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割喉三次没死的女王(她被包裹在华丽毯子里觐见敌国帝王)(1)

作者:月小妆

我们现在称呼独立、有想法、霸气、专断的女孩为女王,强和弱一样,运用得当,可以成为一个女人的魅力。

做情感分析的时候,有人问,男人更喜欢柔弱的女孩,还是女王范那样的女孩?其实,没有固定的答案。前者可以激发男人的保护欲,让男人觉得自己是个英雄,后者激发男人的征服欲。

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弱才是武器,对于真正的强者而言,太弱的竞争对手引不起他们的兴趣。

埃及艳后是当之无愧的女王。克里奥佩特拉(音译)生于公元前69年,是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后,托勒密王朝册封的君主之一。公元前51年,克里奥佩特拉登上王位。

托勒密十三世意识到了危机感,毕竟克里奥佩特拉不是一般的女人,她聪明、有智慧、有过人的毅力。

战争还未打响,凯撒大帝就来到埃及,他来找一个叫庞培的家伙,这家伙刚刚背叛了他,他从意大利,追到希腊,追到埃及。

公元前48年庞培到达埃及,那个国家自己正忙着进行内战。根据托勒密十三世的旨意,波希纽斯先对庞培热情欢迎,然后,在他弃船登岸之际,将他处死。如此举动只是为了求宠于恺撒。

当一支由4000罗马人组成的部队到达埃及时,波希纽斯向恺撒献上了庞培的头颅。

托勒密十三世并不知道,此举非但没引起凯撒大帝的好感,反而引起了他的反感。首先他想亲手杀了庞培。其次,他不愿意让任何罗马人被埃及人杀死。你有什么资格杀死高贵的罗马人呢?低贱的奴隶们。这才是凯撒大帝的心声。

埃及女王就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可见,她的情商要远远高于她弟弟。

地毯在恺撒的面前铺开了,突然,克里奥佩特拉从里面跳了出来。原来,这个女人乘船离开了她的指挥部,在亚历山大登陆,藏身在这卷巨大的地毯里。她决心面会恺撒并与他对话。这一举动吓了恺撒一跳。

22岁的埃及女王“明艳动人”。很多史料否认了这种说法,埃及女王是一个身高仅1.50,姿容一般的女子,脸部线条稍显严厉,牙齿长的毫无美感,中年以后稍显胖,脖子、下巴有赘肉。

罗马人叫她“埃及艳后”,把她形容成一个专门勾引男人的女人,其实是罗马人对她的敌意和轻视,故意看低她。

埃及女王(暂且称她为埃及女王,不用“埃及艳后”这种侮辱性字眼,因为是罗马人的栽赃嫁祸。)当年只有21、2岁,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加上她本来精力就旺盛,看起来虽然不算漂亮,但也会令凯撒大帝过目不忘。

她以自己超人的智慧、才干以及非征服恺撒不可的不屈不挠的意志,俘虏了已经54岁的恺撒。恺撒转而站到克里奥佩特拉一边,下令恢复她父亲在遗嘱中的安排,由姐弟俩共掌政权。不过没多久,托勒密十三世就挂了,被驱逐出政治舞台,公元前47年,克里奥佩特拉跟托勒密十四世(她的弟弟)结婚了。

恺斯征服了埃及。下一步顺理成章的应是宣布埃及为罗马的一个行省,留下某些人去管理控制,然后班师回朝,凯旋罗马。

不过,地毯里的女主人从此让他魂牵梦萦,永生不忘。

历史上被割喉三次没死的女王(她被包裹在华丽毯子里觐见敌国帝王)(2)

埃及女王究竟靠什么,令他魂不守舍的呢?

中世纪的阿拉伯学者从未提及克里奥佩特拉的美貌,他们只是说:“他们赞美她的学识和管理能力。”

近代的学者发现,埃及女王精通五种语言,第一语言是希腊语,但她也会说拉丁语、希伯来语、亚拉姆语和埃及语。也有学者指出,她精通九种语言。

可是我们学好一种语言都很困难啊!她竟然精通五种或九种语言,可见这人聪明以及过人的毅力。

在中世纪阿拉伯学者眼中,克里奥佩特拉是备受推崇的大学问家,她对炼金术、哲学、数学乃至城市规划无一不晓。她聪明、诙谐、迷人而且她具有惊人的毅力。也就是说,她将凯撒大帝和安东尼征服凭借的是智慧而非美貌。

克里奥佩特拉宫廷是科学家聚会的地方,经常公开探讨世界科学难题。她甚至是一个伟大的建筑学家,她将尼罗河的水引到亚历山大城,在亚历山大城设立了庞大的建筑计划,十分令人赞叹。

据说她和凯撒大帝在“蜜月旅行”中有凯撒大帝给她的专属宫殿,还有一个私生子小凯撒。(不管怎么说,还是希望有小凯撒存在的,虽然是偷情,但肯定比近亲结婚生的孩子基因好得多。)

克里奥佩特拉这种畸形的婚恋环境中,是不可能有真正的爱情的,很难想像亲姐弟结婚,会基于爱情。

公元前44年,恺撒被敌人暗杀,克里奥佩特拉找到了她的新联盟-安东尼。随后,她成为安东尼的情人。他将罗马帝国的部分疆土,包括塔尔苏斯、昔兰尼、克利特岛、塞浦路斯和巴勒斯坦赐给了女王,以示爱意。

也就是说,她真正的爱人,应该是凯撒和安东尼(不知道他们家族是否也是近亲结婚呢?),或者说感情对于他们,只能以偷情的方式进行,缔结政治婚姻才是社会归属?

不管怎么样,中世纪的阿拉伯学者指出,在克里奥佩特拉执政时期,她凭借的并非美人计,而是真正的智慧。她让男人为之沉醉和着迷的,也不是容貌,而是智慧。

当一个女人,她的毅力和自制力,对自己的高要求,以及在某种领域的见解和认知,超过最优秀的男人时,最优秀的男人也要忍不住有膜拜的心情吧?

历史上被割喉三次没死的女王(她被包裹在华丽毯子里觐见敌国帝王)(3)

像讨论她是否动用美貌和肉体勾引男人一样,她的死也引起了后代无穷无尽的议论。她是死于自杀还是他杀?她真的是死于一条叫“阿普斯”的青花小毒蛇吗?

公元前31年,安东尼与屋大维会战于阿克提乌姆海角,两军看起来势均力敌。正在酣战之际,克里奥佩特拉突然命令她的舰队退出战斗。更奇怪的是,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安东尼看见克里奥佩特拉率船逃跑,竟然弃10万大军于不顾,追她去了。10万大军阵容大乱,全军覆没。

“埃及艳后”为什么逃跑?学者提出了三点可能。

第一,坐收渔利,克里奥佩特拉机智过人,她撺掇安东尼跟屋大维决一死战,虚晃一枪然后离开,等他们两败俱伤后坐收渔利。

第二,爱情的考验,“埃及艳后”一向喜欢试探男人,在危及关头,她想看看爱她的男人砝码倾向于天平的哪一边,这可能是风流女王的一时任性。

第三,保存实力,她的“临阵脱逃”是因为,她发现屋大维的轻型舰船比安东尼的重型舰船略高一筹,出于保持实力的目的,撤出的战斗。

你认为女王是哪一种呢?她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传统观点认为,埃及女王是自杀身亡的。自杀的过程是这样描述的:

女王战败回城,自知罪孽多端,不免一死,便详细研究了一种“安乐死”的办法。她将一条叫“阿普斯”的小毒蛇,毒性极强,她把它喂养在自己的花瓶里。求死时用金簪刺它身体,激怒它,愤怒的小毒蛇咬伤了她的手臂(一说胸口),然后就死了。

女王的御医鉴定:“在她的手臂上确实有两个不大明显的疤痕。”她的敌人屋大维也支持她是被毒蛇咬死的。在他的凯旋仪式上,克里奥佩特拉女王的雕像上,一条小毒蛇,缠绕在她的玉臂上。

不过她的“自杀论”越来越受到广泛的怀疑。

历史上被割喉三次没死的女王(她被包裹在华丽毯子里觐见敌国帝王)(4)

据传说,克里奥佩特拉自杀前,派人给屋大维送了一封遗书,当屋大维的士兵在几分钟冲进屋里去,女王已经香消玉殒了。

美国犯罪心理学家说:“一个决心自杀的人,是不会事先向某人送遗书,让他有机会拯救自己。”

现代实验数据表明,被眼镜蛇咬伤后死亡时间是两个小时,女王死的也太快了,只用了几分钟。

还有一个狗血的画面是,她的两个女仆也被毒蛇咬伤后殉职了。埃及没有女仆殉职的传统。

“这儿有一个误解,并不是毒蛇每次咬人都能释放出毒液。如果三个人一起被毒蛇咬中,同时中毒的概率将会更低。”牛津大学的热带医学和传染病学教授说道。

所以,后代的历史学家倾向于认为,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谋杀,谁是谋杀者?屋大维,他是最有嫌疑的。

埃及女王生前,埃及虽然臣服罗马,“但好像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她以其极高的情商,和当时最优秀的男人周转斡旋,保存了埃及的独立性和尊严,促进了埃及最后的繁荣。她死后,埃及王国并入罗马,成为罗马一个行省。

在埃及女王的身后,是埃及日薄西山最后迸射的一道艳丽的、令人难忘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