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个例教育年轻人,就算真实,也很难赢得他们的认可。

文 | 竹 里

前两天,这样一则新闻火了:浙江义乌,一对95后小夫妻在义乌青口夜市经营小吃摊,一边摆摊一边直播,因生意爆火,每天500斤土豆和250斤豆腐甚至不够卖,一晚收入高达9000多元。

90后夫妻摆摊日入9000查税后续(95后小夫妻摆摊日入9000元)(1)

该新闻在媒体上一发布,立刻引发全网热议。媒体方面引导年轻人“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从事一些以前看不上的工作,可以理解,但网友的留言风向却并未朝着预设方向发展,而是在感慨年轻人拼搏奋斗之余,变成了“建议让相关部门去查税”。

难道,网友见不得摆摊小夫妻生活过得好吗?都是孔乙己,相煎何太急?人家下了高台,脱了长衫,摆个小摊赚点辛苦钱,为何还要被查税?

三点疑问

笔者梳理了网友观点,事实上,大家普遍观点不是心里“见不得他人好”,而是见不得假。网友让查税,最根本的原因,也是想通过查税来打假,年轻人反感的点,可能是为鼓励大家脱下长衫,不切实际地夸大一些个例。

有喜欢算账的网友就拿起了算盘算了一算,根据小吃摊的营业销售速度及单价,日入9000元确实不太现实。

90后夫妻摆摊日入9000查税后续(95后小夫妻摆摊日入9000元)(2)

如果按日营业额9000元计算,每份豆腐、土豆的单价是9元,那么一晚上就得出餐1000份左右。夫妇俩每日工作9小时累计540分钟,平均一分钟就要出两份餐。考虑到售卖现场既要烹制又要收费、打包等具体事情,一分钟出两份餐是不现实的。

针对这些争议,“土豆郎”赵庆书进行了及时回应,他表示,日入营业额及出餐速度都是真实的,没有任何虚假成分。

第一个疑问:9000多元的营业额是怎么来的?赵庆书说,生意并非单独由夫妇俩完成,摊位上还有两名员工参与,平时的营业额在六七千元,视频中的那天因为电视台来录节目,吸引了很多人,又是周末,比平时多卖了2000元左右。

90后夫妻摆摊日入9000查税后续(95后小夫妻摆摊日入9000元)(3)

第二个疑问:夫妻二人加工食品速度是否能跟上平均一分钟出两份餐?

赵庆书说,小吃车上有一个长2.8米宽80厘米的铁板,他们是一次性出餐而不是分开出餐,一个铁板一次性出餐5到6份,需要2分钟左右。丹丹负责土豆、豆腐的烹饪,一名员工负责切豆腐,另外一名负责收款与打包,时间紧张但忙得过来。

第三个疑问:一天500斤的土豆能否在短时间内削完皮?赵庆书表示,两个员工上午用两个多小时把土豆皮削完,他下午花两个多小时就能把土豆切完。大家都是熟练工,速度都不慢。

不具备普遍意义

虽然摊主赵庆书的解释,回应了一些网友的疑问,但无法完全消解网友的困惑。一方面,网友建议查税的疑问,要给予回应。网友的心理是,如果怀疑新闻是吹牛,那就让税务查个真假,如果根本没有那么大的收入,那么,证明报道就是假的。如果查出来是真的,摆摊夫妇交税也理所应当。

笔者也注意到,赵庆书夫妇2015年来到浙江,2016年开始摆摊,尝试过卖卤菜、凉菜、烤冷面、手抓饼,也失败过,后改卖土豆,从日入四五百到六七千元,两人靠着勤劳双手致富,值得肯定。

90后夫妻摆摊日入9000查税后续(95后小夫妻摆摊日入9000元)(4)

但笔者以为,这一极特殊的案例同样不具备普遍意义,不具备说服力,应当归于个例范畴,拿个例教育年轻人,就算真实,也很难赢得他们的认可,更何况一年34万元摊位费,也不是随便一个年轻人能拿得出的。

按照赵庆书对于“日营业额9000余元的净利润有多少”的回应,除掉食材成本大概2000元,两名员工月工资18000元,摊位费一年34万元,日营业额9000余元的纯利润大约5000元。赵庆书还说,现在义乌一带,部分地摊生意反而比门店火爆。他们夫妇俩已经通过做铁板生意买了车,但尚未买房。

90后夫妻摆摊日入9000查税后续(95后小夫妻摆摊日入9000元)(5)

苦难不值得歌颂,艰辛也不值得赞美。赵庆书坦言自己还在奋斗的路上,“我去过很多地方,只是一个过客,以后还想回山东定居”。

资料来源:大象新闻、中国新闻网

90后夫妻摆摊日入9000查税后续(95后小夫妻摆摊日入9000元)(6)

往期推荐

90后夫妻摆摊日入9000查税后续(95后小夫妻摆摊日入9000元)(7)

军事 | 升级,俄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

90后夫妻摆摊日入9000查税后续(95后小夫妻摆摊日入9000元)(8)

解忧 | 送给小一轮的男下属12000元的手机,我该要回来吗?

90后夫妻摆摊日入9000查税后续(95后小夫妻摆摊日入9000元)(9)

热闹!李显龙打头阵,全球重要政经人排队去北京……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