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是挺让人恐惧的(痛苦不会摧毁痛苦的可能性)(1)

痛苦不会摧毁痛苦的可能性

不会消失自我的幻觉术。在一生的

时间里,穿越过岩石缝隙里的贝类

是潜藏的隐微的音乐,那是宏大的

乐队在奏响,人们正从缝隙里行军

去往伟大的未来。是的,光明将从

最卑微处散发,所有最恶劣的气味

是大战乱的征兆。我坐在垃圾堆上

唱歌,唱一支关于塑料和火结婚的

歌。这支歌将唱响至地底的孤独者

升起。他升起时,无花果树将开花,

贝壳将给出回环的路径,一切再次

降临,并反复以至于无穷。是这样;

他说:痛苦不会摧毁痛苦的可能性。

作者 / 马雁

痛苦是挺让人恐惧的(痛苦不会摧毁痛苦的可能性)(2)

升起和降落,马雁在诗里一再演示着这两个动作。在著名的《我们乘坐过山车飞向未来》里,无数列“痛苦的过山车”就上上下下逐浪而行,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组镜像:在波浪之下,“一直匍匐着衰弱的故事人”;与此同时,被创造出的心灵则“不停地被从过山车上/推下去,在空中飘荡”。她又说:“匍匐在最下面的飞得最高。”

这首《痛苦不会摧毁痛苦的可能性……》也有类似场景,“我”将唱响一支痛苦的歌谣,直至“地底的孤独者升起”。而“升起”所带来的却不是一段新鲜的旅程,而是“回环的路径”、“一切再次降临”、“反复以至于无穷”。李老乐同志一语道破,这不是莫比乌斯带么!这大概就是马雁脑子里那根“通往幽冥世界通往死亡的弦”。

科幻小说家特德•姜曾重新想象上帝关于天堂和地狱的设定。在他的《巴比伦塔》中,工匠历经数月,从地面爬至塔顶,并凿穿了天堂的底座,逆着从天而降的洪水一路向上,最终却从巴比伦地下的洞窟里爬出。天堂地狱,首尾相接。这正如在马雁的诗里,升起和降落无从辨认,只有痛苦的嘴咬着痛苦的尾,上下翻飞,划出回环的路径。

这场轮回有没有出口?马雁的态度我不理解。她在那首(真的)题为《自我的幻觉术》的诗里自嘲过,所谓出口不过是一次痛苦的翻身。然而从她自己义无反顾的翻转的动作中,我又似乎看到了光:

你从海边来,带来咸腥的气味和光,

带来死,带来重生和绝望。

我复制你,翻转里外,

找出密码,等候重来。

荐诗 / 脱脱不花 2016/06/22

回复 朗读 ,可至喜马拉雅的读睡首页收听白洁如的朗读,白洁如版的配乐是 .gif - blanche。

痛苦是挺让人恐惧的(痛苦不会摧毁痛苦的可能性)(3)

题图 / Ashkan Honarvar

第1199夜值守 / 脱脱不花、李老乐、秋如綫

诗作及本平台作品均受著作权法保护

相关事宜请联系 bedtimepoem@qq.com

不摧毁转发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