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纪念小说《红岩》出版60周年座谈会在红岩干部学院举行。
《红岩》两位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是重庆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狱中斗争的亲历者。1961年12月,两人合作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岩》,经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出版,迄今已印制181次,总发行量逾1200万册。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皮钧在分析《红岩》出版现象时,特别提及一个重要的创举,那就是《红岩》第一次将个性化的创作与社会化生产紧密结合,把个人感受与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紧密结合,把广大工人、农民、战士等群众作者队伍与专业化的编辑出版队伍紧密结合,在短时间内探索出一条新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生产方式的新路。
那么,《红岩》是如何诞生的?为什么几版《红岩》一直沿用了“红岩青松”的经典封面?《红岩》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何处?重庆日报连线了身在北京的《红岩》现责任编辑叶施水。
一封读者来信促成《红岩》诞生
重庆日报:最早是怎么发现“红岩故事”的?是如何策划这个选题的?
叶施水:最初策划《红岩》缘起于1957年4月,我们收到一封来自四川长寿县(今重庆市长寿区)一名叫赵山林的读者来信。
这位读者推荐的题材正是需要的线索。他所讲的内容和原拟的同类选题《江竹筠传》相比,涉及的场面、人物更加丰富。因此,除向这位热情的读者回信致谢外,我们当时的编辑当即约稿,半年以后,我们就收到由罗广斌、杨益言等根据报告整理而成的回忆录《在烈火中得到永生》。
重庆日报:从早期的《在烈火中得到永生》,到长篇小说《红岩》,红岩故事是如何从回忆录走向长篇小说的?
叶施水:当时编辑向作者提出“请他们以《在烈火中得到永生》为基础,加以扩充,撰写成中篇回忆录,出版单行本”,作者也及时响应,同年将稿件寄来。
1959年2月,《在烈火中永生》正式出版。同时,《北京晚报》作了全文转载。果然不出所料,此书一出,立即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
1958年11月,了解到四川省的国庆十周年献礼计划中有罗广斌、杨益言等创作的《禁锢的世界》(即《红岩》的前身)。《禁锢的世界》也随之作为我们的正式选题计划。
重庆日报:从约稿起,《红岩》的诞生经历了哪些大的调整和修改?
叶施水:从1957年4月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红旗飘飘》丛刊开始向作者约稿,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粗到细、从真人真事到艺术创造三个阶段:一是1958年2月,在《红旗飘飘》第六集发表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得到永生》;二是1959年2月,出版了经补充、增订后的单行本《在烈火中永生》;三是1961年,从年初到年终,经过为期一年两易其稿、反复加工整理后的小说《红岩》出版。
重庆日报:在创作过程中,两位作者是如何做的呢?
叶施水:在罗广斌、杨益言创作书稿的过程中,在当时的重庆市委批准的情况下,两位作者查看相关的敌特档案,提审了在押的敌特分子。重庆市委更是为作者批准了3个月的创作假,让他们安心创作。两位作者为了解决创作中出现的问题,远赴北京参观了军事博物馆和革命历史博物馆,从毛泽东同志在解放战争时期写的文件、手稿、电报、文章中,看到毛泽东同志洞观全国形势、指挥全国革命斗争的雄才大略,从而了解了这个急剧变化的年代的来龙去脉。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首次对外公开的重庆市委组织部写给《红岩》作者罗广斌、杨益言的珍贵信件。(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供图)
历经三个版本一直沿用“红岩青松”的经典封面
重庆日报:《红岩》至今出版过多少个版本?总发行量是多少?
叶施水:从1961年出版以来,共出版3个版本,发行量逾1200万册,雄踞我国红色经典作品高峰数十载,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热情。
重庆日报:为什么这么多版《红岩》一直沿用“红岩青松”的经典封面?
叶施水:小说定名为《红岩》,从宏观上说,对全稿起到了高屋建瓴、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意味着人民革命历史的再现和时代精神的展示,是前一段带着脚镣手铐的自我禁锢的《禁锢的世界》的结束,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热情洋溢、思想解放的《红岩》的开始。
封面上魏碑的端庄浑厚与《红岩》风格相辅相成,封面上“红岩”两个标题字,是从魏碑中选取的。画中朝阳下红色的岩石上耸立着一棵挺拔的松树,鲜明而深刻、形象而具体地象征着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与崇高气节。
在时代的洪流中,《红岩》故事依然闪烁着不朽光辉
重庆日报:《红岩》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何处?
叶施水:1961年12月,《红岩》小说出版,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1962年6月14日,《中国青年报》第四版开设了“红岩精神赞”专栏。
在小说《红岩》的宣传过程中,第一次出现了“红岩精神”的概念。当时的红岩精神,主要是根据小说《红岩》中的革命志士的事迹来引申和阐释的。2021年9月29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正式发布,红岩精神被纳入其中。
《红岩》的故事纵然已走过60个春秋,但革命先烈的精神,永远是后代学习的榜样,永远成为鼓舞后代的力量。历史是最好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红岩》的故事放到时代的洪流中去看,依然闪烁着不朽的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