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萧红,是因为萧军,尽管书柜存了几本萧军的书,但还是与才华无关地非常不喜欢萧军。

呼兰河传萧红有什么品质(呼兰河传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1)

看了萧红的《呼兰河传》及《小城三月》,最为强烈的感受是这位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

语言的直率自然的特点,用自然的陌生的语言去记录。

其次,对人民普遍存在的弱点的批评,浓烈深沉的悲剧意蕴。最后,具有独特的东北文化内涵。

读书人和写书人从某种程度上,会有些共通的理解和预示。

当我尚未翻阅《呼兰河传》时,只是看封面,我心里就开始有一种预感,预感里面隐含的种种悲情以及作者会是渡过怎样贫苦悲苦的一生。

果不其然啊!!对萧红本人,谈不上怎样的喜欢,但她的作品确实对人产生一些影响,例如让我突然一下领悟了以前看过的民间小调词“唱大戏,扯大锯”之类文化的起源;

又例如会让人很害怕生活悲苦思想麻木呆板的状态,特别在人步入晚年时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会在不知觉中坠入这种状态,是件很凄苦可怕的事情。

随意摘抄文中几段,会不会让人有上述这种感受:

  • 1.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自然的结果。自然结果不好的,把一个人默默的一声不响的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 2.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以,如此悲凉?
  • 3.他们就是这类人,不知道光明在那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感到寒凉就在他们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
  • 4.呼兰河城里凡是一有跳井投河的,或是上吊的,那看热闹的人就特别多。

即使是《小城三月》里来了春天,吹了春风,让人感受了一点温暖,但最终春天的命运就是这么短。

这是萧红生活的英勇抗日的那个时代,现在国庆,也算是对国家“警钟长鸣,自强不息”的一种国民小众情感的引导。

末了,讲一个无关的话题,萧红那个彼时代,是苦读圣贤书,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的学习时代。而现在的此时代,则是刷屏、无厘头的娱乐时代。

已经从彼及此了,何时由此及彼?让我们既懂晦涩的古文,又能解所谓的“二次元新社会新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