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是杭州的市花,每到中秋前后,不管是在西湖景区,还是走在寻常街巷,一缕桂香若隐若现,不知从何而来,只管沁人心脾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1)

中秋节湖边人多,想着还是上山去看看一片清幽里的宝俶塔和抱朴道院吧

宝俶塔通常作为西湖的背景出现,亭亭玉立在宝石山上,“宝石流霞”更是西湖一景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2)

宝石山下一弄是一条幽静的小路,两边的民居有些破败,围墙上长满了青苔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3)

初秋的凉风摇动树影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4)

上了年纪的老树依旧郁郁葱葱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5)

偶有小朋友蹦蹦跳跳走过,恍惚间有种小时候去外婆家过暑假的感觉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6)

紧邻西湖,空气好、风景好,只是山脚树下潮湿阴暗,路上时有蜈蚣爬过,真的住在这里,隐居还是需要有点勇气的

路过坚匏别墅,坚匏别墅建于1903年秋天,宝石山下一弄3号,一个中式庄园别墅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7)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别墅

别墅的主人叫刘锦藻,祖籍湖州南浔,刘锦藻14岁考上秀才,28岁中举人,34岁中进士,仕途光明,但他志不在此,很快以父亲去世为名辞官,回浙江做生意

刘锦藻思想开明、经商有道,在南浔办电灯公司,在杭州发起成立浙江铁路公司,参与创办浙江兴业银行

辛亥革命后,更是遍游名山大川,回到家乡建造了南浔小莲庄和杭州的坚匏别墅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8)

刘锦藻的儿子刘承干继承了父亲的学问和爱书的禀性,倾尽千万家业打造了民国时期规模最大的私人藏书楼——湖州嘉业堂

嘉业堂全盛时期藏书约一万三千种,18万册

最可贵的是,刘承干在收集古籍的过程中,深知藏书之艰难,他改变了旧式藏书家秘而不宣的做法,把善本孤本刻印出来,或出售或相赠,使之广为流传,不致因天灾人祸而失传

抗战时期,日寇来到南浔,很多建筑毁于战火,而嘉业堂得以保存

原因竟是,进驻南浔的日军牧少将是日本汉学家松崎鹤雄的妻舅,松崎鹤雄战前曾多次得到过刘承干赠送的善本珍本的刻印本,牧少将出发前,松崎鹤雄叮嘱他要保护文化遗产

冥冥中自有天意,刘承干的大善之举使藏书楼在铁蹄下得以保存

改天再去南浔看看小莲庄、看看嘉业堂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9)

今日的坚匏别墅除大门门楼保存较好外,园内格局已很难分辨,往事隐没在古木绿荫、青苔阶石间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10)

匏,念[ páo ],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比葫芦大,对半剖开可做水瓢,俗称“瓢葫芦”

古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故事讲完,继续上山

坚匏别墅西侧的宝石山造像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始建于元、明两个时期的摩崖造像绵延50余米,共20龛28尊,另有摩崖题刻6处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11)

上世纪六十年代遭人为破坏,现存造像大部分残缺不全,特别是形体较大的只剩下空龛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12)

真不明白这帮人手怎么这么欠,几十年过去,这些人也已是古稀老人,不知道他们想起当年的恶行会不会也有点悔意有点愧疚

摩崖造像的对面是建于民国15年( 1926 ) 的关岳庙昭忠祠的牌坊,祠已无存,牌坊下是上山的路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13)

拾级而上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14)

苔生石间,树影斑驳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15)

宝石山的半山腰有一块大石,据说大有来历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16)

相传,秦始皇南巡到会稽祭奠大禹,到钱塘突遇狂风暴雨,只得将船停泊在宝石山下,把船缆绳系在一块大石头上以抵御恶浪,这块大石头就是秦始皇缆船石

秦始皇缆船石见证了杭州城几千年的沧海桑田,海湾淤塞形成泻湖,最初被称作钱塘湖、城西湖,苏东坡疏浚湖水、取淤泥筑堤,西湖有了今天的模样

很难想像,秀美的西湖曾是惊涛拍岸的海湾,当然这只是传说,地质学家们还在争议纷纷

------------

宝石山山高仅78米,爬到山顶很轻松,山顶上宝俶塔亭亭玉立

人说宝俶塔如美人,雷峰塔似老衲,窈窕美人是真,老衲怕是遭了法海的连累才被如此比拟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17)

保俶塔始建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后周时期(948年-960年),塔身是八角形的砖砌结构,共分6层,最上面用木结构基座支撑铁铸塔顶

历代曾多次修建,现在的实心塔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按照古塔原样修葺的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18)

宝石山上,宝俶塔下,南望可以俯瞰西湖,等到深秋时节,白堤上的垂柳由绿转黄,环湖的山上层林尽染,江山如画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19)

北望是鳞次节比的杭州城,云卷云舒,生生不息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20)

宝石山古称巨石山,山体为侏罗纪晚期火山喷发堆积而成的熔结凝灰岩,石质含氧化铁,略呈褚红色,阳光下熠熠闪烁,如霞光流转,正是“宝石流霞”来历

山上多巨石,巨岩倾叠,搭出一个川正洞,洞顶漏下一线天,巨石间来凤亭隐约可见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21)

往西一条羊肠小道,仅容一个通过,石上大书:蹬开岭

传说是钱王射潮时发威一脚蹬开巨石,石上还留有他巨大的脚印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22)

过了蛤蟆峰就到了初阳台,清雍正《西湖志》卷三:“初阳台踞葛岭之顶,平衍可数亩,旧志称十月之朔、海日初出,炯然可观,盖地势既高,直望东北海际。当日轮乍起,微露一痕,瞬息间霞光万道,天半俱赤,红若琥珀,大如铜盘,光景离奇,倏然变幻,不可端倪,故有东海朝暾之目"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23)

如今已不能直望东北海际,每天,太阳从杭州城里升起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24)

小时候看过的《西湖民间故事》里,有一个关于宝俶塔和初阳台的悲壮传说

有一天,妖魔偷走了太阳,从此人间漆黑一片,寒风呼啸草木凋零。一个名叫刘春的勇敢的人告别妻子慧娘,出发去找太阳,再也没回来

刘春的儿子宝俶继承父亲的遗志,又踏上了寻找太阳的征途

每天,慧娘都要爬上宝石山顶,等待太阳升起等待儿子归来

在金凤凰的帮助下,宝俶终于战胜了东海魔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把太阳托出海面

为了纪念他的恩德,人们在宝石山上建了一座塔,起名宝俶塔,慧娘每天登高站立的那块大石头就叫做初阳台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25)

-----------

山道上没什么人,很难想象山下就是人头攒动的西湖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26)

一缕桂香若隐若现,空气清新的山间是蕨类植物的天堂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27)

阳光从茂密的枝叶间滑落,有鸟语婉转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28)

葛岭上的抱朴道院掩映在绿树间,这是个极清静的所在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29)

东晋时,道士葛洪在此炼丹修道,常为百姓采药治病,在井中投放丹药,使饮者不染时疫,开通山路,以利行人往来

人们感其恩德,将他住的山岭称为葛岭,并建"葛仙祠"奉祀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30)

葛仙祠在唐代逐步扩建,历五代而至宋

南宋时被权相贾似道据为别墅,红梅阁内有木刻画廊,半闲堂是贾似道寻欢作乐之所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31)

元时部分毁于兵火,明初重建,至明正统又逐渐废弃,明万历年间,由地方官会同士绅及葛氏后裔集资重建,因葛洪道号"抱朴子",改称"抱朴道院",延用至今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32)

葛仙已去,抱朴道院默默看尽人间沧桑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33)

岁月流转,道姑的吟唱声声悦耳,如珠落玉盘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34)

门外院墙随山势起伏,宛若一条游动的黄龙,因称"龙墙"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35)

不知是哪一年的苔痕,映着今日的树影,草丛里有秋虫在鸣唱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36)

宝石山上景色清幽,人文荟萃,只是山下西湖太过出名,乱花迷人眼,记得上山的游人不多

如果你想避开人挤人的喧闹,恰好又有兴趣寻古探幽,不妨上山走走

杭州岳庙石碑(杭州不只有西湖)(37)

宝石山上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景致等着你去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