url:http://epaper.jn001.com/jnrb/html/2015-05/15/content_107271.htm,id:0 萌顶朝晖

清·梁盛倬

一朵祥云捧日来,萌山夜气豁然开①。

含辉帝观蒸鸳瓦②,迎旭云窝长翠苔③。

檀雾流香通道院④,松声有韵过琴台⑤。

归来敬谒言夫子⑥,忆昔弦歌几溯洄⑦。

【赏析】

描写萌顶朝晖,气象瞬息之间为之一变;描写萌山日出,景物充满了动的感觉。所以,诗人在这首诗中同上首一样,连续使用了“捧”“开”“蒸”“迎”“流”“过”六个动词,把萌山日出的动感、周围环境的瞬间变化和萌山的人文、自然景观在朝晖照耀下的鲜明特点,都形象地刻划出来。描写太阳初升用“捧”,描写夜气与朝气之间的变化用“开”,描写萌顶真武庙的鸳鸯瓦用“蒸”,描写云窝用“迎”,描写大云禅院的檀雾曰“流”,描写松声为琴韵称“过”。同时,把位于萌顶的玄帝观(即真武庙,亦称贞武庙、元帝庙)、位于真武庙东侧悬崖绝壁下的云窝、位于萌山南麓的大云禅院和曾子琴台,作了一一介绍。最后,诗人还把与萌山有关的两位古代历史名人言子和孔子,以及与这两位古代历史名人有关的言子祠和历史古迹“孔子闻弦歌处”,作了交待。读后,在让人赞美萌山美景的同时,又不能不惊叹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夫和构思巧妙的本领。作者是嘉祥本地人,他既钟情于这片养育了自己的土地,同时又是一位增生,博闻强记,而且怀有菩萨心肠。所以,作者能写出这样美妙的诗歌,来歌颂家乡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两首诗,分别是梁盛倬《萌顶朝晖》诗的上、下篇。上篇主要描写了萌山日出,下篇则侧重描写了萌山的景观。两篇对照品读,更能加深我们对萌山自然和人文之美的认识,同时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

【注释】

①豁然,形容开阔,通达。

②帝观,指位于萌山顶峰的玄帝庙,即真武庙。蒸,升腾状。鸳瓦,即鸳鸯瓦,互相成对的瓦。

③旭,朝阳。云窝,即在萌山主峰东侧山阳的巨大绝壁下,集中出现的三个深不可测洞穴。因云气在洞口前缭绕故名。为萌山一大奇观。

④檀,檀树,落叶乔木,果实有翅,木材坚实。有一种天然的香味,称檀香。道院,指大云寺,又名大云禅院。在萌山阳,今嘉祥县第一中学办公楼后方。

⑤琴台,相传为曾子弹琴处,金苏思忠建。原有琴堂,始建年代不详,早毁。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嘉祥知县王时佑取石建“泮宫桥”,台因此被毁。旁有甘泉,下有清池,曰琴台坑。坑北有井,曰琴台井,井水甘冽,阖城百姓取水饮用,20世纪八十年代犹存,井口广三四米,水清见底,遗址在嘉祥县第一中学办公楼前西南与学生餐厅之间院墙内侧。

⑥言夫子,即言偃,姓言,名偃,字子游。孔子的学生,春秋时为武城(今山东嘉祥)邑宰,推行孔子“礼以节人,乐以发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的政治思想,以礼乐之道教化百姓。后人为纪念言偃建祠供奉。言子祠,又称子游祠。位于萌山主峰东南向的山梁上,正好坐落在梅花岭,即萌山主峰阳面东侧的梅花瓣的中间。

⑦弦歌,本义指用琴瑟等弦乐器伴奏而歌唱。这里指言偃践行孔子的礼乐之道教化武城百姓,整个县城一派安乐祥和的景象。《论语·阳贷》载:“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嘉祥古城瞻鲁门(即东门)外,独坐山前,东关原关帝庙大门左侧有“孔子闻弦歌处”碑,相传为孔子闻弦歌处。明代,赵时振又题“孔子闻弦歌处”六个大字于萌山主峰。溯洄,往上推求和回想、追思、追念。

【翻译】

一朵祥云把太阳捧上了美丽的天空,太阳的光辉照彻了整个大地,萌山沉积了一夜的雾气,也在转瞬之间为之豁然开朗起来。位于萌山之巅的玄帝观,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屋檐上的鸳鸯瓦,因阳光的反射,远远望去就像金色的热气在蒸腾。迎着朝阳的云窝,在阳光的照耀下,长满石壁的藓苔也呈现出了翠绿色。山脚下,大云禅院檀雾流香,松声伴随着节拍飘过曾子当年鼓瑟的琴台。我一路归来,到了言子祠,去拜谒言子。然后,我又来到了孔子当年“闻弦歌声”之处,几度徘徊,反复推求和遥想两千多年前,武城邑在言偃的治理下“弦歌成化里”的美好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