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安葬完父亲的史庆云回到家后一直沉默不语,此时无父无母的她就像一个无助的孩子,进到父母房间准备收拾遗物的史庆云,被思绪疯狂的攻击着,在父母生前睡过的床榻上,史庆云眼泪都快哭干了,疲惫后的她在床榻上沉沉睡去。

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1)

“张士杰……”史庆云醒来的一刻脑海中闪过了这三个字,这三个字还是父亲史洪全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按理说应该交代后事的父亲说的话实在太奇怪了,作为女儿的史庆云,从来不认识一个叫张士杰的人,可这个人居然重要到父亲史洪全临终前都忘不掉。

“这是什么?”脑海中不停思考“张士杰”这三个字的史庆云,被一个父亲放在抽屉里的瓶子吸引了注意力,这个瓶子的瓶盖和瓶身密闭的很严实,就如同封印着什么似的,这让史庆云有些不敢打开。

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2)

而犹豫的史庆云不知道的是,这个遗物瓶子里装的东西不仅与她有关,同时瓶子里的东西也为史庆云解开了一段尘封于战乱年代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军特工消失56年背后的秘密。

瓶子血书,棉袄信件

犹豫再三的史庆云还是打开了父亲的遗物,本以为里面是些药丸或者零碎小件东西的史庆云愣了一下神,瓶子里躺着的只有一个泛黄的纸张,而透过纸张若隐若现的能看见一丝丝黑红色。

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3)

“这不会是什么符咒吧?”心里有些犯怵的史庆云,慢慢用两个手指将纸张拈了出来,小心翼翼摊开后发现居然是一封血书,而血书上的信息对于史庆云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只见血书上写着这样一段话:“今有子城哥把张义存密报小名小云生日1942年4月16日4时46分,张士杰,史子城,定不面。”

“1942年4月16日出生?这不是我的生日吗?”史庆云有些懵了,难道自己就是这封血书中的小云?自己过世的父亲是自己的养父,自己跟着姓史,但自己的真名应该是叫张义存,而自己的亲生父亲则是写血书的人名叫张士杰。难怪父亲在临终前念叨着张士杰的名字,原来是让自己去找这个叫做张士杰的人。

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4)

定不面是什么意思呢?定不面的意思是写下血书之后二人不再相见,那时的人是多么的守信,就算到了和平年代也遵守着往日的誓言,一直被蒙在鼓里的史庆云,终于在遗物罐子里解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

可在茫茫人海中找一个不知样貌,不知身高,不知籍贯的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哪怕知道他叫张士杰,可从血书这个角度来看,这个人一定肩负着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如今可能张士杰早就变了名字。

虽然希望渺茫,但也不能完全气馁,收好血书的史庆云在当地报备了一个寻人启事,寻人启事中,她将血书的内容也写在了上面,祈愿有好心人能帮她找到自己的亲生父亲,哪怕最终找到的是一座墓碑,也算是了却了两位老人的心愿。

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5)

光阴荏苒,春夏秋冬四季不断反复的更替着,一直没有收到张士杰消息的史庆云在2006年迎来了一个转机。

2006年各地都号召为灾区人民捐衣物,善良的史庆云从衣柜里把父母的一些衣物拿出来整理收拾后准备捐给灾区的灾民,可当史庆云收拾到一个母亲张君在1976年为自己缝制的衣物时,一叠纸卷从衣服兜里掉落出来。

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6)

纸上的内容是一个名叫戎冠秀的人给写的证明书,而这一封证明书让史庆云再次燃起了寻找亲生父母的火焰。

从封建走向自由

1941年,日本帝国主义向周边国家露出了獠牙,早在战前精心准备的日军于12月7日发起太平洋战争,向以英美为首的同盟国发起挑战,时隔两天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7)

就这样,本就积贫积弱内部矛盾严峻的中国开始了和日本的对决,上到花甲白发,下到童颜,只要还有点力气,就都全部参加到了抗击外敌的工作中,老人负责给军人纳鞋底,补衣裤,小孩儿则进入儿童团,学习知识之余参与劳作和村落站岗,真可谓是全民皆兵战外敌,保家卫国不畏死。

在这万万千千的百姓之中,有一个我们要讲的人物,她的名字叫李淑敏,她是1918年生人。其实李淑敏在出生时并没有名字,她所出生的家庭在当时的山西省灵邱县属于异常贫穷的阶层,每天都为下一顿饭发愁,谁还有闲心思给孩子取个像样的名字?她父母心里想的就是等孩子养大了,卖给有钱人家换些钱,买些种子洒在贫瘠而又狭小的土地里。

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8)

李淑敏长到了十岁,她的父母将她卖给了当地有钱有势的地主做童养媳,虽然亲骨肉分离难免有些不舍,但童年饱经苦难的李淑敏知道这就是自己的命运,她唯一期望的就是地主家对自己好一些。

困难的命运似乎就会一直苦难,李淑敏心中那微弱的期盼没能成真,地主家对李淑敏轻则打骂,重则关黑屋不给吃食。

“你个小女孩,给你吃给你穿,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养个母鸡都知道下蛋,遇到你真的是倒了八辈子霉了。”刁钻的婆婆说话要多难听有多难听,看着跪在地上簌簌发抖的李淑敏就气不打一处来。

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9)

从一个苦难到另一个苦难的李淑敏,在地主家呆了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见识的宽广,李淑敏终于鼓起了与封建势力斗争的勇气,在一个地主家放松警惕的一天李淑敏逃亡了出去。

为了防止地主家人追上,她日夜兼程的逃,坎坷泥泞的山路把她的双脚磨得血肉模糊,实在走不动的李淑敏找了个山洞躲了几天,怕被发现的她不敢生火,依靠着自己童年时期的经验找些野草生吃过活。

就在看不到希望的一刻,李淑敏被一个过路的八路军情报员发现了,得知了李淑敏悲惨遭遇后,他告诉李淑敏现在已经不再是地主天下了,加入八路军人人平等,那里没有欺压没有强迫,那里的人们一条心。

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10)

本还有些怀疑的李淑敏,被情报员带到了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下盘松村的晋察冀妇救会救助站,在那里李淑敏认识了妇救会主任戎冠秀,在参与救助站劳动的李淑敏慢慢从戎冠秀口中了解到了八路军的全貌,感念救助恩情的李淑敏答应了加入八路军,她还给自己取了李淑敏这个名字。

但还没等“李淑敏”将自己的名字捂热,负责物资押运细则的李淑敏被组织上派遣了一个绝密任务,在任务执行期间必须用代号进行沟通联络,李淑敏得到的代号是“素云”,她的任务则是在日寇的严防死守下为党组织传递情报。

英勇就义,家庭团聚

李淑敏也就是素云,很快开始了为组织送情报的任务,那时候日寇不仅与中国军队开战,还会在百姓村庄进行烧杀抢掠,甚至奸淫妇女,送情报的任务可谓是困难重重,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11)

李淑敏从小参与家庭劳作,腿脚极为敏捷,而且在童养媳期间,她整日周旋于地主家庭,心思也极为细腻,在送情报的过程中虽然时不时会有些变数,但李淑敏都能机智的应对过去,慢慢的李淑敏在组织内担任起了干部的职务。

抗日事业一切向好发展,长相甜美积极阳光的李淑敏,被组织内一个名叫张士杰的人疯狂追求,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两个年轻人终成眷属,并在1942年4月生下女儿小云,一家人可谓是幸福满满,虽然日子苦了些,但总算有了一个情感寄托,自小苦命的李淑敏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个幸福小家。

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下女儿小云才过了四个月,李淑敏就开始继续情报递送工作了,党组织负责人一开始拒绝了李淑敏的请求,第一是考虑到李淑敏才生育的问题,身体恢复不可能在四个月便恢复了,第二是考虑到孩子还小,做任务的时候要兼顾任务和孩子,这对于李淑敏来说难度太大了。

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12)

但李淑敏不这样认为,她表示自己的状态和襁褓中的孩子是担任情报递送的最强掩护,毕竟日本军人再禽兽,也不至于全身搜查一位才生下孩子的妇女。

党组织拗不过李淑敏的决心,于是给她派遣了一个相对简单轻松的任务,可不成想就是这一次任务,李淑敏和女儿小云从此天人永隔。

1942年9月15日,途径平山城南王子村的李淑敏被日本鬼子拦下排查,虽然未从李淑敏身上发现什么,但他们凭着莫须有的怀疑便把李淑敏抓进了审讯室,而且在审讯室里对李淑敏毒打、威逼、利诱。

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13)

有着坚定革命意志的李淑敏没有屈服,她勇敢的与敌人进行周旋,只为给平山城附近的同志多争取一些逃离时间。

“你再不说,我们就把你孩子刺死,你信不信?”审讯室里负责给日寇翻译的人说出了这句猪狗不如的话,本想着还有些人性的日本人居然如此丧心病狂,居然用一个仅四个月大的孩子生命来做威胁。

李淑敏的心中苦,被敌人拿女儿做威胁真是要了她的命,但李淑敏清醒的知道,自己进了审讯室早晚都是死,只是苦了自己的女儿,但若不苦她们母女二人,交代出情报后将会有无数同志被日寇追杀,自己定不会做出如此不忠不义之事。

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14)

只字不吐的李淑敏被日寇用刺刀捅死在了审讯室,四个月大的小云被日寇扔在了荒草地里,但万幸的是,小云保住了性命,被人带回组织的小云面临一个重大的难题,那就是谁来照顾这个女孩儿?

接替“素云”的情报人员被安排负责照顾小云,随着小云年龄的增长,情报人员发现小云是一个保护伞,一个单独行走的女性会被日军骚扰排查,但带着孩子的妇女就很少遇到日军如此行径,在一次次情报运输中,也有着小云的一份功劳。

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孩子需要的是健康幸福的童年,而不是被当成掩护的工具,在组织的再三商量下,小云的父亲张士杰因为任务重时常外出,而且一个糙汉子也无法照料女童的生活起居,最后由组织出面,张士杰将小云交给了史子城,也就是后来的史洪全一家。

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15)

一切真相大白,尘封的历史随着瓶子和棉袄中的信件得以重见天日,得知母亲已经在1942年离世的史庆云悲从中来,她将希望看向了亲生父亲张士杰的寻找之路上。

皇天不负有心人,一个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医生的邢竹林联系到了史庆云,这个名叫邢竹林的人,正是当年张士杰托孤的介绍人,史洪全一家便是邢竹林为小云找到的好人家。

邢竹林表示史庆云的亲生父亲张士杰还尚在人间,但身患各种疾病的张士杰也来到了生命的末期,若是史庆云愿意见上一面的话,邢竹林可以安排,同时邢竹林还告诉史庆云,新中国建国后张士杰便改名为张建国。

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16)

而为什么不来寻找史庆云认亲,则是因为当时和史家签订的那封血书,书上的“定不面”是张史两家签订的协议,不能在落难时想起百姓,而一旦日子好了便找别人要回孩子,这是不义的做法。

2007年,史庆云见到了病床上的张士杰,在史庆云的呼唤声中,张士杰发现眼前的女孩正是自己的女儿小云,泪水打湿了脸庞,左手被史庆云紧握的张士杰缓缓的说了两个字:“闺女。”

这一声闺女,是跨越了62年的时代之声。

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养女从遗物中发现血书)(17)

2009年,史庆云将母亲李淑敏遇难地的黄土装进骨灰盒移送到了“解放石家庄烈士陵园”,史庆云找到了自己的父母,战火喧天的年代成为了离世,如今和平盛世一家人终得到了团聚,愿无数为中国奋斗的仁人志士得到安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