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所谓,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水浒传》也这套路。因共同经历走到一起,或说因有共同经历而产生比较。

比如打虎,有武松打虎,李逵杀虎,还有解珍和解宝捕虎。同一事件出现了三次。

一个是打,这个最霸气,三拳两脚“天人”出。

一个是杀,这个一看就是手里有家伙。

另一个是捕,明显是猎户的技术活,陷阱啥的伺候,不会跟老虎正面交锋。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后果(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后逃跑)(1)

还别不信?因为“打”这个字,在水浒江湖中,基本上就意味着赤手空拳。除了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等外,还有一个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至于林冲棒打洪教头,是强调棒。

而“杀”,则是强调手有利器,宋江怒杀阎婆惜,杨志怒杀牛二等都是如此。这就又引出一个共同点来——当这些水浒好汉,打或杀了对方后,都有两种选择,一个是连忙跑路,一个是主动自首。

其中,鲁智深是跑路的代表人物,三拳打死镇关西后逃跑。杨志是敢作敢当的代表人物,杀牛二自首。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后果(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后逃跑)(2)

结果鲁智深并未因其逃跑,而破坏了 “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好汉形象,以至于被绝大多数水浒迷称为“梁山上唯一的好汉”,风头几乎都盖过了武松。

再看杨志,他杀牛二虽敢作敢当了,却还是没法跟鲁智深的相提并论,被许多水浒迷称为“梁山孤儿”,死前身边一个朋友都没有!那么这是为何呢?

其实,关于这一点,武松和宋江不但最有发言权,而且还意见一致。概括说来,是这两个方面导致。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后果(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后逃跑)(3)

二、为自己还是为了别人?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是为了救金翠莲。也就是说,金翠莲被镇关西欺负,跟鲁智深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他完全可以当个吃瓜看客,甚至犀利吐槽一番。

比如,就有一些人指出,金翠莲就是奔着当镇关西的二房去的,反手被人家抛弃,这怪谁?哪怕后来她被鲁智深救了,不照样还是当了赵员外的外室吗?

这个观点咱就不讨论了,毕竟若非活不下去了,又有几人愿意如此? 只能说,冷静是好事,一旦过头就成冷血了——而鲁智深的难能可贵,也就体现在这里。

为了一个不相干的弱者,鲁智深选择了出手相救,这完全是为了别人。因此当他失手打死镇关西后,能自首吗?笔者不怀疑鲁达的赤诚坦荡,可问题是这事一旦发酵,大概率会失真,指不定会引发出什么样的言论。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后果(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后逃跑)(4)

最起码的:鲁达和镇关西争风吃醋,为抢美女打死人啊……这并非笔者阴暗,而是水浒江湖,从来都是现实的江湖。鲁智深能说清吗?不能!一句:不干你鲁达屁事,你为啥要管?足够冷静和现实了吧。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鲁智深跑路就成了必然。对此武松其实最理解。他是为兄报仇,怒杀潘金莲,斗杀西门庆,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为了别人——哥哥是家人,也是别人。

那么武松当时干完事后为何不跑?因为武松已经握着实锤证据了,也就是说谁都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就是为了给哥哥申冤。

否则,武松若黑不提白不提的也跑了,那么可以肯定,阳谷县必出惊爆的桃色传闻。武松本是光明正大的为兄报仇,一下就能搞成了花边。

须知水浒江湖中,武松为兄报仇这事,都做得如此干净和清白了,可哪料至今都还有什么,“其实武松是看上了潘金莲”的声音不断冒出,这跟谁说理去?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后果(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后逃跑)(5)

再看杨志,他为什么杀牛二?就是为了自己——摆脱牛二无底线的作死纠缠。也就是说,杨志怒杀牛二,就是两个老爷们之间的矛盾,无关第三方,产生不出啥过度联系来。

总论分析:同一件或一类事,因目的不同(为人还是为己),相关双方性格各异,性别不同,就必然能产生出了不同的结果。

若牛二因纠缠鲁智深而被杀,我敢打赌,鲁智深也不会逃跑。所谓好男儿必有担当,鲁智深是水浒纯爷们!

杨志若遇到金翠莲这事,依杨志那性格,他眼皮都不会抬,也就根本不会有“杨志怒打镇关西”的事。

可惜,如今有些人却只喜欢“强调结果”。但笔者却要说:若只强调结果,而不问起因等其他因素,那面对这种人时,反正笔者是躲得越远越好。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后果(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后逃跑)(6)

三、预期或成本能否承担?

这点宋江的看法或说处理,最有说服力。因为他怒杀了阎婆惜,以宋江在郓城县的能量,若不涉及到晁盖和生辰纲,有谁会认为宋江逃跑?估计绝大多数人会表示:宋江绝不会逃。

一则阎婆惜跟金翠莲一样,也的外宅。只不过阎婆惜是宋江的外宅,其地位就决定了是弱势方。之所以他敢那么折腾宋江,就在于抓住了宋江的小辫子。

因此若仅是杀阎婆惜这事,宋江敢作敢当,是一点没问题的。但若再牵连到晁盖和生辰纲,十个宋江也会被无情碾压。如此一来,宋江的预期自然是承担不起了。这才是宋江怒杀阎婆惜后,选择跑路的根本原因,跟阎婆惜的死活关系不大。

再看杨志,牛二是啥人?当时他已经清楚了。因此他才敢对着周围看热闹的人表示:大家都看到了,是他没完没了欺负我,我不得不杀他。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后果(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后逃跑)(7)

从这句就能看出来,杨志已经判断出了杀牛儿二的预期可承担,大概率从轻发落,自然是敢作敢当!武松其实也是这种预期。

再看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一则情况特殊,牵扯到了金翠莲,二则鲁智深是提辖身份,受小种相公节制。《水浒传》写得很清楚,本地官府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不是捉拿鲁智深,而是跑到小种相公那里说明情况。

这等于是两个部门了吧?是不是就意味着,处理起来变数成几何倍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不是神仙,只要做人不糊涂,都会第一时间内选择赶紧润了……

也就是说,选择观望一段时间,看清楚些再决定。高俅不也这样?被梁山活捉放归后,一段时期内都不敢去上朝。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后果(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后逃跑)(8)

总论分析:绝大多数人做决定或选择,都有预期。鲁智深、杨志、武松、宋江等人当时也是这情况。

预期或说成本能否承担,是选择敢作敢当,还是连忙润的另一关键因素。因此才说,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后逃跑,和杨志杀牛二不逃,武松和宋江看法一致。

所谓:为了别人的鲁智深,虽逃跑,却难掩其光彩。为了自己的杨志,虽敢作敢当,却依旧无法摆脱,他“丢失花石纲后,逃跑,丢失生辰纲后,又逃跑”的不负责任形象。

所以逃跑的鲁智深,口碑好到炸裂,不逃的杨志,却总让人忍不住一声声叹息……

,