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温度就像骑车下坡,从三十多度“呲溜”一下滑到十几、二十几度,不少人都中招生病了。其实气温变化引起生病是很正常的,但是也有一些人觉得是因为自己免疫力太差了,开始关注各种提高免疫力的办法,有的尝试调节肠道菌群,有的注射所谓的“干细胞”,最后不仅没有买来健康,还让身体受损了。

免疫力是怎么一步一步“远离”你的?

不按时吃饭

高中生小刘家庭条件不好,为了省钱经常不吃饭,一天三餐变成了一餐或两餐,因为长时间缺少足够的营养,她的免疫力很差,再加上平时学业比较繁忙,她的身体渐渐被压垮,感染了肺结核病毒。饮食中的营养是构建防护网的重要材料,一旦营养不足了,神经功能、免疫系统都会下滑。

免疫力非常低怎么提高免疫力(身体频频出现4个迹象)(1)

年龄增长机体衰老

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免疫力是非常薄弱的,这是生命发展的规律,就像体内的阳气、元气一样,发展到顶峰后慢慢下滑,年纪越大越容易生病,所以这个时候更需要守护免疫力,不能让它离开你。

经常熬夜晚睡

武汉张奶奶又因为疱疹病毒住院,这一次她的情况更严重了,询问病史时医生发现,章奶奶最近迷上了玩手机,经常三更半夜不睡觉。熬夜让老人免疫力下降,病毒入侵人体不能及时被消灭,这才引发了疾病。

免疫缺陷

先天基因突变,对外界的病原体抵抗力不足,很容易感染、过敏、出现炎症,一旦生病就不容易治愈,日后患肿瘤的风险和死亡风险比较高,一般需要长期治疗。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行为都是不利于免疫力提升的,例如办公久坐、生气动怒、高盐或高糖饮食、长期接触病毒环境等。

免疫力非常低怎么提高免疫力(身体频频出现4个迹象)(2)

免疫力较差的人,2种疾病容易出现

肿瘤

患者体内出现肿瘤的可能性比较高,因为免疫力不足,癌细胞不能及时清除,时间长了可能会诱发肿瘤。因此,对于体内的息肉、结节、炎症等问题,一定要重视检查,不能放过细枝末节的变化。

炎症

这类患者很容易出现炎症,鼻咽、前列腺、膀胱、肾脏等等,因为细菌和病毒很容易通过外部通道和内部循环系统入侵人体,带来疼痛和感染等,而且一旦出现就会反复,不容易治愈。女性朋友则需要注意妇科疾病、甲状腺问题。

免疫力非常低怎么提高免疫力(身体频频出现4个迹象)(3)

免疫力差的人,从身上哪些地方能看出来?4个迹象,一个也别忽视

睡觉不踏实

哼哼唧唧、翻身、踢被子、淌虚汗,可能是免疫力差体内有隐疾,所以身体不舒服,不能进入深度睡眠。一般睡醒后还会觉得四肢很累,心脏跳得很快,有点烦躁不安。有这种现象出现,说明免疫力出现问题。

饮食不干净容易闹肚子

有的人堪称“干净程度人形检测机”,一家店的食物是否卫生,他吃一吃基本就知道了,如果他吃了之后肚子不舒服,说明卫生情况堪忧。因为免疫差的人一般脾胃也差,一旦吃了变质的、肮脏的食物,他们的肠胃就会起反应。

免疫力非常低怎么提高免疫力(身体频频出现4个迹象)(4)

换季时身体不舒服

由夏入秋,大多数人觉得温度比较低有点冷,其他没什么感觉,若是免疫力变差了,除了冷还会觉得皮肤干燥、嗓子疼痛、无精打采,不想出门活动,对季节变化非常不适应。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来习惯季节转换,而且很容易生病,基本上每一波流行病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病程久容易反复

有的人受伤了、生病了不吃药扛一扛,过个十天半个月就好了,而有的人就算吃药了也要很长时间还好,有时都快好了结果又因为某个因素加重了,非常烦人。因为免疫力会促进受伤的地方恢复,让炎症因子减少,而免疫力不足的人,凝血功能比较差,还容易感染炎症,所以病情恢复得就慢一点。

免疫力非常低怎么提高免疫力(身体频频出现4个迹象)(5)

提高免疫力,学会这几招

此,免疫力差的人更要有自我保护和保养意识,平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促进代谢和骨骼肌生长。外出时尽量佩戴口罩,用物理方式减少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注意保护皮肤不要受伤,皮肤一旦有伤口,就相当于把自己暴露在细菌环境中,此外,口腔溃疡、舌头起泡也要注意。

这类人群生活要规律,秋季阳光适宜的时候多到户外晒一晒,感受阳光温暖,平复不良情绪,对免疫和过敏都有帮助。平时应留出时间去运动,例如太极、瑜伽、骑车、慢跑这类比较舒缓的运动是比较适合的,不要让自己流太多汗,流汗后别急着洗澡和外出。

晨起喝一杯温水或蜂蜜水,激活细胞组织,提升脾胃能力,同时还能帮助降低体内的炎症水平。要科学搭配早餐,吃得饱饱的再去上班。

总之,免疫力差的人要比其他人更用心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要轻易受伤、熬夜、生气,经常去体检,对身上的小病小痛不能忽视,要积极治疗和干预,努力改善免疫力,身体才不容易生病。

参考资料:

[1]免疫力差百病生!身体出现这5个表现,说明你免疫力出现问题了·北青网.2022-10-07

[2]一天只吃两顿饭致免疫力低下,长沙高三女生患上这个病.光明网.2022-04-18

[3]熬夜刷手机降低抵抗力,奶奶3次感染疱疹病毒·长江日报.2022-0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