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原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因病离世,遵循他生前不愿铺张浪费的遗愿,他的葬礼办的十分低调,只有一些亲近的朋友到场,送他最后一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华国锋罕见出席追悼会?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华国锋罕见出席追悼会
1986年,原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因病离世,遵循他生前不愿铺张浪费的遗愿,他的葬礼办的十分低调,只有一些亲近的朋友到场,送他最后一程。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悲痛中之时,忽然前来的一名老者引起了众人的注意,这个人就是原中央主席华国锋。
自华国锋离休之后,就很少过问过政治上的事情了,追悼会也鲜少参加,更何况华国锋和陈永贵两个人之间还有着不小的矛盾。
因此他的到来令在场众人感到震惊不已,而就在众人对他的到来感到疑惑不解的时候,华国锋接下来做的一个动作,让在场所有人不禁眼眶湿润,落下泪来。
那么鲜少参加追悼会的华国锋,究竟为什么会出现在陈永贵的追悼会上?他又做了什么让在场众人泪目呢?
家境贫苦,陈永贵自谋出路1914年,陈永贵出生在山西省昔阳县沾城镇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当时国内动荡,时局混乱,农民们想要在这样的时代混口饭吃更是难上加难。
尽管陈永贵的父亲陈志如拼命工作,还是难以维持一家的生计,无奈之下,陈志如只好忍痛做出选择,将女儿、妻子和小儿子卖掉,带着刚刚5岁的陈永贵逃到了大寨。
在大寨艰难的生活了两年后,陈志如始终看不到出路,在一片绝望之中,选择悬梁上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7岁的陈永贵孤零零一个人。
陈永贵眼睁睁地看着父亲在自己面前咽气,却无能为力,这让小小年纪的他感到心中十分悲痛。孤身一人在大寨中又摸爬滚打了5年后,陈永贵辗转到顺和县找到了自己的母亲。
看着陈永贵瘦骨嶙峋的样子,他的母亲也是心疼不已,可是乱世中一个男人尚且生活不下去,一个妇人又怎么能养得起孩子呢?
左一:陈永贵
无奈之下,陈永贵又到西寨窑沟村寻找姐姐,可是姐姐也没有办法抚养这个弟弟,陈永贵只好又辗转回大寨,在这里扎下了根。
为了能够吃饱饭,陈永贵只好用瘦弱的肩膀扛起比自己还高的锄头,和大寨中的大人们到地里面干活。
尽管生活过的艰苦,可是陈永贵并没有产生向父亲那样悲观的情绪,他一早就听说共产党正在为工人和农民打天下,便决定有朝一日自己也要奋起反抗,推翻这吃人的世道。
可是还没等到红军,日军就开始大举侵华。
1940年,陈永贵26岁的时候,日军在华北实行了惨无人道的“治安强化运动”,越来越多的人死在日军手中,陈永贵被大寨中的人推举为“维持会”的代表,并且在1年后娶了附近山庄头村的李虎妮为妻。
可是陈永贵并不甘心中国的土地就这样被日本占领,因此在1943年,八路军开始在大寨设置联络点的时候,就开始暗中给八路军通风报信,陈永贵成了八路军重要的联络人。
可是好景不长,陈永贵就被日本人发现了,日军将他抓进了警察所严加审问,陈永贵临危不惧,面不改色的应付着日本人的审问,最终因为没有充分的证据,陈永贵被释放了出来。
一直到1945年,昔阳县才迎来了真正的解放。
周总理点名的副总理,毛主席高度赞扬昔阳解放之后,陈永贵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地,干活也更加卖力。在后来的“正太战役”中,陈永贵又因为表现突出,受到了上级的表彰。此时的他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从生活中磨练出来的道理却比谁都懂。
1948年12月,陈永贵凭借着顽强的精神和毅力终于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大寨村的生产委员,不久之后就凭借优秀的表现成为了大寨村的党支部副书记。
当时农村扫盲,没读过书的都要重新读书识字。陈永贵也踊跃参与了扫盲运动。
但是当时他已经年过40,学习的比较慢,以至于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会写的汉字还不超过500个,依旧是个半文盲。
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是多年的经验使得陈永贵在种地这方面很有心得。1963年全国十分艰难的一年,很多地方因为长时间的自然灾害颗粒无收,许多人连饭都吃不上。
这一年的大寨也是历经磨难,洪水、风灾、霜冻,每一个灾害都足以使得农民们颗粒无收。可是在陈永贵的带领下,大寨的人凭借着自立更生的精神,不仅没有要国家一粒救济粮,还像国家缴纳了24万斤的粮食,大寨的村民们听到陈永贵的名字,都会竖起大拇指点头称赞。
这一年年底,大寨更是超前实现了“三不要三不少”的目标,群众们也结束了住在土窑洞里的生活,纷纷搬进了新家。
这次事件之后,山西全省就掀起了学大寨的高潮,陈永贵也因此成了一个大忙人,他一直来回奔波在讲演的第一线,在省农业劳模大会上讲述了大寨的生产经验。
在演讲过程中,陈永贵拿着仅一百来字标注着谐音的手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他的语言生动形象,吸引着在座的每一个人,虽然从来没有提到过毛主席的名字,但是发言中却处处透露着毛主席的思想。
也正因此,陈永贵出色的个人能力和品质引起了组织的注意。
著名的作家赵树理在听完陈永贵的演讲之后,如获至宝,当即找到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兴奋地对他说道:“陶书记,我今天发现了一个人才。”
“谁?”
“陈永贵!他没有一处讲到毛泽东,却处处都是毛泽东思想,我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这真是个人才啊!”
赵树理
中南局书记李一清得知这号人物后,在参观大寨过程中特意见了陈永贵一面,陈永贵身上流露出来的自然淳朴的农民气质令李一清也深为触动,他十分动情地说道:“陈永贵虽然是个农民,但是他身上有一股强大的魅力,,他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表现出非凡的指挥才能。”
就连毛主席在得知陈永贵的事迹之后,也笑着称赞道:“看来不能轻视大老粗啊!”
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的时候,陈永贵也收到了邀请,这让他感到又惊又喜。
刚刚赶到北京,陈永贵接到了周总理的邀请,说是有事相商,陈永贵不敢耽搁,匆匆忙忙就赶到了医院。
周总理一见到他,就开门见山地说道:“我这次叫你前来,就是要安排人大的事情,你要做好当国务院副总理的准备,把大寨精神推向全国,怎么样?”
陈永贵一听到“国务院副总理”这几个字,吓得当即摆摆手:“总理,我大字不识几个,没啥文化,实在当不了这个副总理。”
周总理态度忽然严肃起来:“陈永贵同志,你是不是党员?”
“是!”
周总理的语气和缓下来:“是党员就要接受党的安排,这也是组织对你的信任。”
就这样,陈永贵在这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负责全国的农业事务,也算是他的“老本行”。
因病逝世,华国锋前往悼念成为国务院副总理之后,陈永贵依旧像原来一样,穿着一身粗布农民装,头上包着一块白色的毛巾,丝毫不掩饰自己身上的农民气息。
回到家乡之后,他就还像之前一样,扛着锄头下地干活,丝毫没有因为副总理身份,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因此大寨的村民、干部等人都亲切地叫他“老陈”或是“永贵”。
这样朴实的农民气息,也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不少人提到陈永贵的时候都是赞不绝口,党中央的领导们在听说陈永贵的事情之后,也对他的大寨精神感到由衷的敬佩。
为了保证自己永远不脱离劳动人民,陈永贵坚持不拿中央发放的工资,靠着自己劳动而来的补贴吃饭。
正在干活的陈永贵
为了能让他吃好饭,国务院专门给他请了一名高级厨师,可是还没过两天,陈永贵就自己把这名厨师打发走了,然后又从昔阳县找来一位厨师,专门做他喜欢吃的面食。
虽然这名厨师的水平不及之前的那位高级厨师,但是陈永贵却十分喜欢,也经常夸赞这名老师傅的手艺好。
除了这些日常琐事,陈永贵还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批阅文件作指示,这些都是身为国务院副总理必不可少的工作。
可是作为一个半文盲,他要怎样批阅文件呢?他又从昔阳找来了一个秘书,每次有什么文件就先让秘书看看,然后挑重点的地方给他念念,只要是他点头同意的,就用笔圈出来。
有些有专业名词看不懂的地方,陈永贵就看看华国锋或者是李先念的文件,如果他们画了圈的,他也跟着画上,陈永贵是绝对信得过他们的。
平时在汇报工作或者是讲演的时候,陈永贵就先让秘书根据他的意思写出来一份手稿,然后用他认识的字标上读音,正是因为如此,陈永贵的每份演讲稿都只有100来个大字。
有时候演讲稿实在看不懂,他干脆就自由发挥,生动的演讲总是能够打动每一个听众,稿子上的内容从来都没有程永贵随即演讲来的精彩。
村子里的许多人都很羡慕他,认为他进入当了“高官”,生活一定是称心如意,可是只有陈永贵知道,作为一个自由惯了的人,住在钓鱼台中的时候被警卫人员里三层外三层的保护起来是什么感觉。
有一次他想出门到王府井的东安市场逛逛,可是保卫部担心作为中央重要官员的陈永贵出现什么差错,就没有同意。
陈永贵心想道:再这样下去,自己非成了傻子不可,因此他又向毛主席写信,请求搬出钓鱼台,工作上也实行“三三制”。
毛主席当即批准了他的请求,并称赞他:“干农业嘛,实地考察是必须的,陈永贵同志的这个想法很好啊。”
得到毛主席的批准之后,陈永贵就顺利地搬到了北京的一处老宅子,有了一块自由活动的地方,工作的时候就全国各地到处出差。
可是后来在一些关键问题上,陈永贵和华国锋产生了分歧,两人因此闹了点不愉快。
1980年9月,在人大五届三次会议召开之际,陈永贵辞去了副总理职务,回到大寨继续当自己的农民。
不久之后,华国锋也选择辞职,赋闲在家不问政事。除了在毛主席祭日或者是生辰的时候能够见到华国锋的身影,其他时候几乎见不到他。
1986年3月26日,72岁的陈永贵因病在医院中逝世,结束了其跌宕起伏的一生。
陈永贵的葬礼办得十分低调,因为他生前曾经留下遗愿:一定不要给国家添麻烦,一切从简。
因此陈永贵的离世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有他生前亲近的朋友以及亲戚前来参加了葬礼。
然而就在众人都对陈永贵的离世感到悲痛不已的时候,鲜少露面的华主席竟亲自前来参加葬礼。
他们两人观念不和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因此众人对他的到来都感到惊讶不已,不少人匆忙上来和他打招呼。
只见华国锋面色凝重回应过众人之后,缓步走到陈永贵的灵位前,垂头鞠了三躬,此时的华国锋早已经是泪流满面,临别之际,他又十分不舍的绕着会场转了一圈。
众人见华国锋如此不计前嫌的样子,心中也是大为感动,不禁眼眶湿润,落下泪来。这是国家领导人宽容待人的胸怀,同时也是党内大公无私的精神的象征。
葬礼结束之后,陈永贵的骨灰没有葬进八宝山革命公墓,而是被运回了大寨,因为这里是他的起点,同时也是他的根。
生于大寨,终于大寨,便是他最后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